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

ID:9796856

大小:56.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5-10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_第1页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_第2页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_第3页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_第4页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主考学校:武汉大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指导老师:刘杉考生姓名:陈威工作单位:湖北移动2011年10月10日【摘要】我国的社会分层以改革开放为重要分界线,改革开放前因社会经济的落后和不发达,社会分层的突出特征是身份制的制度体系,强调“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分层结构发生显著分化,身份制为特点的政治分层弱化,以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社会分层结构成为主体,但随之而来也给我们的社会发展打来很多突出问题,有待探讨和深入解决。【关键词】阶级阶层社会阶层结构政治分层经济分层当代中

2、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一些新的社会阶层的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以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一、改革开放前社会分层的突出特征在中国传统的社会里,“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

3、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种社会关系模式,被费孝通老先生称为“差序格局”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实际上,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并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格局,或是一种伦理道德的模式,它还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内涵。“差序格局”实际上是一种对社会中的稀缺资源进行配置的模式或格局。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血缘的关系和地缘的关系之所以能占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地位,根本的原因是在于,社会中的那些最为重要的资源正是按照这两个基础,特别是血缘的基础来

4、进行分配的。财产是依照血缘关系来继承的,生产和消费是以家庭来进行的,合作的形式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和以地缘为基础的邻里,交换基本上是以地缘为基础实现的。正是在这种基础上形成了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权威性,形成了个人对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依赖与效忠。而1949年之后,稀缺资源配置制度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就是用社会主义的再分配经济体制取代了过去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配置制度。在社会主义的再分配体制中,国家垄断了社会中几乎所有重要的稀缺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资源,而且也包括就业和得到权力、威望的机会)。国家机构对稀缺资源的垄断和再分配,直接造成了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能够支持传统的“差

5、序格局”的资源被剥夺了。当家庭的财产仅仅剩下最低限度的生活用品的时候,家长的权威就削弱了;当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不再能够向人们提供利益的时候,特别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主要不是来自这里的时候,其重要性无疑就会迅速下降。可以说,所拥有的资源的被剥夺,对于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来说,起到了一种釜底抽薪的作用,这种作用比起口诛笔伐的意识形态批判来说,要更为有力得多。二是国家利用这些资源得以构筑一种新的组织框架,以重组社会。这种新的组织框架既是向社会成员进行稀缺资源再分配的机构,又是构造新型的社会关系的基础。因此,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分层最突出的特征是身份制的制度

6、体系。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社会还基本上是一种传统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社会在将阶级体系打碎以后,财产分层的地位下降,因而身份分层的特征就更为突出了。这种以身份制为核心特征的制度具体表现在:(一)城乡户籍身份制度。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着比较严格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将人们分为两类: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对于中国农民来说,户籍身份的改变是极为困难的,他们极难进入其他身份群体。严格的户籍制度造成了我国城市与农村相互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差异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分层。城乡分割的户籍身份制度将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没有流动的自由,这就将中国人口中的最大一部分人的劳动生产、

7、社会活动积极性束缚住了,事实证明这是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二)群体身份制度。1978年的改革以前,我国城市中的就业者,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种社会身份群体:干部与工人。一般说来,干部编制的待遇要大大优于工人。因此,绝大多数就业者都希望被列入干部编制。然而,对于绝大多数被划为工人身份的人来说,他们是很难转入干部身份的,其难度并不亚于从农村户籍身份转变为城市户籍身份。这种干部与工人身份的区分,在一个财产分层已被打碎的社会中起到了维持社会分层与社会秩序的作用。不过,由于社会流动的渠道过于窄小,作为城市就业主体的工人,其积极性与活力都受到了较大的阻碍与束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