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ID:9810501

大小:10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10

上传者:U-3183
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1页
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2页
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3页
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4页
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研究文献综述摘要: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人们更加重视儿童情绪智力的培养。幼儿期是进行情绪智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应该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总结关于幼儿情绪智力的理论、情绪智力量表、以及情绪智力的应用研究,关注幼儿情绪情感的研究及其发展。关键词:幼儿情绪智力研究趋势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否的反映。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世界的特殊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活动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强调人脑的认识功能不足以揭示人类千变万化的心理世界,智力水平的高低也与个体未来的成功并不存在着必然的关系,情绪、情感的重要性在八十年代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心理学家们提出了情感智商和情商的概念,认为情感智商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取得职业成功、生活成功,情商比智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爱情、婚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及整个事业,甚至有人提出了成就的测量方程式:20%的IQ(智商)+80%的EQ(情商)=100%的成功。一、情绪智力的概念、内涵及理论情绪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概念的最佳界定,当推沙洛维(PeterSalovey)教授和梅耶(D.Mayer)教授的研究。最初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社会智力的一部分,包括审视自我和他人情绪和情绪的能力;辨别情绪并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1997年,他们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修正——“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绪的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可见,情绪和智力都是多元化的,那种把情绪和智力绝对分离开的做法是不符合实际的[1]赵长秋,赵建国.对情绪智商的理论回应.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33-38.1]。情绪智力强调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状态的识别和理解,以及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其具体过程包括四个部分——认知和控制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动机、兴趣和自我激励相结合的心理动力,坚强而受理性调节的意志,妥善处理人际关系[2]方成智等.心理与情商教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23-29.2]。(一)国外有关情绪智力的理论国外关于情绪智力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1、情绪智力能力模型的理论研究Salovey和Mayer(1990)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情绪智力是一种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包括准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的能力恰当表达情绪的能力和适应性调控情绪的能力。其情绪智力结构模型包含3个因素: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运用情绪的能力。这三个因素又可以细分为十个变量:自己言语、自己非言语、他人非言语知觉、他人移情、调节自己情绪、调节他人情绪、计划灵活性、创造性思维、改变注意方向、形成动机。1997年两位学者对情绪智力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情绪智力觉知、表达和评估情绪、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调控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情绪促进思维这四种能力的综合。情绪智力结构模型有4个因素:反思性情绪调控,即疏导情绪、调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促使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情绪理解,即分析情绪、判断它们大概的发展趋向,并理解其结果的能力;用情绪促进思维,即调动和转换情绪,并通过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认知和表达情绪,即感知和识别面部表情、9 图案设计及故事所传达情绪的能力。为了区分情绪智力与人格的概念,Salovey和Mayer(2000)提出情绪智力是认识情绪意义及其关系,利用知识推理、解决问题,并且使用情绪促进认知活动的一种能力。该情绪智力结构模型包含4个因素,即感知表达情绪,情绪促进思维,理解情绪,管理情绪。又可分为11个变量,即感知自己情绪、感知他人情绪、表达情绪、情绪引导注意、情绪引导思维、情绪影响问题解决、理解情绪意义、理解复杂情绪、认识情绪转换、管理自己情绪、管理他人情绪。2、情绪智力混合模型的理论研究1995年Goleman提出情绪智力包括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情绪、激励自己情绪、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Goleman(2001)又提出了情绪胜任力(EmotionalCompetence)的概念,并指出情绪胜任力是在情绪智力基础上,导致工作中杰出绩效的习得的能力,它能够帮助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实际技能,并把情绪智力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领导情绪胜任力模型将领导情绪胜任力分为两种:个人胜任力和社会胜任力。其中个人胜任力指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具体包括情绪自我意识、评价和调节、成就动机、积极主动、自信、透明、适应、乐观等方面;而社会胜任力指的是社会意识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具体涵盖了移情、组织意识、服务导向、激励、影响力、管理冲突、促进变革、团队合作等方面。Bar-On(1997)指出:情绪智力是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的非认知性潜能、能力和技巧的综合,它影响个体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是决定个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Bar-On进一步提出,情绪智力是一系列情绪的、社会的知识与能力,它影响个体如何有效应地对环境要求。该情绪智力理论模型主要包括5个元因素:自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压力管理、适应性、一般情绪状态。15个子因素是:自我认同、自我意识、坚持性、独立性、自我实现、移情、社会责任、人际关系、压力容忍、冲动控制、现实测验、弹性、问题解决、乐观、高兴。以Cooper为代表的学者们将情绪智力定义为:感觉、理解情绪,并有效的运用情绪的力量帮助人们激发能量、增强信任、进行创造和实施影响。其理论框架主要包括5个部分:当前环境、情绪意识、情绪胜任力、情绪价值、态度和结果。还可以划分为生活压力、生活满意、自我情绪意识、情绪表达、他人情绪意识、目的性、创造性,灵活性、人际交往、建设性的不满、前景展望、同情心、直觉、信任范围、个人权利、综合自我等各个成分。情绪智力两大模型的研究重点不同,对于学术领域和实践领域的贡献也不同。能力模型对情绪智力的概念界定比较清晰,对情绪智力模型的构思比较严谨,在学术界得到普遍的认可。混合模型则把所有有助于解释绩效的因素,不管是否与情绪有关,都纳入到其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理论之中。然而,学术领域普遍认为该流派对情绪智力概念的界定过于宽泛,关于情绪智力理论模型的构造不够严谨,研究的内容过于庞杂,该模型故而受到了学术界的批判。(二)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近些年来,随着西方“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对于情绪智力的研究也引起了我国心理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我国学者也积极尝试着定义情绪智力这一术语,并构建情绪智力的理论模型。卢家楣(2005)则认为:“情绪智力是人成功完成情感活动所需要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以情感为操作对象的一种能力”。学者张瑞良则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给出情绪智力的定义:“所谓情绪智力,是指人具有一种善于调适五觉感受、平衡六欲取值、控制七情抒发及保持八方和合的理智和能力”。9 关于情绪智力的结构,有学者指出情绪智力包括情绪自觉和情绪他觉两个方面(董海滨,1997)。还有学者提出了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结构,认为情绪智力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五种因素,这五种因素具体又分为18种次因素(徐小燕、张进辅,2004)。许远理(2004)在情绪智力能力模型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情绪智力三维结构组合理论”。将情绪智力定义为:加工情绪信息和处理情绪性问题的能力。具体又可以从三个维度对“情绪智力”予以界定。第一是对象维度,包括三个部分:面向自己、面向他人、面向环境。第二是情绪智力的操作维度,可以划分为感知与体验、表达与评价、控制与调节。第三是情绪智力的内容维度。可分为积极的情绪、情感和消极的情绪、情感两个部分。根据“对象”、“操作”和“内容”三个维度成分的划分,可以构成3×3×2种情绪能力,即将情绪智力划分为18种信息加工的能力。二、情绪智力模型关于情绪智力的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梅耶和萨拉维(Mayer&Salovey)1990模型1990年梅耶和萨拉维首次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指出情绪智力应包括区分和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以及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其中区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包括两个方面:1、情绪的评估、表达(包括言语、非言语表达的理解和移情);2、情绪调节包括调节自我和他人的情绪。而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包括灵活计划、创造性思维、注意力转移以及动机状态四个方面。(二)丹尼尔.戈尔曼(DanialGoleman)1995模型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绪智力: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比照“智商”一词把“情商”的概念定义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这些能力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了解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相比之下,戈尔曼概括情绪智力更侧重个体的社会适应性,是一个涵盖面更广的混合模型。(三)梅耶和萨拉维1997模型1997年梅耶和萨拉维对情绪智力的内涵进行了修订,强调了情绪的认知成分。修订后的模型由四部分组成:1、准确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2、产生利于思维的情感的能力;3、理解、分析和使用情绪知识的能力;4、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成熟的能力。从这一模型可以看出梅耶和萨拉维所说的“情绪智力“除了情绪的知觉和表达外,还特别强调情绪与思维的关系,以及将情感和情绪转化为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四)丹尼尔-戈尔曼1998模型1998年,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EQII--工作EQ》一书中提出了工作EQ的模型。最初他认为人的情绪智力可以分为5个领域,共25种能力。这五个领域分别是自我觉察力、自我控制、成就动机、移情、社交技巧。后来丹尼尔.戈尔曼又结合了里查德-博亚兹(RichardBoyatzis)等人的研究把这5个领域25种能力精炼成4个领域20种能力,它们分别是自我觉知(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正确的自我评估、自信),自我管理(包括自控能力、信用度、责任心、适应能力、成就动机、主动性),社会觉知(包括移情、对团体情绪的觉知、服务倾向性)和社交技巧(包括帮助他人发展、领导能力、影响力、沟通能力、革新能力、协调能力、凝聚力、协作能力)。9 三、关于情绪智力的量表开发关于情绪智力的量表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根据梅耶和萨拉维1990的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情绪智力量表(EIS)情绪智力量表(EIS)是斯科特(Schutle)等人根据梅耶和萨拉维(1990)的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一份自陈问卷。它共有33项,可用于评估人们对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感知、理解、表达、控制和管理利用的能力。斯科特等人用这份量表测试了一个社区的328名男性和女性。在考察测验的内在一致性信度时,采用了A系数估计法,结果测得社区样本的内在一致性A系数为0.90。两个星期后得到的重测信度为0.78。在此量表上高分者通常更为积极、更能克制冲动、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好地恢复、较少的情感障碍和抑郁、更富有同情心、更能自我监控。(二)根据梅耶和萨拉维1997的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量表根据梅耶和萨拉维1997的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量表主要有以下几种:1、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MEIS)该量表以行为表现为基础评估人们感知情绪、理解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它包括四个维度十二项任务分别是:感知情绪(4项任务)、同化情绪(2项任务)、理解情绪(4项任务)和控制自我情绪(2项任务)。该量表有整体评分和专家评分两种评分方法。梅耶和萨拉维就该量表对509名成年人以及229名青年施测,发现这12项任务之间存在正相关。因素分析结果部分支持了假设的4个因子的构架。研究还发现情绪智力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该量表的总体系数0.96。在准则效度方面,量表总分和感知情绪、控制情绪这两个因子和文字智力、同情心、生活满意度和父母的热情上都存在高度相关。2、梅耶-萨拉维-卡卢索(Mayer-Salovey-Caruso)情绪智力量表(MSCEIT)MSCEIT采用传统智力量表的形式,主要测量梅耶和萨拉维1997情绪智力能力模型中的4个分支。它是一个基础能力量表,共有141个自陈项目,适用于17岁以上的人群。MSCEIT旨在测量人们执行任务、解决情绪问题的质量和程度,而不是依赖个人对自己情绪技能的主观评估来计分。后来,在MSCEIT的基础上还开发了MSCEITV2.0。对2112名18岁以上的成年人施测,采用整体评分和专家评分两种方式,得出整体评分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93,专家一致性评分的分半信度系数0.91。(三)根据丹尼尔-戈尔曼1998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量表情绪智力问卷(ECI)ECI可以全方位评估个人和团体的情绪能力。ECI测量丹尼尔-戈尔曼1998情绪智力模型修正版中提到的4个领域20种能力。就ECI对596名公司经理、专业人员和工程系、管理系、社工系毕业的研究生施测,结果发现在由他人评分的条件下,ECI各领域和能力间的A系数值的范围是从0.73到0.92,平均为0.85。在自评的条件下,A系数值的范围是从0.61到0.85,平均为0.75。ECI有很高的内容效度。另外,在结构效度方面ECI分数和很多测量同样构造的量表(如A、B型人格,大五人格量表)之间有较高的关联度。(四)情商问卷(EQI,Bar-On,1997)巴昂(Bar-On)根据自己的专业经验,在世界范围内测试了85000多名被试,融合了其他学者在该领域中的研究开发出这一自陈量表。它共有5个临床量表(其中包括15个分量表)和2个效度量表,共133个自陈项目。其中临床量表有:内省量表、人际量表、适应性量表、压力处理量表、总体情绪量表。两个效度量表分别是乐观印象和悲观印象。EQI的使用手册中没有提供整个量表总分的信度,但对15个分量表分别提供了0.69-0.86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以及0.78-0.92的一个月后的重测信度。在效度上,EQI的总分和SCL90、抑郁量表、16PF9 、情绪稳定量表、个性评估量表(PAI)的支配和热情分量表之间都有高于0.5的相关。四、情绪智力的应用研究情绪智力的应用研究主要在教育、组织管理学、健康心理学等领域。(一)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在学校情绪智力教育方面,最早开始的是美国,其渊源可追溯到1960年的情感教育运动。其理论基础是:心理性或诱导性的教育要能成功,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所学的内容[3]情绪智力理论[OL].http://www.pep.com.cn/200406/ca442101.htm,2006208213.3]。Goldman认为情绪智力可通过学习在一生中得到不断改善,情绪智力的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专为问题学生设计。Salovey和Mayer认为,情绪能力的学习比单纯的情绪知识的学习更有用,他们曾推介LindaLantieri在纽约市公共学校系统进行的创意解决冲突计划,该计划教人如何觉察和区别自身和他人的情感。他们还认为,情绪智力包含的能力始于家庭中的父母与儿童的互动,父母帮助儿童认识和鉴别情绪,教导儿童学会尊重自身情感,并帮助孩子将情绪与社会情景联系起来,而这些能力在个人成长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早期的情绪智力教育。心理学家Mischel曾经用实验来验证情绪智力与个人成功的关系。研究者对4岁的儿童说,你现在可以吃一颗果汁软糖,但是如果等我外出回来你就可以得到两颗糖,之后研究者便离开直到20分钟后才回来并兑现了承诺。在整个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录像来观察儿童的表现。观察发现,一些儿童(A组)在研究者出门后就迅速地吃掉了他的那颗糖,另一些儿童(B组)却没有这样做,他们一直等到研究者回来得到两颗糖。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儿童控制冲动和延迟满足之间的差异。然后研究者对A、B两组的儿童进行了长达12年的追踪研究,追踪研究发现B组儿童比A组表现出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自信心和耐性,能较好的应付压力和挫折,在能力倾向测量中的得分平均高于A组。因此,从这项追踪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延缓满足、抵制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人获得成功的要素之一。心理学家Rosenthal曾经编制了一套非言语敏感性测验(PONS),要求被试通过非言语信息辨别情绪情感,结果发现在这个测验中得分较高的学生,虽然他们智力一般,但在学校中更受欢迎,学习成绩更好。在他所做的另外一个对比追踪研究中,他发现智力水平较高,情绪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在成年后的成就水平一般。他们的实验都说明了情绪智力对个人成功有重要的作用,也说明了情绪智力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根据,不仅有利于全面地提高教师的素质,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4]刘宁,孙丽.浅谈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意义[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4,(2):48-50.4]。我国的一些学者还将情绪智力和教育实际结合应用到了课堂中。但是,由于情绪智力理论比较薄弱,再加上传统教育的根深蒂固,要将情绪智力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二)在组织和管理学中的应用研究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使很多学者探索它在组织学领域的作用。研究发现,情绪智力对组织的发展、组织氛围和组织绩效有影响,还为组织甄选、人力开发、晋升体系及职业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早在1960年美国官员Bock就发现,知识性测验对官员的绩效没有预测作用,甚至是负相关,于是他向McClelland求助,经过研究发现,绩效成绩与领导者的人际敏感、达成他人的期望、适应性三个因素有关[5]CaryCherniss.EmotionalIntelligenceandtheGoodCommunity[J].AmericanJournalofCommunityPsychology,2002,(1):1-11.5]。1998年McClelland研究发现,高情绪智力的部门经理比低情绪智力的经理创造的年利润超过预定利润[6]McClellandDC.IdentifyingCompetencieswithBe2havioralEventInterviews[J].PsychologicalScience,1998,(5):331-340.6]。其他的研究发现,情绪智力在领导有效性中起重要作用,9 最有效的领导者能有效解决组织冲突、协调成员关系、改善组织氛围。Hoop和Abraham指出情绪智力高的员工往往具有更好的团队精神,善于与人合作、与人沟通从而使工作更容易完成,因此员工的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具有直接关系;情绪智力高的员工通过有效的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可以改善、增进与同事和上级的关系,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组织忠诚度[7]张洁.企业员工情绪智力的培养与提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6):186-187.参考文献[1]卢家楣.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J].心理科学,2005,28(5):1246-1249.[2]董海滨.试说情绪觉悟力[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27(2):27-33.[3]张进辅,徐小燕.大学生情绪智力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2):293-296.[4]许远理.情绪智力组合理论的建构与实证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5]徐小燕,张进辅.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综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6]彭正敏,林绚晖,张继明,车宏生.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817-823.[7]李国瑞,何小蕾.情绪智力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心理科学,2003,26(5):917-918.[8]杨晓岚.情绪智力理论简介.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9(5):64-68.[9]王小慧,金瑜.情绪智力技能问卷(中文版)试用报告.心理科学,2003,26(1):136-139.[10]王垒,李林,梁觉.综合智力:对智力概念的整合.心理科学,1999,22(2):97-100.[11]崔谐晨,周爱保.从多元智力理论视野探析情绪智力.心理科学,2003,26(3):554-555.[12]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柳纳[德].情绪智力与解放.儿童心理学与儿童精神病学,1966,6:196-203.[14]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1033.14Merriam-Webster.sCollegiateDictionary[eleventhed.],2003:408.[15]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394-395.[16]章志光主编.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81.[17]刘诚芳,试析情感智力理论及其研究方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1).[18]车文博主编.心理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273-274.[19]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20]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1]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郭庆科.当前情绪智力模型及其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8-51.[23]乔建中.情绪智力研究的前沿动向[J].中国临床康复,2004,(36):8378-8379.[24]刘文英、曹田玉.梦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25]弗洛姆著,叶颂寿等译,梦的精神分析,北京:光明出版社,1988[26]岑延远.情绪智力:范畴、方法、本土化[J].人大复印资料B4心理学,2001,(1).[27]张瑞良.试论情绪智能及其商数[J].佳应大学学报,1997,(2).[28]王晓钧.情绪智力理论结构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0,(1).[29].窦胜功,郭德俊,顾承红.现代情商理论述要[J].软件工程师,1998,(1).[30]李红燕,情绪智力理论及其对教育观念的影响.秋,赵建国.对情绪智商的理论回应.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33-38.[31]张慧敏.情绪智力及其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5):18-21.[3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47-48.[33]陈君.略论情绪智力及情绪智力教育的操作构想.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3):92-94.[34]孙倩,陈旭,儿童情绪表现规则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6:57-58.[35]谢宝珍,金盛华.实践智力、社会智力、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教育价值[J].心理学探新,2001,(2):21~25.[36]吴小鸥.教师情绪智力初探[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2~94.[37]肖静宁.情绪智力辨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2):133~140.[38]郭德俊,赵丽琴.情绪智力探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123~127.[39]肖静宁.情绪智商,非逻辑性智慧[J].思维与智慧,1997,(5):425.[40]刘衔华,蒋湘祁.情绪智力研究述评[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5):114-116.7]。从相关研究和管理实践中组织管理者认识到员工情绪智力水平对组织业绩、工作效率和效益有极大的影响,于是很多企业转变理念,通过人际技能培训、人际敏感性训练来提高管理者的情绪智力能力,为员工设立情绪发泄控制室来及时疏导、转化和控制员工的情绪,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进而促进组织的发展。同时,很多企业抛弃了以传统智力测验选拔人才的方法,转向以情绪智力为基础的招聘方式来选拔、安置员工。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将员工的情绪智力培训纳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发展计划中。(三)在健康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根据健康心理学观点,个体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了解自己和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如其分的判断、自我调节与控制等,这些要素与情绪智力理论的内容有许多交迭,这也使得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和情绪智力的研究密切相关。有研究已经发现了情绪智力的水平与诸如情绪成功、自我报告的同情心、关系平等、安全的归属、良好的自我感觉、尤其是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这样的人际功能之间的关系。Salovey认为情绪智力高的人面对压力时很容易摆脱和控制敌对、愤怒、沮丧等不良情绪,也不容易产生心理疾病。Dutton认为情绪智力低的个体与社会功能损伤相联系,并且倾向于用暴力解决问题,具体表现为他们缺乏自信和技巧来表达情绪和需求;不善于处理各种困难和人际问题,并表现出种种社会退缩行为;不能认识、反省自己的情绪,也不能理解配偶的情绪,这些导致了他们的高焦虑,于是他们对配偶采用挑衅和威慑的行为来获得控制感,获得自信。Laura的研究表明,对情绪控制的能力不足是社会焦虑的基础因素,社会焦虑是一种伴随着负性的人内和人际后果的特质,人际适应能力较弱的个体会产生很强的社会互动焦虑,也就是说能觉察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能灵活解决人际情绪问题的能力高低对是否产生社会焦虑有重要影响。这个结果与Clark、Rapee等人的社会焦虑的认知模型是一致的:高社会焦虑的人对可能的焦虑信号更敏感,在解释他们的焦虑状态时缺乏灵活性,对焦虑的严重性经常误判,这些都指出了情绪和情景解释的困难,也说明了情绪智力较低的个体可能会产生社会焦虑。虽然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弥补了传统智力的某些缺陷,其应用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但是它的缺陷也显而易见,对它的批评也从未中断,我们期待未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发展能进一步确认它的合理性。五、情绪智力研究的发展趋势情绪智力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情绪智力的理论研究和测量方法将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于情绪智力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例如,梅耶和萨拉维1990的定义侧重点在情绪的评价和控制上,与戈尔曼1995的定义相比,他们的定义是狭义的。情绪智力也可以定义为一种能力,如梅耶和萨拉维1997的定义;情绪智力还可以定义为一种象征性行为,就像对人格特质的定义一样。研究者把情绪智力定义为是能力还是行为将决定研制的量表类型和内容。狭义的定义将会产生单量表测验(如EIS);广义的定义可能生成多分量表测验(如EQI);9 偏向于能力的定义可能会使量表制定者们开发出类似于IQ测试形式的能力测验(如MSCEIT)或者是角色扮演测验;偏向于象征性行为的定义很可能会由被测本人或者是熟悉他的人就一些象征性行为进行评分(如MEIS)。另外,究竟怎样定义情绪智力?最近国内有学者认为按照心理学的确切含义应定义为情感智力,它是社会智力的一部分;当然也有人认为社会智力是情感智力的一部分,这都将决定情绪智力量表的研究和开发。也有人认为,情绪智力是多元智力的又一种形式,它拓展了多元智力的内涵。总之,由于对情绪智力概念的不同理解,情绪智力的测量方法将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并且随着新的测量方法的产生,研究者们可以探究每一种途径的实际效用。(二)情绪智力量表的实用性研究将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随着人们对情绪智力测量兴趣的增加,将会出现适应特殊需求的情绪智力量表。情绪智力测验将有可能运用于教学、诊断、培训、选拔、职业倾向测试等领域中。目前测量儿童情绪智力的量表非常缺乏,随着社会及教育需求的增长,儿童情绪智力量表的研究将会增多。另外,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和工作业绩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关,因而被认为可以预测行为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情绪智力量表可以在企业环境中用以选拔、培训人员或预测员工的表现。在现有的情绪智力量表中,巴昂的EQI是帮助选拔有成功潜力职员的理想工具。此外,在生活中成功的类型也可以用情绪智力测验有效的预测,因为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特定的情绪技能。如果情绪智力量表可以预测人们在未来活动中的成功性,那么它可能会像认知智力测验一样广泛地被应用。(三)实证性因素分析将成为量表验证的一个标准现代测验普遍使用确定因子纯度以及项目同质性的实证性因素分析方法。近几年,由于统计软件包提供了使用上的方便,因此,实证性因素分析也将会应用到情绪智力量表的验证中去。实证性因素分析的广泛使用将使情绪智力量表和分量表的开发建立在更为概括的因子模型上。从理论上讲,经过因素分析的情绪智力量表和分量表会更加精确地测量和甄别各种不同类型的个体。(四)将会采用心理计量学的趋势70年代以来,心理计量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项目反应理论(IRT)为代表的现代测验理论日益成熟,一些用于项目反应分析的软件包也应运而生。项目反应理论在商业化的成就测验中被广泛使用(如SAT),并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智力测验的实践之中。然而,目前现有的情绪智力量表中,研究者们并没有应用项目反应理论。随着项目反应理论的成熟和相应软件的广泛应用,项目反应理论也将可能在今后的几年中被用于评估测量情绪智力量表的各个项目。(五)我国的情绪智力研究者们将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情绪智力量表目前我国学者将积极翻译和修订国外的部分情绪智力量表,已有学者将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金斯威尔分校的纳尔逊和洛(DarwinB.Nelson&GaryR.Low)两位博士于1998年编制的情绪智力技能问卷翻译和修订成中文版并投入试运行。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人表达情感情绪的方式的不同,我们应致力建立符合中国人心理特点的情绪智力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编制自己的情绪智力量表,翻译和修订只是权宜之计。今后,我国学者将会根据中国人的个性心理特点、社会文化背景、情感情绪的表达和管理方式,积极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情绪智力理论模型和量表。9 注释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