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钢的真空热处理

h13钢的真空热处理

ID:9817972

大小:234.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0

h13钢的真空热处理_第1页
h13钢的真空热处理_第2页
h13钢的真空热处理_第3页
h13钢的真空热处理_第4页
h13钢的真空热处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h13钢的真空热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H13钢的真空热处理摘要:介绍了北美压铸模协会(NADCA)推荐的H13钢的真空热处理工艺,详细讨论了对热处理设备的要求,工件的装炉,热电偶的放置,奥氏体化,淬火速率与工件组织和性能的关系,回火工艺和硬度控制,模具的去应力处理,H13钢模具的热处理质量和检测,以及热处理合格证书的内容,并附有H13钢淬火组织级别图。关键词:H13钢;模具;气淬;回火。1前言1.1北美压铸模协会(简称NADCA)所推荐的H13钢真空热处理工艺程序,由NADCA所属金属模具委员会热处理工作组10位委员和12个国家和地区的团体委员参加编制,2003年NADCA模具材料标准小组

2、(9个团体)和模具热处理(7个团体)又稍作修改,将其编入NADCA#207-2003优质和超级H13钢材料和热处理验收标准。参加编制的协会成员有著名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德国蒂森特殊钢及热处理公司、奥地利百禄和瑞典乌特霍姆等公司,因此该工艺文件反映了欧美工业化国家的H13钢最近的热处理工艺水平,对国内模具的真空热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根据NADCA推荐的工艺程序,并结合作者从事真空热处理的工作经验编撰而成,供国内从事模具真空热处理的同行参考。1.2由于近年来国内外真空高压气淬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NADCA介绍的H13钢真空热处理资料中所应用的气淬炉压

3、力仅为2~5bar,而目前国内真空气淬炉的冷却压强已普遍提高至6~10bar,并采用对流加热技术,故对原文中的一些工艺参数用户应根据具体条件慎重选用。1.3对于原文中的间断(分段)冷却(interruptedquenching),按照国内的惯用术语,以下称为分级淬火。2NADCA推荐的热处理工艺规范2.1应用范围优质和超级H13钢热处理时最关键的工艺参数是奥氏体化温度和随后的淬火冷却速度。为获得最佳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并尽量减少工、模具的变形和开列,真空炉必须能够控制淬火冷却速度(AbarIpsen公司称为“控制冷却”)。NADCA认为,虽然也可以应

4、用其它热处理方法和手段例如盐浴奥氏体化和油淬工艺进行H13钢的热处理,但唯有真空炉才能应用其特有的程序控制工艺。本文讨论的工艺方法仅限于真空加热、高压气淬,其它热处理工艺方法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2.2对所用真空炉的要求真空炉至少应有2~5bar的气淬压强,并且备有连接若干个工件热电偶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真空炉有足够的冷却能力,能使模具表面从1030℃冷却的冷速不小于28℃/min。在淬火冷却过程中,必须具有等温保持功能,能根据工件的表面和心部热电偶的输入信号进行分级冷却。2.3工件的装炉选择合适的装载夹具及料架,以尽量减少工件变形。炉中的工件应放置整齐,

5、保证热处理的均匀性以防止变形和开裂。不应超载,以保证炉子能达到规定的冷却速率(28℃/min)。第1页共5页2.4热电偶的放置建议将表面热电偶(TS)放置在一个专用的孔中,孔径通常为3.175~6.35mm,依据所用的热电偶直径选用,孔深为16mm±3mm。表面热电偶(TS)孔应设在模具最大表面的背面中心附近,即在1/4L(长)×1/4W(宽)的范围内。对于圆形模具,设在1/2半径的近中心范围内。心部热电偶(TC)应尽量靠近模具质量中心,或利用模具现有的冷却孔。在不能放置心部热电偶的情形下,则可用一块有效尺寸相同的替代模块,在其心部放置热电偶,以控制炉

6、内工件温度。所有热电偶孔都要用耐火纤维填充,以免热电偶与冷却介质直接接触。热电偶必须固定,以防淬火过程中移动。如果炉中同时有多种工件,热电偶应放置在截面最大的工件上。应指出,与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工件保温时间的方法相比,用工件热电偶法控制保温时间更为科学合理。另外,通常每炉2~4支工件偶已足以控制炉子的加热和冷却过程。热电偶的放置位置很重要,特别是对模具截面尺寸相差较大的或需要进行分级淬火的工件。2.5预热将工件装入冷炉,以低于220℃/h的速率进行加热(以心部热电偶测得值为准)。炉温加热至540~675℃后保温,直至TS-TC<90℃。加热至845℃±1

7、0℃后保温,直至TS-TC<40℃。预热步骤可由热处理工艺人员按具体情况选用。通常二次预热温度分别为650℃±20℃,850℃±10℃,保温时间按心部热电偶Tc分别到达650℃和850℃,即TC与TS一致的时间(心部零保温)控制。带有对流加热风扇的真空炉,预热阶段的加热速度可更快些,对流加热直至850℃保温结束(对流加热阶段炉压为2bar)。2.6奥氏体化工件经850℃±10℃预热后加速加热至1030℃±5℃。保温时间为TS-TC<14℃后30min或TS达到1030℃后最多保温90min,两者中取先到达者。为防止H13钢中Cr元素蒸发,建议在900~

8、1030℃加热保温过程中向炉内回充适量分压的高纯氮气。2.7淬火尽可能快速淬冷至455℃(按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