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本培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

《依托校本培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

ID:9846208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2

《依托校本培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_第1页
《依托校本培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_第2页
《依托校本培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_第3页
《依托校本培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依托校本培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依托校本培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研究方案重庆市南岸区大兴场小学校课题研究组一、课题的提出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社会是以信息的流通与积累为其特征的社会。由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日益成为一种比物质和能量更为重要的资源,信息的流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教育而言,直接引起了教育的信息化,影响到了教育系统的各个方面。教师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分子,也受到信息化这一大环境的冲击。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

2、术已成为发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对信息化的挑战,我国已确定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把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以带动整个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革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师作为教育中的关键性因素,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成为摆在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和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必须首先强化自身的信息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邓小平同志早在8

3、0年代初期就作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并多次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4、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作为学生学习“领航人”的教师应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农村小学,特别是西部农村小学教师由于受地域因素、学校硬件设施、教师信息接收渠道、教师教育理念、教师现有知识结构等诸方面的制约,造成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素质低,信息观念、信息理论、信息能力还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而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教师迅速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时代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教师更应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教师的必备素质。

5、4但我们也不能被动地等待上级主管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来对我们农村小学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这是很不现实的。因此,通过依托校本培训,研究培养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途径和培养的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研究课题的界定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对信息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他们在信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思维、信息手段及信息伦理道德等内容。教师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养”包含了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利用

6、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也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说面对信息的修养。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按欧洲教师教育协会1989年的界定,指的是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的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三、研究内容1.依托校本培训,培养与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可行性研究;2.依托校本培训,培养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方式的研究;3.构建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目标体系和测评体系的研究。四、实验对象南岸区大兴场小学校年龄在45周岁以下教师。五、研究周期本项研

7、究周期为三年。(一)实验准备阶段。有关教师信息素养和专业化发展资料搜集;测试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准备;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辅导教材的准备;课题组成员能力的培训。(二)前期测试阶段:对45周岁以下教师信息素养的测试: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并将它们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等。(三)实验第一阶段:根据我校教师的实际,通过校本培训对教师进行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的培训;

8、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的培训;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培训;以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并将它们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的培训。(四)中期测验和实验效果评估:进行阶段性的教师信息素养测验。并做出中期评估报告。4(五)第二阶段实验:过程同第一阶段(六)进行终期测评,对整个实验作出评估并得出终期研究报告。六、研究原则、方法(一)研究原则:1.以教师为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