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细菌接种方法、 细菌生长现象观察和细菌的

实验二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细菌接种方法、 细菌生长现象观察和细菌的

ID:9847262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2

实验二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细菌接种方法、 细菌生长现象观察和细菌的 _第1页
实验二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细菌接种方法、 细菌生长现象观察和细菌的 _第2页
实验二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细菌接种方法、 细菌生长现象观察和细菌的 _第3页
实验二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细菌接种方法、 细菌生长现象观察和细菌的 _第4页
实验二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细菌接种方法、 细菌生长现象观察和细菌的 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二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细菌接种方法、 细菌生长现象观察和细菌的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二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细菌接种方法、细菌生长现象观察和细菌的分布目的要求:1、通过看录像熟悉培养基的制备原理及方法2、掌握细菌的分离培养与常用接种技术3、观察细菌的生长现象4、检验细菌的分布培养基的制备原理培养基是人工地将多种物质按各种微生物生长的需要配置而成的一种混和营养基质,用以培养或分离各种微生物。因此,营养基质应当有微生物所能利用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素)和水。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不同,培养基也有不同的种类和配制方法。操作步骤1、计算称量根据配方,计算出实验中各种药品所需要

2、的量,然后分别称(量)取。2、溶解一船情况下,几种药品可一起倒入烧杯内、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总体积水进行加热溶解。加热溶解时,要不断搅拌。如有琼脂在内,更应注意。待完全溶解后,补足水分到需要的总体积。3、调节pH用滴管逐滴加入1NNaOH或lNHCl边搅动;边用pH试纸测其pH值,直到符合要求时为止。4、过滤要趁热用四层纱布或滤纸过滤。5、分装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分装。6、加塞培养基分装好以后,在试管口或烧瓶口上应加上棉塞。7、灭菌在塞上棉塞的容器外面再包一层牛皮纸,便可进行灭菌。细菌的的分离与接种技术生长上应用的菌种必

3、须是纯种,但是筛选菌种时通过增殖培养后得到的菌种并不是纯种,还需进行纯种分离;就是在生产上长期应用的菌种,由于长期使用,也容易发生退化与变异,也需进行纯种分离。因此纯种分离是微生物学的主要技术之一,操作务必熟练。常用接种方法有:固体培养基接种、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液体培养基接种。材料1.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2.接种工具:接种环、酒精灯、接种箱方法1.固体培养基:(1)连续划线适合于接种材料中含菌不太多的标本(如尿液等)或培养物。(2)分区划线适合于粪便等含菌量较多的标本或污染菌种的分离纯化。在培养

4、皿底部注明接种菌名、接种者姓名、日期等,将平皿倒置于37℃温箱中。(为什么?)(准备室应给准备好分区划线和连续划线的示教)2.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不可穿至管底(3/4),循原路退出。37℃温箱中培养。今年为新换菌种(变形杆菌),动力很好。3.液体培养基:取标本后在接近液面的管壁上轻轻研磨,并粘取少许肉汤调和,使细菌混合于肉汤中。37℃温箱中培养。观察细菌的生长现象不同种类的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往往表现为不同的生长现象,可以通过生长现象的观察,进行细菌的初步鉴定。材料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乙

5、型链球菌、变形杆菌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操作1.固体培养基多用于观察细菌的菌落、菌苔、细菌的分离培养或纯培养。可将菌落分为三个类型:(1)光滑型菌落(SmoothtypeColony):又称S型菌落,此种菌落特点为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至于其它特点如凸起或扁平、色素、透明度、溶血等可因菌种而异。(2)粗糙型菌落(RoughtypeColony):又称R型菌落,此种菌落表面粗糙、干燥、边缘不整齐。(3)粘液型菌落(MucoidtypeColony):又称M型菌落,此型菌落表面光滑、湿润、呈粘

6、液状,以接种环触之可拉出丝状物,“成丝试验”阳性可作为鉴别,如肺炎杆菌。固体平板上,菌量多的部分,菌落常融合成片,形成菌苔,菌苔一般不做为鉴定的指标。2.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无鞭毛细菌沿接种线生长,接种线清晰,培养基澄清;有鞭毛细菌弥散生长,接种线模糊不清,周围培养基变混浊;借此可以判断细菌有无动力。3.液体培养基接种多用于测定细菌的生化反应(肉汤、葡萄糖蛋白胨水、各种单糖发酵管等液体培养基)、工业微生物发酵、观察细菌的不同生长现象。肉汤在未接种细菌前是澄

7、清的,接种细菌后可有以下三种生长现象:(1)混浊生长:液体变混浊。(大肠杆菌)(2)沉淀生长:上层培养液澄清,管底有絮状或颗粒状沉淀物。(链球菌)(3)形成菌膜:培养液澄清,表面形成一层菌膜。(枯草杆菌)哪些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可形成菌膜?细菌的分布细菌种类多、繁殖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因此,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水、土壤、空气、食物、人和动物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常有各种细菌和其它微生物存在。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上起重要作用,多数对人类有益,对人致病的只是少数。材料1、普通固体培养基血琼脂平板2、碘酒、肥皂、自

8、来水等方法1、空气中的细菌大多为非致病菌,是实验操作污染的重要来源。检查时用普通琼脂平板,打开平板盖,放置10min。37℃温箱中培养。2、手指上有细菌存在,检查消毒前后细菌分布情况说明为什么要饭前便后要洗手,病从口入的道理。选择男女各一名同学。3、飞沫中有细菌,说明为什么不要对着人咳嗽、打喷嚏,不仅不礼貌,从微生物学角度来说,可以传播一些疾病。(检查飞沫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