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早期英国的圈地运动与制度变迁

近代早期英国的圈地运动与制度变迁

ID:9847529

大小:36.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5-12

近代早期英国的圈地运动与制度变迁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近代早期英国的圈地运动与制度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近代早期英国的圈地运动与制度变迁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英国有别于欧洲大陆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史学对圈地基本上持负面评价,无论是托马斯•莫尔还是马克思,都猛烈批评圈地对农民的掠夺和剥削。  但是,随着二十世纪下半叶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传统的历史结论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同样,圈地运动被赋予了新的解释,获得了新的评价。  D•C•诺斯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

2、刺激,将个人的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1]P5可以说,圈地运动就是这样一种活动。  (一)圈地运动的历史背景  圈地运动历经四百多年,从都铎王朝初期一直持续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大体上以“光荣革命”前后为界,可以分为早期圈地,即地主和农民自发进行的圈地和晚期圈地,又称议会圈地。  为什么会有圈地?这与英国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土地制度密切相关。13世纪末14世纪初,英国经历了一个由劳役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的过程,到了世纪,农村人口的绝大多数已经是自由的租佃农了。  但是,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即农民的

3、“份地制”和“敞田制”。份地制也就是农民不完全的,有条件的土地占有制度。这种占有制由租约固定下来,若干年甚至一代数代不变。这种情况妨碍贵族地主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自由处置土地,或者改变经营方式,也妨碍农民自由处置自己的人身,能够随意把商品带到任何一个可以找到市场的地方去。[2]P36  敞田制由无数条田构成,每块条田的面积都不大,一家一户的土地分散到几个地方,不便于耕作,又浪费时间和劳动力。保尔•芒图指出:[3]P115  从前的农人同其周围的人都如此紧密地连结着,所以如果没有他们的协助或未得到他们的同意就不能干任何事情

4、。他的土地同他们的土地那样错综复杂地混在一起,以致于需要农人的长期习惯和可靠的记忆才能一眼就认出这是谁家的土地。……如果每个业主都要独立的行动,那么这种不方便的错综复杂就会恶化成完全的混乱。这种极端的分成小块的情况就会产生不合理的后果: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按照共同规则的耕作。  可以看出,这样的土地制度保留了相当多的封建因素,完全不符合近代化大农业的发展要求,不利于农业新产品的引进和新技术的推广。  当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还很缓慢,工商业与农业的矛盾还不很突出时,落后的土地制度还有生存的空间,而一旦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农业生产跟不上

5、工商业的步伐时,这样的土地制度变只能为历史所淘汰了。  16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英国人口持续增长,而以伦敦为代表的城市发展更是引人注目。人口的迅猛发展与农业生产的相对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粮食和畜产品的强大需求与农村供应能力的十分有限造成了强烈的反差,并导致了物价的普遍上涨。从16世纪初的1501—1510年到17世纪中叶的1651—1660年,英国食品价格上涨了6倍(物价指数从116跃升到687),同期工业品的价格上涨了3倍。(物价指数从95跃升到327)[4]P55  15世纪以前,英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对外出口以原

6、材料为主,特别是羊毛。但到了15世纪中叶,情况发生了变化。根据海关账册记载,在1446—1448年间,本国羊毛商平均每年出口羊毛6,400包,投资57,600磅。同时期平均每年出口呢绒53,700匹,共耗费羊毛12,600—13,000包,投资翻了近一番。到了16世纪30年代,平均每年输出羊毛仅3,480包,与同时期呢绒出口逐年递增的数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呢绒成了16世纪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在国家的出口贸易中占据了支配地位,从主要输出羊毛原料到主要输出呢绒产品,说明英国正在向工业国转变。[2]P107  呢绒工业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

7、英国养羊业的繁荣。看到了巨大利润前景的贵族地主和富裕农民当然不甘落后。陈曦文教授指出:“在整个16世纪期间,它(圈地)像波浪一样起伏,最终发展成为具有社会性质的运动,在历史上称为‘圈地运动’。圈地的目的:一是合并条田,使耕地连成一片,把分散的个体经营变成集中统一的经营,使用雇工劳动,从事农业技术的改良;二是扩大牧场;三是开辟领主的私人园囿,猎场和竞技场等等。”[2]P40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圈地运动实质上是把排它性的公共产权(排斥本村镇以外的人使用,不排斥本村镇的成员使用)界定为排它性的私人产权。圈地运动导致的产权安排有利于

8、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并使敞田制存在的外部性内部化。[5]P260  由于英国的习惯法传统,圈地很难采用明目张胆的暴力手段完成。比较常见的是所有权统一法(Unityof4Possession),既土地及其共权都属于一个人。在这种情形之下,个人可以购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