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_图文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_图文

ID:9854559

大小:150.92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5-12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_图文_第1页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_图文_第2页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_图文_第3页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_图文_第4页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_图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_图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学基础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规律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定义为:凡是那种增进人们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狭义的教育定义为: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服务的人。2、教育的要素: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内容、教育手段)3、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形态

2、是指教育要素在不同时空组合下表现出来的形式。根据教育的空间分布,分为:家庭教育(启蒙和奠基)、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根据教育活动组织的程度:制度化教育(具有严密的组织制度和机构,专业化程度高,如学校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没有独立形式的,具有较大随意性的教育,如大多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的起源及历史形态:神话起源论,教育史由神创造的,其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顺从于天(无论是古代的东方还是西方,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能理解和沟通神和上天的使者

3、,神话与宗教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是到近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教育才脱离于宗教和神话);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法、沛西·能(英),生物的本能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人的生物属性,尤其是遗传的特质是其能否接受教育,接受什么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猴子游泳,鸭子爬树会怎么样呢?);心理起源论,孟禄(美):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模仿是一种重要方式,提供模仿学习的情景和对象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29–);劳动起源论

4、,教育所以因为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教育之目的在于培养劳动者。(在这样一种教育起源观的支配下的教育,会是什么样子呢?);交往起源论,叶澜(中国),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教育本身也是交往,生活起源论,杜威(美国),教育是促进儿童通过主动活动去经验一切并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所以,教育自然是起源于生活本神。(“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l空间形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l组织形态: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l历史形态:原始形态教育(原始性、宗教性、平等性)

5、;古代形态教育(独立形态教育出现,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功利性,封闭性);现代形态教育(普及性、生产性、法制性、开放性、终身化、全球化)终身教育观念的出现,是现代教育的一次飞跃,它使教育获得全新的诠释,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彻底改变了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两个阶段的观念。同时,它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改变将学校视为唯一教育机构的思想,使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局限,从而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空间;引发了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革新。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应贯彻人

6、的全面发展精神,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已有的文化,更要培养个人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性。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将发生根本变化,代之以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开放式的关系,它的多元化价值标准,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4、教育的本质:从本质属性来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一方面,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变化来看,教育是发展,是生长,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是经验的积累与重新组合,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

7、教育就是向下一代传递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建设人才。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活动的统一,其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5、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与人口控制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17世纪以前)作为学科的教育学是近百年的事,但作为体现教育学的一些思想和论述却有着悠长的历史。随着人们对教育实践活动认识的深入,这些思想和论述也日渐丰富起来

8、,逐渐形成体系,教育学便产生了。最初的教育学主要表现为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对有关教育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未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著作中–29–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