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置盐定理” 的批判性考察

对“置盐定理” 的批判性考察

ID:9878364

大小:39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5-13

对“置盐定理” 的批判性考察_第1页
对“置盐定理” 的批判性考察_第2页
对“置盐定理” 的批判性考察_第3页
对“置盐定理” 的批判性考察_第4页
对“置盐定理” 的批判性考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置盐定理” 的批判性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置盐定理”的批判性考察感谢孟捷教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悉心指导,和沈民鸣老师本文初稿的修改意见。——兼论技术创新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的机制及其内在约束骆桢本文发表于<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6期摘要:“置盐定理”及其所引发的争论至今已积累了大量的文献,但国内却鲜有研究。本文回顾了相关争论的主要文献,澄清了“置盐定理”与马克思原有论述的本质区别,并指出了“置盐定理”对马克思的误读。由此构造了一个符合“置盐定理”思想却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得以实现的“反例”,以表明置盐对资本主义竞争认识的局限性。同时,根据“置盐定理”的启发,本文在马克思原有体系下推导出了技术创新导致

2、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内在约束,从而在马克思各个理论之间的逻辑自洽性问题上做了一个补充。关键词:技术创新利润率反例内在约束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下降理论向来是其整个理论体系中受争议较多的部分,早期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对利润率长期趋势的判定在逻辑上是否成立,即马克思的推理中有机构成提高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问题(MoszkowskaSchoer,K.,1976,“NatalieMoszkowskaandtheFallingRateofProfit”,NewLeftReview,Vol.95,PP92-96.,1929;Bortkiewicz,1907);以及利润率下降是否会导致资

3、本主义危机或者“崩溃”(Grossmann,1929;希法亭,1910;卢森堡;1913);此外还有基于经验数据验的研究。这些理论争论基本上是基于马克思本身的框架和劳动价值论的,与其说是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的诘难,不如说是对其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相关理论讨论在战后重新兴起,除了和以前类似的讨论之外(Sweezy,1970),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斯拉法的价格体系直接作为马克思的“生产价格体系”对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下得出的各种结论进行检验(Samuelson,1957),还有学者利用新古典生产函数边际产出递减的性质为一般利润率下降辩护(Dickinson,1

4、957)。而柴田敬(Shibata,1934)早在二战之前就提出了一系列数值例子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直至置盐信雄(Okishio,1961)给出了所谓资本主义竞争条件下技术变革导致平均利润率上升的一般性证明,这个结论也被称为“置盐定理”,相关的论战便更多地围绕“置盐定理”展开来。这场争论至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但是国内却鲜见此类问题的研究高峰教授曾在其《资本积累与现代资本主义》(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页278-284)对置盐定理进行了研究。清华大学的南斯拉夫留学生波波夫在其博士论文里研究了置盐定理,但他的研究只是对该定理的维护。

5、见波波夫:……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下文将首先对主要文献做简要回顾。一、“置盐定理”及其相关争论和同时代学者一样,置盐信雄(Okishio,1961)将斯拉法的价格体系直接作为马克思的“生产价格体系”对马克思一般利润率下降理论进行了重新表述,并提出两点批判。首先,他认为即使长期而言技术变革会导致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但资本家是否采用一项新技术并不是依据“劳动生产率准则”2这里“劳动生产率准则”指的是新技术必须能够降低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的劳动量。置盐在其文章中认为在马克思理论中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创新才会被采纳,也即是“劳动生产率准则

6、”,但是这和“成本准则”并不完全一致,因为消耗更多的劳动但是成本更低的新技术同样会被资本家采用。因此,置盐认为“成本准则”才是资本家是否采用新技术的唯一依据。而是依据“成本准则”——即新技术条件下按原有价格计算单位商品成本降低——以保证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是有利可图的。“成本准则”可作如下表示,若技术变革发生在k行业,则必须满足(1.1)其中表示为生产一单位k商品所投入的j商品的数量,表示k行业生产所消耗的直接劳动量,,和w分别表示第j种商品的价格和货币工资率。带上标的和表示新技术条件下相应的变量。其次,置盐也否定了马克思基于劳动价值论的一般利润率计算公式,而是用

7、斯拉法的价格体系确定一般利润率水平,如下(1.2)其中r为一般利润率,表示劳动者付出一单位劳动所换得的一揽子消费品,称为实际工资率。于是我们可以将“置盐定理”的主要内容表述如下定理(置盐定理):如果在第k行业,假设其为基本品行业,引入的新技术满足(1.1)且实际工资率不变,则由(1.2)决定的一般利润率必然上升,即使有机构成是上升的。3定理证明见数学附录,是置盐信雄1961年给出的原始证明,后来的学者虽然给出了各种简化证明(Bowles,1981)但并无本质区别。如果将“置盐定理”放到马克思的利润率公式m/(c+v)中考察,就会进一步发现,置盐对马克思的批判并

8、没有跳出传统的模式,即剩余价值率的变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