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ID:9901891

大小:3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14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_第1页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_第2页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_第3页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_第4页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00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火、气等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

2、义D.辩证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德国古典哲学4.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静止是(   )A.运动的一种偶然现象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运动的外在表现D.运动过程的结束5.空间是指(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顺序性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6.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是否(   )A.普遍联系B.永恒发展C.有一个共同本原D.有共同发展规律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可知

3、性B.可变性C.客观实在性D.相对稳定性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过程D.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9.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10.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依据的哲学原理是(   )A.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B.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C.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D.辩证否定的原理11

4、.“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所以,以后的各种情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推演出来。”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2.下列说法中,强调全面看问题的是(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14.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发明的杀虫农药DDT,因其药效稳定,一度在世界各国大量生产、使用,

5、因此米勒于1948年获诺贝尔奖。但后来在使用DDT的实践中发现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又被绝大多数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   )A.人们的认识是不断由片面走向全面的过程B.人们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C.人们的认识是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D.人们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1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B.实践—认识—实践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D.概念—判断—推理16.下列说法中,符合马克思主义检验真理标准观点的是(   )A.以实践的效果定是非B.以伟人之言论定是非C.以众

6、人之意见定是非D.以自己的认识定是非17.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把社会历史理解为(   )A.社会形态的演变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C.国家政权的更替史D.思想文化的交流史18.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血缘亲族关系B.社会生产关系C.政治思想关系D.文化交往关系19.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它(   )A.生产产品品种的多少B.生产产品质量的优劣C.劳动对象的丰富程度D.用什么劳动工具进行生产20.生产关系是反映(   )A.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B.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C.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D.人

7、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范畴21.国家政权主要代表(   )A.剥削阶级的利益B.劳动人民的利益C.统治阶级的利益D.先进阶级的利益22.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的性质C.社会的政治制度D.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23.社会发生阶级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一部分人用暴力掠夺另一部分人的财产B.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的私有制C.人们私有观念的形成和发展D.脑力劳动者占有体力劳动者的劳动产品24.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根本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B.根本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C.

8、改变执政党的领导方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5.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D.改变历史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