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防范

理工论文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防范

ID:9910137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5

理工论文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防范_第1页
理工论文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防范_第2页
理工论文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防范_第3页
理工论文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防范_第4页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防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防范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防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防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防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总结了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过程中常见的污

2、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为马铃薯脱毒核心种苗的获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培养;污染;防范  中图分类号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防范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防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防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防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

3、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总结了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过程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为马铃薯脱毒核心种苗的获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培养;污染;防范  中图分类号S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091-02    马铃薯又名土豆,原产于秘鲁和智利的高山地区,在我国已经有近400年的栽培历史。马铃薯是粮菜兼用的高产作物,具有单产高、适应性强、用途广、营养丰富等特点,是非常有价值的食品,既是我

4、国南北城市周年供应中淡季蔬菜的主供种类,又是农产品深加工与淀粉工业的原料,还可作粮食、饲料,鲜薯制成的薯条、薯片等是快餐业的主要原料,马铃薯全粉是重要的食品加工业添加剂,马铃薯变性、糊化等淀粉是纺织、造纸、粘结剂合成、食品加工和降解塑料等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马铃薯菜粮兼用,耐储运,营养丰富,加工升值高,容易发展成为产业化生产经营。目前,随着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种薯商品薯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所需脱毒种薯也越来越多。20世纪5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由于其具有周期短、

5、增殖率高及生产不受季节限制等特点,加上培养材料和试管苗的小型化,可使有限的空间培养出大量的植物,在短期内培养出大量的幼苗。因此,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成为生物科学的一个广阔领域,而且在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中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成功与否是能否获得脱毒核心种苗的关键。鉴于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马铃薯脱毒种薯都不能普及,市场上供不应求,为了更好地实现马铃薯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许多科研单位和种薯生产企业都已经组建了自己的组织培养室。然而,在马铃薯的茎尖

6、脱毒培养过程中常会出现污染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可以说,目前制约着马铃薯组培苗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污染问题。因此,解决好马铃薯组织培养中的污染问题将是获得马铃薯脱毒核心种苗的重要技术环节。    1主要污染源    常见的污染情况有细菌污染和真菌污染两大类,它们相应的污染源也就是细菌和真菌。    2污染产生的原因    2.1细菌污染  若在接种前发现培养基污染,可能是培养瓶不干净而带有不易被杀死的耐高压、高温的杂菌,或者是培养基灭菌不彻底造成的;若在

7、接种后外植体周围发现细菌污染,则证明是植物材料本身带菌引起的,很可能是由于使用了没有消毒好的接种工具以及操作者操作不规范造成的,或者是接种者未能及时发现污染苗,在接种过程中由于交叉感染造成的。  2.2真菌污染  若在接种前培养基表面存在大量真菌污染,多数情况是由于培养瓶瓶口封得不严或培养基存放的环境中真菌孢子浓度过大;培养基内部存在大量真菌污染,则可能是母液储备液已经被污染。接种后培养基表面存在真菌污染而且位置不定,如果是初期,可能是因为接种室内真菌孢子浓度过大或超净工作台的滤网已经不干净,如果接种时间较

8、长,主要是因为封口不严或是培养材料本身就携带有内生菌;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外植体周围出现真菌污染,可能是因为外植体材料本身就带有菌,只是菌源太小,在接种时肉眼无法识别,当接种到培养基以后才能引起感染;若在培养基中发现污染的真菌是零星的分散在培养基中,则可以确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培养基灭菌不彻底、超净工作台长时间不更换滤膜、接种器具灭菌不彻底、操作不规范等。  2.3外植体灭菌不彻底  在室外采集回来的材料,由于生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