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封装技术的演变与进展

电子封装技术的演变与进展

ID:9925644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5

电子封装技术的演变与进展_第1页
电子封装技术的演变与进展_第2页
电子封装技术的演变与进展_第3页
电子封装技术的演变与进展_第4页
电子封装技术的演变与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封装技术的演变与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子封装技术的演变与进展本章将论述电子封装工程的演变与进展,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入手,先讨论用户专用型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以及采用IP(intellectualproperty:知识产权)型芯片的系统LSI;再以MPU(microprocessorunit)和DRAM为例,分析IC的集成度及设计标准(特征尺寸);从电子设备向便携型发展的趋势,分析高密度封装的必然性;分析电子封装的两次重大革命;最后讨论发展前景极好的

2、MCM封装。一、20世纪电子封装技术发展的回顾:1、电子封装技术发展历程简介;2、电子管安装时期(1900—1950年);3、晶体管封装时期(1950—1960年);4、元器件插装(THT)时期(1960—1975年);5、表面贴装(SMT)时期(1975—);6、高密度封装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二、演变与进展的动力之一:从芯片的进步看1、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a.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经历;b.ASIC的种类及特征对比:GA(gatearray)、单元型IC、嵌入阵列型、FPGA(fi

3、eldprogrammablegatearray)、IP核心系统LSI(IPC-IC:intellectualpropertyintegratedcircuits)、全用户型IC(FCIC:fullcustomintegratedcircuits)、MCM(multichipmodule)c.IP核心系统LSI与MCM2、集成度与特征尺寸:a.逻辑元件的集成度与特征尺寸;b.储存器元件的集成度与特征尺寸;3、MPU时钟频率的提高;4、集成度与输入/输出(I/0)端子数;5、芯片功耗与电子封装:a

4、.芯片功耗与电子封装的发展趋势;b.MCM的发热密度与冷却技术的进展;6、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预测;三、演变与进展的动力之二:从电子设备的发展看小型、轻量、薄型、高性能是数字网络时代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个跨国公司,甚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从便携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像一体型VTR的发展历程可窥一豹而知全貌。三大携带型电子产品,为了实现更加小型、轻量化,不断地更新换代所用的半导体器件,特别是采用新型微小封装,对于BGA、CSP、MCM等新封装器件,采用之快,用量之大,是绝

5、大多数电子产品所无法比拟的。由于BGA、CSP、MCM的大量采用,促使封装基板的发展趋势是:向着三维立体布线的多层化方向发展、向着微细图形和微小导线间距方向发展、向着微小孔径方向发展、多层板向薄型化方向发展;四、电子封装技术领域的两次重大变革1、从插入式到表面贴装—第一次重大变革;2、从四边引脚的QFP到平面阵列表面贴装—第二次重大变革:a.BGA逐渐抢占QFP的市场;b.BGA的优点:■与现用的QFP相比,可实现小型,多端子化(实装密度高),400端子以上不太困难;■由于熔融焊料的表面张力作用

6、,具有自对准效果,因此容易实现多端子一次回流焊的表面实装,因而它是很理想的表面实装结构;■虽然封装价格比QFP高,但由于实装可靠,因实装不良造成的翻修价格几乎为零,因此按总的封装价格相比,BGA占优势;■与QFP相比,实装操作简单,在现有的实装生产线上即可进行生产,需要的附加设备投资和人员培训投资很低;c.常用BGA的几种类型:PBGA(plasticBGA)、EBGA(enhancedBGA)、ABGA(advancedBGA)、TBGA(tapeBGA)、FCBGA(flipchipBGA)

7、;3、电子封装的第三次重大变革:a.高性能CSP封装;b.以芯片叠层式封装为代表的三维封装;c.全硅圆片型封装;d.球型半导体;4、逻辑器件和存储器件都对电子封装提出更高要求;5、电子封装的发展动向:a.总的发展趋势;b.从陶瓷封装向塑料封装发展;c.封装结构形式的发展趋势■第一个发展方向是从BGA向增强BGA、再向倒装芯片、积层式多层基板BGA发展,目标是追求多引脚(1000以上)、高密度;■第二个发展方向是从BGA向MCM,再向叠层式储存器模块发展,目标是实现封装层次的三维封装;■第三个发展

8、方向是从BGA向更窄节距引脚的CSP发展,目标是在小型化的同时,实现更高的封装密度、更多的引脚数、更高的性能;■第四个发展方向是从BGA向倒装芯片CSP,再向2芯片叠层、3芯片叠层方向发展,目标是实现芯片层次的三维封装;■第五个发展方向是从BGA向全硅圆片级CSP,再向存储器模块发展,通过全硅圆片的封装操作,提高密度,降低成本;d.对封装工艺和封装材料提出更高要求;e.三维封装:■三维封装的分类;■封装叠层的三维封装;■芯片叠层的三维封装;■硅圆片叠层的三维封装;五、多芯片组件(MCM)1、M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