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层土壤论文:苔藓硫含量硫同位素值来源

表层土壤论文:苔藓硫含量硫同位素值来源

ID:9942020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6

表层土壤论文:苔藓硫含量硫同位素值来源_第1页
表层土壤论文:苔藓硫含量硫同位素值来源_第2页
表层土壤论文:苔藓硫含量硫同位素值来源_第3页
表层土壤论文:苔藓硫含量硫同位素值来源_第4页
表层土壤论文:苔藓硫含量硫同位素值来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表层土壤论文:苔藓硫含量硫同位素值来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表层土壤论文:苔藓硫含量硫同位素值来源【提示】本文仅提供摘要、关键词、篇名、目录等题录内容。为中国学术资源库知识代理,不涉版权。作者如有疑义,请联系版权单位或学校。【摘要】土壤是联系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的重要媒介,其主要作用是支持生物生长,为生物提供水分、硫及其它营养成分。土壤是为植物提供硫素的主要载体,因此土壤中的硫素状况直接影响植物生长,甚至生存。为探讨土壤中硫的含量、同位素组成以及土壤硫的可能来源,本研究采集江西、浙江、云南、贵州、福建以及河北六省表层森林土壤样品并随机采集附近地区石生苔藓样品,分别测定土壤中总硫、水溶态硫、吸附态硫、有机硫以及苔藓组织的硫含量以及同位素组成。

2、分析不同地区土壤不同形态硫的含量特征,并以有效硫(水溶态硫+吸附态硫)含量标准对土壤硫素状况进行评价;同时测定土壤中总氮、总碳含量,分析与土壤总硫含量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将土壤硫同位素值与有限的雨水硫同位素值比较;将不同形态的硫含量与同位素值任意两者之间做相关性分析。另外,将土壤硫含量与同位素组成与随机采集的苔藓做比较分析,判别土壤中硫的可能来源。1、土壤硫含量特征以及评价土壤样品总硫含量在0.013%~0.286%,与总氮(y=0.2358+1.4389x,R=0.59,p<0.0001)、总碳(y=0.7155+24.3959x,R=0.66,p<0.0001)线性关系显著。有机硫是土

3、壤中含量最多的硫形态,占总硫含量的52%~91%;水溶态硫含量占总硫含量的比例最少,只占1.4%~10.3%;吸附态硫含量居中,在最小值庐山的7.86%和安义的47.7%之间,但对于安义地区,吸附态硫却是土壤硫的主要形态。本实验中所测得的有效硫含量(水溶态+吸附态)普遍较高(64.4mg/kg-362.6mg/kg),若以刘崇群有效硫含量评价标准为依据,本实验所研究土壤均不存在缺硫或潜在缺硫现象。若按总硫含量150mg/kg,作为土壤硫含量的评价标准,所研究样品只有云南省富源县一个样品在此标准之下,即绝大多数土壤不易发生缺硫现象。2、土壤硫同位素组成特征表层土壤总硫的同位素值普遍偏正,土壤

4、水溶态和吸附态硫的同位素值范围分别为-6.287‰~+9.948‰和-6.555‰~+8.689‰,均小于各省的总硫同位素值,且两者之间相关关系显著(y=-0.0557+1.0002x,R=0.9931,p<0.0001),证明土壤8042-的吸附与解吸过程并不会发生同位素分馏现象。有机硫同位素值最大。土壤SO42-的同位素值与雨水中的硫同位素值更为接近,说明土壤中的SO42-主要来自于大气硫沉降,尤其是雨水。除了水溶态硫含量与吸附态硫、有机硫含量间,吸附态硫含量与有机硫含量以及同位素值间,有机硫含量与总硫、水溶态硫以及吸附态硫同位素值间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之外,其余硫含量与同位素值间均存在

5、着不同程度的线性关系。3、土壤与苔藓间硫含量和同位素组成比较分析以及土壤硫的可能来源土壤总硫含量普遍要低于苔藓组织硫含量,且土壤硫含量与江西省大气中8O2年均浓度相关关系较弱(R=0.1099,p=0.8)。一方面可能由于本研究中所采集的土壤来自于远离城市的郊区森林土壤,工业排放SO2对远距离影响较小;另一方面由于地球成因学,与土壤的母质、土壤类型有关,需要做进一步分析。除贵溪(0.316±0.181)外,江西省其它地区苔藓SN均小于0.15(0.091~0.124),而土壤S/N在0.11~0.24之间,与苔藓组织之间的S/N并无明显规律和直接联系。苔藓硫同位素值与土壤SO42-较为接近

6、。除有机硫外(R=0.4978,p>0.05),土壤总硫、水溶态硫、吸附态硫均与苔藓硫同位素值有较显著的线性关系(R均在0.78以上,p<0.01),即随着苔藓硫同位素值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土壤硫同位素值受大气硫源的影响。而与总硫相比,土壤SO42-与苔藓硫同位素值线性关系更为显著,再次证明土壤SO42-主要来自于大气沉降。江西省土壤硫同位素值主要受大气硫源、地下岩层、成岩作用、石膏溶解、动物排泄物以及样品采集和处理条件所影响。根据大气硫来源的不同将土壤样品分为三类进行讨论,第一类,丰城。丰城地区土壤硫同位素值受到本地煤燃烧、生物成因硫和北方大气硫远距离运输的影响。景德镇地区作为第二类,该地

7、区土壤中的硫受北方煤燃烧、生物成因硫以及北方大气硫的远距离运输的共同影响。第三类地区包括高安、前湖、庐山、崇仁、鹰潭、德兴以及安义,这类地区大气和土壤受燃烧煤(本地和外省)、生物成因硫和北方大气硫远距离传输的影响。【关键词】表层土壤;苔藓;硫含量;硫同位素值;来源;【篇名】表层土壤硫含量和硫同位素组成以及与苔藓植物的对比研究【目录】表层土壤硫含量和硫同位素组成以及与苔藓植物的对比研究摘要3-5Abstract5-7第一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