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ID:9942770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6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_第1页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_第2页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_第3页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_第4页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A1型题1.高温车间是指A.夏季室内气温超过30℃   B.夏季室内气温超过35℃      C.车间内气温超过室外夏季设计通风计算温度2℃以上  D.车间内热源散热量每小时每m2大于50kcal          E.未明确规定2.车间内空气温度升高的原因是A.热源辐射线的直接辐射作用使空气温度升高     B.热源表面的高温通过传导加温周围空气   C.热源周围被加热的空气通过对流使全车间气温升高  D.热源通过热辐射加热周围物体成二次辐射源,由之经空气对流使全车间气温升高  E.除室内热源影响外,还受外界气温左右3

2、.影响人体体温的环境气象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气流       B.气温        C.气湿       D.气压       E.空气离子4.当外界环境中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主要靠A.对流      B.传导      C.辐射        D.蒸发        E.降低产热5.下列体内各种改变不属于热适应表现的是A.劳动时代谢率降低     B.排汗和蒸发散热能力增强      C.心血管系统紧张性下降      D.热应激蛋白合成量减少    E.体温保持稳定6.体温仍处于正常状态的中暑病是A.热射病  B.日射病      C

3、.热痉挛       D.热衰竭       E.中暑先兆7.在炼钢炉前操作,防热辐射对人体作用的最有效的措施是A.送风       B.机械通风      C.隔热        D.缩短工作时间        E.医疗保健8.潜涵作业人员骨坏死的致病原因是A.劳动中慢性损伤         B.湿冷致骨关节病      C.营养不良性骨坏死      D.由气体栓塞缺血性骨坏死     E.原因不明性骨坏死9.预防减压病的关键措施是A.减轻劳动强度    B.保暖     C.合理减压      D.加强营养    E.医疗保健10.在高原低氧环

4、境下一般人能较快适应的最高限度是A.海拔2000m         B.海拔3000m        C.海拔3500m      D.海拔4000m        E.海拔5000m11.普遍认为噪声是指A.震耳欲聋的声音       B.干扰谈话的声音       C.除音乐以外的声音       D.使人不喜欢或不需要的声音       E.声级超过国家标准的声音12.声频范围为A.10~10000Hz        B.20~10000Hz             C.10~20000Hz        D.20~20000Hz       

5、         E.50~20000Hz13.1000Hz纯音听阈声压为A.5uPa          B.10uPa                C.20uPa                 D.40uPa                E.50uPa14.卫生学评价中表示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最常用的为A.声强级         B.声功率级          C.声压级        D.声频大小            E.声频带宽窄15.一声波在室内反射过程中在某些地方出现声音忽大忽小,该现象可解释为声波的A.反射现象       B.折射

6、现象        C.衍射现象       D.驻波现象           E.散射现象16.根据40等响曲线在测声仪器中设计的计权网络所测出的声级属于A.A声级      B.B声级       C.C声级     D.D声级             E.以上都不是17.噪声聋在病变性质上属哪种类型A.神经性耳聋         B.传导性耳聋       C.感音性耳聋         D.混合性耳聋       E.过敏性耳聋 18.一位10年工龄的纺织女工,主诉失眠、耳鸣、听力下降,下列哪项检查没有A.询问详细职业史      B.听力检

7、查        C.脑血流图检查     D.血压检查      E.血常规检查19.诊断职业性噪声聋最终的依据是A.职业史      B.噪声强度及性质    C.测听结果      D.排出干扰因素后      E.诊断标准20.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A.声压级大小       B.频谱特征       C.接触时间        D.接触方式      E.个体敏感性21.降低工作场所流体动力性噪声源的噪声强度的主要技术措施是A.隔声     B.吸声         C.消声       D.技术改造       E.声源移出

8、室外22.振动的基本物理参量中最重要的物理参量是A.频率       B.位移      C.振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