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欧美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第四章欧美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ID:9944452

大小:8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16

第四章欧美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_第1页
第四章欧美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_第2页
第四章欧美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_第3页
第四章欧美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_第4页
第四章欧美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欧美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欧美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一)教学要求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一般发展情况,掌握拜伦与雨果的创作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概述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30年,欧洲社会动荡,文学的主要潮流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形成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哲学基础。抒发主观理想和个人情感的基本特征。德国是浪漫主义思潮的诞生地。早期浪漫派的保守倾向。霍夫曼等作家的创作。海涅是德国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的抒情诗和政治诗的成就。代表作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思想和艺术特色。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成就巨大。“湖畔派”诗人。与拜伦齐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是英国诗歌领域中第一个表现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2、的诗人。《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诗作中对理想的描写。济慈的抒情诗和司各特的历史小说。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夏多布里昂创作的保守倾向。斯塔尔夫人对浪漫主义理论的贡献。乔治•桑小说中的理想性和抒情性。俄国、东欧国家的浪漫主义文学,密茨凯维奇、裴多菲创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美国是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民族文学的形成。欧文、库柏、霍桑、梅尔维尔等的创作成就和特色。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草叶集》的民主精神和诗歌创作的革新。第二节拜伦拜伦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生平与创作。“拜伦式英雄”。《唐璜》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辛辣讽刺。长诗《恰尔德。哈罗

3、尔德游记》反映了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民主革命。哈罗尔德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长诗的浪漫主义特色。第三节雨果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生平与创作。雨果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创作中的人道主义。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特色。《巴黎圣母院》借用历史题材,既表现了反封建意义,又突出了真善美的人道主义精神。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三)教材重点难点1、重点:(1)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只概括介绍浪漫主义文学一般的美学特征,不介绍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思想的复杂性。(2)拜伦创作的讽刺性。2、难点:《巴黎圣母院》的思想与艺术。突出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四)教学过

4、程1、回顾上堂课的内容。2、讲授新课。第一节概述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30年,欧洲正处在新旧社会制度的交替状态。这些促使文学领域发生了新的变革,浪漫主义思潮风起云涌并迅速波及到美国,影响到整个世界文学,为欧美文学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一、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古以有之,源远流长。但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则始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并在19世纪初形成高潮。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欧洲,无论是在社会政治方面还是在文艺方面,都有一个重大的转折。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从根本上推翻了法国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也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体系。在法国革命的

5、影响下,许多国家兴起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文艺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新的文艺思潮脱颖而出,大放异彩,使得很久以来没有产生伟大作品的古典主义顿时相形见绌,这便是浪漫主义文学。风行近200年之久的古典主义,至19世纪初,虽仍有一些追随者,但已是日薄西山了。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尽管存在着这些不同的文学倾向,在19世纪头30年间,西欧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浪漫主义文学。它的成就突出,任何其它流派文学,都无法与之相比,其影响也是巨大和深远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刻的社会政治方面的原因、哲学

6、思想方面的影响和文学自身传统方面的条件。1、社会政治方面浪漫主义的兴起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所决定的,它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初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产物。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但在推翻波旁王朝的统治以后,出现了极其复杂的形式,经历了革命与反革命复辟势力的长期斗争。雅各宾党人曾实行坚决镇压敌对阶级的政策,把革命推向了高潮,但不久归于失败。拿破仑掌权后进行了长期的对外战争,虽然也破坏了一些国家的封建制度,但带有扩张掠夺的性质,终于在1815年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多年的战争,波旁王朝的复辟,“神圣同盟”(神圣同盟:19实际2

7、0年代中期俄、普、奥三国缔结的反动联盟。1815年9月26日,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普、奥三国在巴黎公开发表宣言,缔结所谓“神圣同盟”,后来,几乎所有欧洲君主国都纷纷参加。其目的是共同镇压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它曾策划和组织对意大利、西班牙革命的武装干涉,由于各国间矛盾尖锐,难以联合行动。1822年不断受到欧洲各次革命的打击,特别是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给它的打击更是沉重。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彻底破产。)的缔结以及它对各国人民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镇压,都引起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民族解放运动在欧洲各国广泛展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