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5章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

必修三第5章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

ID:9963192

大小:44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17

必修三第5章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_第1页
必修三第5章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_第2页
必修三第5章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_第3页
必修三第5章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_第4页
必修三第5章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5章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考点训练题组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2013年高考广东卷)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来源:Z*xx*k.Com]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解析:鲈鱼与土著鱼之间是捕食关系,B项错误;引入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后,土著鱼a、b的数量都下降,短期内浮游动物总量先急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相应的浮游植物锐减后再急升,C、D项错误;鲈鱼以土著鱼为食,按能量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A项

2、正确。答案:A2.(2012年高考浙江卷)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解析:此题考查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由植物、旅鼠及其天敌形成的食物链为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此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A正确;三种生物都生存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都存在环境容纳量(K值),并且种

3、群数量都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B正确;旅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主要是由食物和天敌的变化引起的,C正确;在这三种生物所形成的食物链中,捕食者数量的增多,必然会引起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减少,这属于负反馈调节,D错误。答案:D3.(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浮游动物A以浮游植物B为食。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________的种群数量。捕捞野杂鱼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鳙鱼对________、________和空间

4、等资源的竞争。(2)若大量捕捞使池塘中的鳙鱼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会导致________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3)若池塘施肥过量,一段时间后,池塘内上述三个优势种群消失了两个,它们是________,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仅存的一个优势种群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如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及其结构的相关知识。由题中信息可知,此三个优势种构成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A→鳙鱼。(1)浮游植物B能进行光合作用,施肥能为浮游植物B提供光合作用必需的矿质元素(

5、无机盐),因而向池塘中施肥使浮游植物B的数量增加;鳙鱼与池塘中处于同一营养级的野杂鱼为竞争关系,两者将争夺空间、食物、氧气等资源。(2)鳙鱼数量减少,短时间内将引起浮游动物A数量增加和浮游植物B数量减少。(3)若池塘施肥过量,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其死亡量随之增加,导致分解者活动增强,消耗了动物生存所需的氧气,最终使鱼类和浮游动物大量死亡。答案:(1)浮游植物B 食物 氧气(或溶解氧)(2)浮游植物B (3)浮游动物A和鳙鱼 氧气(或溶解氧) 分解者题组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2013年高考四川卷)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

6、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解析:拟水狼蛛是卷叶螟和褐飞虱的天敌,说明它们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其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的相对稳定;精耕稻田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人的作用特别大,人为因素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性外激素专一诱杀卷叶螟,由于拟水狼

7、蛛的食物来源减少,会导致同一生态位的褐飞虱被捕食增加,种群密度下降;因此A、C、D正确。防治稻田害虫,可以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但不能改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B5.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来源:学§科§网Z§X§X§K]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解析:恒温动物相对于变温动物来说,代谢强,所以呼吸代谢消耗量相对多,有机物积累少,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相邻两个营养级的

8、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哺乳动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