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实验2012~2013学年

植物生理学实验2012~2013学年

ID:9965208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7

植物生理学实验2012~2013学年_第1页
植物生理学实验2012~2013学年_第2页
植物生理学实验2012~2013学年_第3页
植物生理学实验2012~2013学年_第4页
植物生理学实验2012~2013学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生理学实验2012~2013学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1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乙醇)(分光光度法)一、目的学会Chla、b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叶片中Chla、b的含量。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菠菜叶片、721分光光度计、天平、研钵、剪刀、容量瓶(25ml)、漏斗、滤纸、乙醇(95%)三、原理叶绿素a、b在波长方面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65nm和649nm,同时在该波长时叶绿素a、b的比吸收系数K为已知,我们即可以根据LambertBeer定律,列出浓度C与光密度D之间的关系式:D665=83.31Ca+18.60Cb…………………………….(1)D649=24.54Ca+4

2、4.24Cb…………………………….(2)(1)(2)式中的D665、D649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665nm和649nm时的光密度。为叶绿素a、b的浓度、单位为每升克数。82.04、9.27为叶绿素a、b在、在波长665nm时的比吸收系数。16.75、45.6为叶绿素a、b在、在波长649nm时的比吸收系数。解方程式(1)(2),则得:CA=13.7D665—5.76D649………………………(3)CB=25.8D649—7.6D665………………………(4)G=CA+CB=6.10D665+20.04D649………(5)

3、此时,G为总叶绿素浓度,CA、CB为叶绿素a、b浓度,单位为每升毫克,利用上面(3)(4)(5)式,即可以计算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的总含量。四、方法步骤1.称取0.05克新鲜叶片,剪碎,放在研钵中,加入乙醇1ml共研磨成匀浆,再加5ml乙醇,过滤,最后将滤液用乙醇定容到10ml。2.取一光径为1cm的比色杯,注入上述的叶绿素乙醇溶液,另加乙醇注入另一同样规格的比色杯中,作为对照,在721分光光度计下分别以665nm和649nm波长测出该色素液的光密度。计算结果:叶绿素a含量(mg/g.FW)=叶绿素b含量(mg/g.F

4、W)=叶绿素总量(mg/g.FW)=五、实验报告计算所测植物材料的叶绿素含量。六、思考题1、分光光度法与一般比色法有何异同?2、叶绿素a、b在红光和蓝光区都有一最大吸收峰值,能否用蓝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进行叶绿素a、b的定量分析,为什么?实验2生长素对根芽生长的不同影响一、原理生长素包括植物体内产生的吲哚乙酸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试剂萘乙酸、2,4-D等,均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如促进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加速根、芽的伸长、促进果实的形成与种子的萌发等。但不同浓度作用不一样,一般来说,在浓度小或者用量少时有刺激生长的作用。在浓度大或

5、者用量过多时,则抑制生长,甚至会导致植物死亡。不同器官和不同位置的组织对生长素的反应也不一样,如刺激芽生长的浓度比刺激根生长的浓度要大些。二、仪器及试剂(1)培养皿(9cm)(2)移液管(0.1ml;10ml)(3)10ppm萘乙酸(4)滤纸(7cm)三、实验步骤1、洗净、烘干五套培养皿,在皿的边缘贴上标签,分别标明(1)10ppm;(2)10-1ppm(3)10-3ppm(4)10-5ppm(5)蒸馏水;2、在(1)皿中用10ml移液管加入10ppm萘乙酸溶液10ml;3、在(2)-(5)皿中各加蒸馏水9.9ml;4、

6、用0.1ml移液管从(1)皿中吸取0.1ml萘乙酸溶液加入(2)皿充分混匀后,再从(2)皿中吸取0.1ml加入(3)皿中,如此继续稀释至(4)皿,即成各皿所标志浓度,最后从(4)皿吸出0.1ml弃去。5、在每个培养皿中加入洁净的滤纸两张,纸上均匀排放大小相似而发芽一致(刚露白点)的水稻种子10粒,加盖后放在室内。6、3-5天后,分别测量不同处理中萌发种子根、芽的长度。并将实验所测结果记录于下表,试比较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对于水稻幼苗根、芽生长的影响(促进或抑制)不同浓度萘乙酸对水稻根芽生长的影响浓度(ppm)对照10-5

7、10-310-110平均根长(cm)平均芽长(cm)根为对照%芽为对照%备注:1、水稻种子的萌发:在30℃下浸种2-3天,然后在30℃以下保湿催芽至露白点(约1-2天)。2、1000ppm母液的配制:在分析天平上称萘乙酸0.1克用95%酒精少许将其溶解后,倒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3、10ppm萘乙酸溶液的配制:用移液管吸取母液1ml,加蒸馏水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四、注意事项1、生长素浓度要尽量配制准确。2、试验中要防止生长素污染。五、思考题:在进行生长素实验时,为什么要用NAA代替IAA?实验3

8、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测定(干重法)一、原理一般来说,植物叶片所处的内外因素相同时,它们彼此间光合产量也势必相等,这样在对称的叶片上,假设叶片两边所处条件相同,则两侧的光合产量也相等,因此,先测一半叶的单位面积的干重,待进行一定时间的光合作用后,再测另一半叶的单位面积干重,二者之差,加上同时吸收消耗及运出部分的重量,即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