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学生选课手册

通识课学生选课手册

ID:9968993

大小:13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17

通识课学生选课手册_第1页
通识课学生选课手册_第2页
通识课学生选课手册_第3页
通识课学生选课手册_第4页
通识课学生选课手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识课学生选课手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选课手册尔雅教务部2011年12月说明本手册主要包括通识课概述、通识课问答、课程目录及本学期开设的通识课课程介绍,以便学生进行选课。尔雅通识课是为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现在低年级进行博雅教育、高年级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高等教育理念而开设的。通识课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选修。尔雅教务部2011年12月尔雅通识课程概述尔雅通识课程以全人教育为理想,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汇集国内通识教育著名学者,组建尔雅通识课程委员会,对于通识教育的发展以及实践进行深入探究,以港台通识教育体系为蓝本,吸收国内外通识教育发展经验,设计出具有尔雅特色的

2、通识教育课程。尔雅通识课程设计摒弃传统单一的以学科为单位而进行的划分方式,而是以智性的关怀作为出发点,从而对课程进行规划与设计。课程强调一个通识科目的内容不纯粹出于专业需求,不单纯以教学目的出发,更着重与不同的知识领域相关联,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追求。透过在“中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与文化”及“自我与人生”、“经济与管理思维”、“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六个范畴的学习和反思,希望帮助更多的学生在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世界时能具备基本识见。尔雅通识课程四大范畴分别为: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B.自然、科学与科技C.社会与文化D.自我与人生E.经济与管理思维F.艺术鉴赏与审美

3、体验尔雅通识课程特质:l汇聚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家名师授业解惑l着重广度及学科间的关联l着重智性启发而非技术训练l介绍相关学科的基本学术理念及研究方法l探讨与课题相关的人类处境或社会议题l不要求一般大学生能力以外的先备知识或技能尔雅通识目标:l拓展知识视野,培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l积极思考历久弥新的课题,探讨智性追寻与个人在工作、家庭及生活的联系;l对中国文化传承及其他文化传统有更深入的了解;l培养表达、沟通及批判思考所需的态度及能力;l扩展好奇心,广泛阅读,发展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所需的态度及技能。通识课问答1、为什么开设通识课?现代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知识广博、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

4、质人才,以便为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个人今后的多向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这与终身学习和职业流动的现代化潮流是相适应的。而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主要弊端是专业分割过细,知识结构单一,素质教育薄弱,基础学养狭窄,这已严重影响到硕士、博士等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现代社会对知识面广、适应力强、具有思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已不再满足于让学生仅仅具备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是培养他们具备可以不断学习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尔雅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深化教学改革,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改方针,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力求把单科化

5、的专才教育转变为整体化的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学科通识课体系,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精品课程,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知识基础。2、什么是通识课?它有什么特点?通识课是一套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培养通识的跨学科基础教学新体系,力图引导学生从高等教育的最基本的领域中获得广泛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及主要思路,从而为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方法和眼界。通识课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1)它打通了原有的专业和学科分界,把现代学术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划分为几个最基本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以多学科交叉综

6、合的方式开设的一系列课程。相对而言,通识课有更明确更全面的素质教育目标,内容要精,方法求新,将来要承担真正学分制下的通识基础课角色,形成教学的“通选—专业基础—专业相关选修”三段制。(2)通识课只对学生提出在每个基本领域选修的学分要求,至于选什么课,由学生在学分制约和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以此在指导学生建构知识和让学生自由选课之间寻求平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全面发展,养成自我建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本领,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3)通识课遵循严格的遴选原则,不断增设和淘汰,目的是在公平竞争的机制下逐渐推出一批具有尔雅特色的名师名课。(4)通识课的教学内容重在启发思想、掌握方法,而

7、非灌输知识的细节。教学方法提倡“少而精”,鼓励运用先进手段,完善各项教学环节。3、通识课是根据什么标准遴选的?由于通识课重在启发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它有非常严格的遴选标准:(1)有利于学生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思路和方法。(2)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和基础知识。(3)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思想性。(5)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