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常规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常规

ID:9991932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0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常规_第1页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常规_第2页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常规_第3页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常规_第4页
资源描述: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常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常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技术合理的无张力修补手术。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适用于Ⅰ型、Ⅱ型、Ⅲ型和IV型的腹股沟直疝、斜疝和股疝(中华外科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8月修订稿)。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主要包括两种方法: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  前瞻性研究显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复发率为1%~2%,等同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低于开放式有张力修补术。  前瞻性研究显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手术相比,患者切口小、疼痛轻、恢复正常体力活动早。  前瞻性研究显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总并发症发

2、生率等同于开放式修补术。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清肿。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费用高于开放式修补术  手术方法  综观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发展史,可归纳为6种方法:  1内环口关闭术:相当于开放式手术中疝囊的高位结扎,因未对腹股沟管后壁进行修补,仅适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  2植入物填塞术(plugandpatch):将植入物直接植入缺损处。因植入物容易移位,且修补局限,故复发率和再发率高,目前已很少应用,建议不要用这种方法修补腹股沟疝。  3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onlaymesh,IPOM):在腹腔内将补片钉合在疝缺损的腹膜上。

3、IPOM是目前治疗切口疝的主要方法。在修补腹股沟疝时,因补片容易移位,需做一定的改良:如补片中央固定,补片四周缝合,打开腹膜将补片与耻骨结节或Cooper′s韧带固定等。为防止腹腔粘连,必须使用聚丙稀和聚四氟乙稀复合材料(如ComposixMesh)或膨体聚四氟乙稀(ePTFE)双面材料(如DualMesh),补片价格较贵。  4IPOM+内环口成形术:在IPOM的基础上加行内环口成形术,即将腹横筋膜与髂耻束对合以缩小内环口,相当于开放式Marcy术。此方法操作难度高,目前已很少应用。  5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ransabdominalpreperitonea1,TAPP)在腹

4、腔内打开腹膜,解剖腹膜前间隙,将补片与Cooper′s韧带、耻骨结节、腹直肌外缘和联合肌腱钉合,再关闭腹膜。原则等同于Rives、Stoppa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开放式经前腹膜补片植入术。  6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otallyextraperitonea1,TEP):直接进入腹膜前间隙而无需进腹,相当于开放式Kugel手术。钉合方法与TAPP相同,TAPP和TEP是将补片与牢固的结构组织固定,同时覆盖了斜疝内口,直疝三角和股环口,术式合理,是目前最主要的两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法。  手术指征和禁忌证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适用于Ⅰ型、Ⅱ型、Ⅲ型和IV型的腹股沟直疝、斜疝

5、和股疝(中华外科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8月修订稿)。  双侧疝和复发疝:可优先考虑腹腔镜修补。治疗双侧疝不需要增加切口,还可发现对侧“隐匿疝”;治疗复发疝可避开原来的手术径路。  下腹部手术史、滑疝、巨大完全性阴囊疝应慎用腹腔镜修补术。   不能耐受全麻、嵌顿性疝、绞窄性疝是禁忌证。  手术设备  一套标准的腹腔镜设备基本能够完成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30°腹腔镜头能改善视野角度;准备5mm或10mm的疝钉固定器;选用足够大的补片,至少15cm×10cm;在TEP术中使用气囊扩张球可更容易地建立腹膜外腔。  必需设备  30°腹腔镜;150W卤素灯源;单chip相机;气腹机

6、;监视器;单极电凝器;10mm穿刺套管1个;5mm穿刺套管2个;5mm剪刀1把;5mm无损伤钳1把;5mm抓钳1把;5mm或10mm疝钉固定器。  可选择的设备  持针器;50W卤素灯源;5mm吸引冲洗器;钛夹;气囊扩张球。  手术基本步骤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技术已经标准化。  术前留置导尿。  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  仰卧位,15°~30°头低脚高位,双臂外展。  监视系统置于脚侧,术者站在患侧的对侧。  1TAPP  脐孔10mm套管置入腹腔镜,双下腹腹直肌外侧5mm套管置入操作器械。内环口上方脐内侧韧带至髂前上棘弧形切开腹膜。沿腹膜翻开直疝或斜疝疝囊,将疝囊完全剥离至腹

7、膜盆壁化。大的斜疝疝囊可横断,远端旷置。分离腹膜前间隙,显露耻骨结节、Cooper韧带、联合肌腱、腹壁下动脉、输精管、精索血管。将15cm×10cm聚丙烯补片钉合或缝合在耻骨结节、Cooper′s韧带、联合肌腱和腹直肌背侧上。钉合或缝合腹膜。术后留置导尿管1d。  2TEP  脐下2cm行1cm长的小切口,于腹直肌后、腹膜前置入10mm套管,进入腹膜前间隙。剥离疝囊至腹膜盆壁化。分离腹膜前间隙,暴露、输精管、精索血管。将15cm×10cm聚丙烯补片直接覆盖,或钉合,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