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桩的功法及其作用

养生桩的功法及其作用

ID:9992115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0

养生桩的功法及其作用_第1页
养生桩的功法及其作用_第2页
养生桩的功法及其作用_第3页
养生桩的功法及其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养生桩的功法及其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养生桩的功法及其作用(一)站功抱桩:双脚同肩宽,两膝微曲富有特性,臀部微坐如坐高椅,两手抬至胸齐,掌心向里,十指略分,指关节微弯,左右五指相对,约两拳之距,怀中如抱一个大气球,凝神定意。要点:静心体会抱的意念,由抱意生抱力,假想中既不抱气球于稍瘪,又不让气球离怀落地,意中力不大不小,妙在似抱非抱。作用:适合于没有任何疾病的人,能够强身壮体,练后浑身轻快、发热,新陈代谢明显加快,改善生理机能。撑桩:此式及以下各式的大部分要领同上,不同的是,两手与肩同高,掌心向外,如撑物状,但同时不失裹抱之力,双肘外撑,略带坠感,整个人略微后靠,与双掌前撑之力双向互争,舒适得力。要点:收敛心神

2、,全身放松,自身如导体,前后微晃,感受一下空气阻力,使空气的反作用力自掌心直达脚心,激发体内特别是臂、腕之撑力,意想海浪不断冲击掌指。作用:此桩对于肌萎缩症、上肢麻木、指腕挫伤有较好疗效。提桩:大部分要领同上,两手置于胯前,指尖冲下,掌心相对,两掌如合一匣,假想匣之沉力与整体上提的的内劲恰好相等,肩不许耸,身体重心不要浮,只有“提”意,莫露“提”形。要点:内提之意力切勿用过,过大或过小均影响功效,且破坏桩的虚灵挺拔。作用:此桩对于下肢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等症有较好疗效。托桩:大部分要领同上,两手抬与腹齐,掌心涵虚向上,左右指尖相对约有三拳,怀中如托一大气球,双肩外张,腕、

3、肘内角若括号状,胸略收,保持空胸园背,勿与设想之球紧贴,注意用桩身去托。要点:假设气球并非规则的园状,大臂、小臂、腕部及掌指的内侧俱能贴着球体,都含托力,同时身上宜加重沉坠感,以抵消上托引起的脚下无根。作用:该桩对于腰肌劳损、胃病、肋间神经痛均有疗效。扶云桩:大部分要领同上,两臂平伸,直中含曲,手略低于肩,指尖冲前,勿用力,目光远望,不为眼前一切障碍所阻,设想掌下轻扶团团白云,扶按之力绵柔至极,云团既不被按落又不让清风自掌下吹去。要点:有登临绝顶、俯览群峰的愉悦,意会天际来风、透体而过的空灵感觉,直欲手扶白云,轻身借力,乘风而行。作用:对于呼吸系统、心理障碍的患者有较好疗效

4、。推窗望月桩:身形保持中正,侧转,躯干与正前方成45度角,桩身微后靠,,两手探出,掌心外转,做欲推、欲分两扇窗户状,臀微坐,重心前三后七,步型呈稍息式,目光遥挂天边假想之明月,一派恬静之态,好像推窗望月动作的刹那间定格,给人的感觉是动态的。要点:两手运力,合中有分,推中有抱,形做“推窗”而神在“明月”,妙在二者兼顾,意由形生。作用:可有效治疗青光、远视、近视等眼科病。勒马听风桩:拗步站立,左脚、右手在前,右脚、左手在后。双脚之间约一尺之距,亦如稍息式。身体侧转,双拳轻拢,若缆马缰。裆园,坐臀,前脚掌踩地,有回勾之力,两目炯炯。宜左右式互换习之,要领相同。要点:意会“落日照大

5、旗,马鸣风萧萧”的唐诗意境。作用:治疗耳鸣、弱听、肩周炎有一定效果。(二)坐功撑抱坐桩:端坐于凳,平心静气,两目微睁,射一线之光,双臂环抱,力量撑三抱七,如抱生生不已之大树,全身放松,任体内气血川流。要点:腿部虽着力较少,但不可任其松懈,宜膝部上提,小腿肌略有绷紧,脚跟微起,前脚掌着力,蓄意下踩。作用:此桩对于下脚脉管炎、关节炎,均有疗效。平按坐桩:端坐于登,两膝自然弯曲,宽胸实腹,双肩松沉,两臂平伸,形曲意直,设想已身泡在齐胸深的温水里,手按水中飘木,热力顺每个汗毛孔直透体内,面带舒适之容。要点:意念中借手按飘木之力,两足微微上提,然后按力消失,两足下踩,记住在做此意念动

6、作时,切不可露于形迹。作用:此桩对神经衰弱症有明显疗效。(三)卧功仰卧桩:平仰卧在床,膝部弯曲,目视上方,欲透天花板,身在室内而神驰原野,两臂环抱,要求与站功抱球桩一样,静心净虑,默听己之气息,细绵匀长。要点:以自然身松、舒适得力为原则。作用:治疗心悸、健忘、失眠等症。侧卧桩:侧身卧于床上,头部枕于右手掌之上,左手自然贴放于小腹部位,眼微闭,腿蜷,意想飘流在海面上,天高风和日暖,闲适至极。要点:意感海浪柔柔的拍打。作用:此桩可治疗神经官能症等。(四)行动鹤行桩:虚灵定意,默思置身于蓝天草场的环境,左脚轻轻点地,拢靠于右脚内侧。两臂平展,身领手起,轻灵抬步,一步一动,落足时手

7、按下,重心略沉,右足跟进轻贴于左腿内侧。蓄势又行,循环往复。直行,若白鹤般展翅远翔,束翅着地,尽得鹤舞之神。要点:鹤形练精,整个行桩过程,要在精神上似足鹤飞,目光远眺,往来灵动,手之起落尽由身之升沉带起。作用:一来提高练功者的兴趣,二来借以活动、放松因静功引起的肩部肌肉的紧张。提弓捉狐桩:站在八步一圈的园形轨迹上,左臂斜举,手略高于前额,护住脸部左侧要害,身微前倾,右手置于胯侧,若提弓状,右脚前,左脚后,臀稍坐,身形往里转,目射园中心处,作势欲行。步行处,肩胯催动,提膝趟泥,脚掌平起平落,转数圈后换式返行。要点: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