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基因显像精品医学ppt课件

肿瘤基因显像精品医学ppt课件

ID:10152472

大小:6.65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6-11

肿瘤基因显像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1页
肿瘤基因显像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2页
肿瘤基因显像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3页
肿瘤基因显像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4页
肿瘤基因显像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肿瘤基因显像精品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肿瘤基因显像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核医学科解剖显像P.Brueghel功能成像肿瘤基因显像就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探针,在DNA、mRNA或蛋白水平上,体内无创伤的显示基因及基因表达产物(受体、酶和功能性蛋白)的功能动力学变化,进行诊断或疗效评价。一、肿瘤基因显像原理和分类基因(gene)是染色体DNA序列,用于产生功能产物,比如多肽(酶、受体)或功能性RNA分子。基因具有一定的组织、细胞学的特异性。基因表达(geneexpression)是指基因的转录与翻译以及它们的控制,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是细胞癌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基因的表达是动态的,它随着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疾病、

2、药物、或环境的作用而在质和量上开启或关闭某些基因。细胞中的癌基因(oncogene)过量表达和抑癌基因(tumorsuppressorgene,TSG))的突变失活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标志。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和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单个基因的突变不足形成癌症,对于实质性癌来讲可能需要5—6个癌基因的突变。原癌基因(prot-oncogene)激活后称为癌基因。根据癌基因最终蛋白质产物功能和生物化学性质的不同将癌基因可以分成为: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分子、转录因子、细胞凋亡基因和细胞周期素类。肿瘤抑制基因也被称为抑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也即反义策略。常

3、见的抑癌基因有P53、RB、P16等。P53在正常细胞中一种是控制细胞生长周期抑制细胞分裂,让细胞停止在细胞周期的G1期,尤其在细胞因外界因素受到损伤时;另一种是诱导细胞调亡(apoptosis)。P53是临床发现与肿瘤发生相关率最高的抑癌基因。基因显像和分子影像中其它显像的机理和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目前将按照基因显像分成三种:采用反义技术DNA或RNA对靶基因的直接显像,基因诱导受体、酶显像和转导基因表达显像。反义技术(antisensetechnology)是一类能与特异性mRNA、DNA互补的小分子量的、可扩散的DNA转录物,它能够在翻译水平、转录水平和核酸复制水平上

4、高度特异地抑制靶基因表达。反义技术显像是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反义寡核苷酸(radiolabelledantisenseoligonucleotides,RASON),经体内核酸杂交,显示基因异常表达的组织。反义技术机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在转录水平与DNA结合,阻断基因的转录;二是在翻译水平与mRNA结合,阻断翻译。采用18F及68Ga标记ras、myc、Neu、EGFR和bcl-2反义的寡核苷酸已经被用于肿瘤的反义技术显像,而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反义技术显像具有简单、直接进行显像的优点。但是由于每一个细胞靶mRNA和DNA分子数是有限的,而且进入细胞内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更是有

5、限,高的本底活性因而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的前期研究以提高图象质量。报道基因表达显像是指报道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与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报道探针发生反应或特异性结合,形成放射性浓聚,通过显像的方法对报道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的检测。报道基因显像按照基因来源分成外源基因表达和内原基因表达显像方式两种。目前常用的外原基因表达显像方法有:(1)酶/底物方法:报道基因表达的蛋白是一种酶,放射性探针是这种酶的底物,酶与底物作用的代谢产物在报道基因表达的细胞内浓聚。(2)受体/配体:报道基因表达蛋白是一种受体,放射性探针是这种受体的配体,受体和配体的特异性结合和内化作用形成报道基因表达细胞的放射性浓聚。对

6、于外源基因表达显像来讲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提高在肿瘤细胞内肿瘤基因转染率,只有高转染率才能获得满意的临床图像及治疗效果。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有单纯疱疹病毒1胸苷激酶(HSVl—TK)报道基因及18F—FHBG作为底物基因显像。和外源基因表达方式显像相比之下,内源性基因表达显像开展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内源性基因的表达较弱,只有依赖高灵敏度的PET或PET-CT才能检测到。在细胞内一些增强子与特异性的内源性基因有关。如果通过启动特异性的增强子来启动基因表达,然后就可以在体外检测特异性基因表达。基因诱导受体、酶显像: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人工诱导产生新受体、酶进行受体显像。二、肿瘤基因显像常

7、用探针和对于设备要求目前用于PET和PET-CT基因显像的探针有多种。用于标记的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有[124I]、[11C]和[18F],[11C]由于半衰期太短,用于基因工程显像标记探针的较少,目前主要使用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有[124I]和[18F],而[124I]由于含有单光子射线,所以在采集时需要采用2D采集模式。1.尿嘧啶核苷衍生物类[124I]FIAU图象明显优于[18F]FHBG类显像剂,但是[124I]的获得较为困难,标记过程和[18F]FHBG相比目前还没有达到全自动化的程度,因而[124I]FIAU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