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山东省东营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ID:10174662

大小:23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6-12

山东省东营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山东省东营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山东省东营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山东省东营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山东省东营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东营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贪婪lán猝然chù庇护bì孪生láunB澄澈dèng镀金dù雏形chú诅咒zǔC奢望shē呵责hē倔强jué慷慨kǎiD点缀zhuì鞭策cè铁锹qiū嬉戏x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孤苦伶仃变化无常海枯石烂津津有味B德高望重闲情逸致豪不犹豫遥遥在望C轻歌曼舞恍然大悟各得其所千恣百态D一页孤舟随声附和骇人听闻神通广大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

2、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小明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是值得每位同学学习的。B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C我国计划2016年发射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这必将又是举世瞩目的大事。D联欢会上,演员们玲珑剔透的服饰、优美动人的舞姿赢得了观众阵阵赞叹。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很快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B为了预防危险事故再次发生,交警部门加大了巡逻力度。C七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一个班。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

3、了很大改进。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朱自清—《春》—现代B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丹麦C吴承恩—《小圣施威降大圣》—清朝D泰戈尔—《金色花》—印度6名著阅读(4分)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总是熠熠生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在《西游记》中,他还有以下几个名号。请任选两个,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得名的缘由。①猴王②弼马温③齐天大圣④孙行者⑤斗战胜佛7经典诗文默写填空(12分)(1)“”,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2)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3)《次北固山下》中,诗人表

4、达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5),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6)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7)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毛泽东《纪念白求恩》)8传统文化(10分)(1)据课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①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幼学琼林》)。②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幼学琼林》)③(),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④问君能有几多愁,()。

5、(唐李煜《虞美人》)(2)根据齐鲁书社《传统文化》(六年级)填空(每空1分,共4分)⑤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我知道的有()、()等。⑥中国古代书法形式多样、变化多端,从书体上可分为篆书、隶书、草书、()、行书五种。⑦中国传统画从绘画技术上看,有()和写意之分。9综合性学习(4分)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校决定当天下午举办全校“图书漂流”活动,大家互相交换图书,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阅读量,扩大阅读面。(1)请为这次活动拟写一个宣传标语。(2分)(2)小明的妈妈觉得这种活动耽误孩子学习时间,不支持他参加这

6、个活动。你作为小明的同学,该如何劝说她呢?(2分)我会说:二、课内古诗阅读(4分)[来源:学科网]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0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1分):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1分):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A.《观沧海》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B.“山岛竦峙”一句中“竦”与“耸”同义,为“高”的意思。C.本诗结尾两句,与正文的内容有直接关系,起深化主题的作用。D.建安文学时

7、的“三曹”包括本诗作者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三、阅读(46分)(一)陈太丘与友期(10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2分)(1)与友期行()    (2)下车引之 ()        (3)元方入门不顾  () (4)尊君在不()        13用

8、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4元方是从哪两个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3分)   15《陈太丘与友期》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3分)(二)《济南的冬天》选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