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培训课件

劳动争议培训课件

ID:10388896

大小:187.0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8-07-06

劳动争议培训课件_第1页
劳动争议培训课件_第2页
劳动争议培训课件_第3页
劳动争议培训课件_第4页
劳动争议培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争议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力资源培训北京市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杜军电话:88011164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仲裁部分第一部分:《调解仲裁法》基本概况第二部分:《调解仲裁法》新规定第三部分:《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常见问题第一部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基本概况一、《调解仲裁法》的适用对象二、《调解仲裁法》的立法宗旨三、劳动争议处理基本制度四、劳动争议仲裁基本程序一、《调解仲裁法》适用对象一、《调解仲裁法》适用对象1、劳动争议概念: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发生的纠纷特点:主体特定;存在劳动关系;争议内容与劳动权利义务有关。主体范围: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与劳动合同

2、法规定一致一、《调解仲裁法》适用对象2、主要适用对象: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仲裁活动参加人《调解仲裁法》是一部程序法3、案件受理范围:(六种情况)(1)确认劳动关系(2)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3)除名、辞退、辞职、离职;(4)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5)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调解仲裁法》立法宗旨二、《调解仲裁法》立法宗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历史沿革:-1987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1993年7月国务院发布《

3、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1994年7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会第二十八次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二、《调解仲裁法》立法宗旨(一)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二)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三)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三、劳动争议处理基本制度三、劳动争议处理基本制度协商、调解、仲裁、诉讼“一裁两审”三、劳动争议处理基本制度(一)劳动争议处理方式1、协商当事人采取自治的方法解决纠纷。属

4、于自行和解。主体是双方当事人。2、调解第三者介入争议,以帮助双方达成协议为目的,主要方式是劝说。调解组织:企业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区域性调解组织。调解协议的效力: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三、劳动争议处理基本制度(一)劳动争议处理方式3、仲裁仲裁机构:由三方组成仲裁管辖:实行地域管辖向劳动监察举报仲裁与监察的区别4、诉讼诉讼是法院依据司法程序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活动三、劳动争议处理基本制度(二)证据制度--举证责任的分配举证责任:对案件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以及事实真伪不明时承担不利后果的责任。一般原则:谁主张,谁举证特别

5、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由用人单位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三、劳动争议处理基本制度(三)时效制度1、仲裁时效:权利人行使请求权,获取仲裁委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时间界限。2、时效制度的意义: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三、劳动争议处理基本制度(三)时效制度3、仲裁时效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中断:因主张权利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中止: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时效中止。特殊规定: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二十七条)三、劳动争议处理基本制度(四)回

6、避制度自行回避:仲裁员自动推出案件审理活动;申请回避: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的回避条件,口头或书面申请仲裁员回避。回避的情形(第33条):是本案当事人或其近亲属的;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私自会见当事人或接受当事人请客、送礼的。三、劳动争议处理基本制度(五)公开审理制度公开开庭是开庭的基本方式“公开”包括:对群众公开,允许群众旁听;对社会公开,允许记者采访、报道。“不公开”开庭的两种情况:当事人协议不公开;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三、劳动争议处理基本制度(六)仲裁员制度仲裁委员会选择符合条件的仲裁员组

7、成仲裁庭办案1、设立仲裁员名册2、仲裁员资格要求:第19条。3、仲裁员职责4、仲裁员的监督管理四、劳动争议仲裁基本程序四、劳动争议仲裁基本程序(一)仲裁活动参加人1、当事人2、共同当事人3、第三人4、仲裁代理人四、劳动争议仲裁基本程序(二)申请和受理程序1、申请-书面申请,是主要方式-口头申请,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2、受理-仲裁委审查是否符合受理条件-5日内,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或逾期未做决定的,申请人可就该事项向法院起诉。-5日内通知被申请人;被申请人10日内提交答辩书四、劳动争议仲裁基本程序(三)开庭1、仲裁庭:

8、两种组成形式:合议庭、独任仲裁合议庭还是独任仲裁,由仲裁委决定。2、开庭:调查事实真相。举证、质证、认证的过程。-申请人不到庭或中途退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