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导学案

湖心亭看雪 导学案

ID:11092314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湖心亭看雪 导学案_第1页
湖心亭看雪 导学案_第2页
湖心亭看雪 导学案_第3页
湖心亭看雪 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湖心亭看雪 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灌云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读本“俯仰天地间”板块编制教师:王舒审核人:靳红梅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学生姓名:《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2、体味文章的写作手法与语言风格。3、感悟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探究作者的精神世界。【知识链接】1、关于“湖心亭”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2、关于作者与作品(参考读本P113注释13)张岱(1597~约1676) 晚明散

2、文家。字宗子,改字石公,号陶庵,又自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披发入山,安贫著书。  其作品题材范围广阔,于描写山水景物之外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明亡后,他隐迹山居,在国破家亡之际,回首20年前的繁华靡丽生活,写成《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两书,以抒发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张岱文笔活泼清新,时杂诙谐,不论写景抒情,叙事论理,俱趣味盎然。张岱以散文的成就,被认为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作者把对

3、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文中,看似不着痕迹,实际上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课前准备】1、自读课文,为加点字注音。崇祯  更定  毳衣雾凇  挐沆砀  更有此人强饮三大白喃喃学生补充字音:2、熟读课文,结合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疏通课文,完成本《导学案》相关内容。4笃学至诚自主有恒灌云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读本“俯仰天地间”板块【学习过程】1、初读课文,明确重要字词读音。2、再读课文,加括号的字词和划线句子。(注意断句翻译)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4笃学至诚自主有恒灌云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4、必修一导学案读本“俯仰天地间”板块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翻译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翻译2:)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翻译3:)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1:翻译2:翻译3:学生质疑:3、三读课文,思考:本文中,描写雪景的语句有哪些?写景上有何特色?明确:【问题探究】本

5、文中,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感情,难道这篇小品文仅是描绘了一幅图景?请结合文章中的具体语句分析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迁移运用】将本文与柳宗元的《江雪》作比较,两者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何异同?【拓展阅读】龙山雪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

6、拖冰凌而归。--------陶庵梦忆-卷七4笃学至诚自主有恒灌云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读本“俯仰天地间”板块不二斋张岱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城西稍空,腊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不到。后窗墙高于槛,方竹数干,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幅。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鼎彝尊暴,不移而具。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帷之纱幕,以障蚊虹;绿暗侵纱,照面成碧。夏日,建兰、茉莉,芗泽浸人,沁入衣裾。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菊盆五层,高下列之,颜色空明,天光晶映,如沉秋水。冬则梧叶落,蜡梅开,暖日晒窗,红炉毾氍。以昆

7、山石种水仙,列阶趾。春时,四壁下皆山兰,槛前芍药半亩,多有异本。余解衣盘礴,寒暑未尝轻出,思之如在隔世。【知识积累】有感于西湖的诗1、【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2、【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

8、归去凤池夸。3、【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