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课堂提问设计的艺术

余映潮课堂提问设计的艺术

ID:11152317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余映潮课堂提问设计的艺术_第1页
余映潮课堂提问设计的艺术_第2页
余映潮课堂提问设计的艺术_第3页
余映潮课堂提问设计的艺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余映潮课堂提问设计的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余映潮课堂提问设计的艺术余映潮课堂提问设计的艺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田龙成【摘要】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提问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厚,感染力强的特点,本文主要从余老师课堂提问设计的丰富内涵,追求"妙在这一问"的角度展现余老师的教学艺术.【关键词】提问主问题课堂教学"提问"或者"问题"是组织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主要是靠提问来组织教学的.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厚,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

2、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历来习惯于过多地提问,"碎问碎答"的危害年深日久,几乎所有的课文阅读教学都充满"问答",甚至有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也显得提问过多,内容过浅.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随着阅读教学新理念与新做法以蓬勃的生命力进入课堂教学,提问已不能简单地看作是那种"问学生问题"的事儿.提问设计的研究已经大大拓宽了"领域",研究的视野非常开阔,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余老师对课堂提问做了有见地的研究和尝试,他是这样进行设计的.一,要研究提问设计的丰■内涵(一)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

3、"的设计研究要研究怎样设计出能在阅读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的重要的提问.如:(1)《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举例说明.(2)《夏天也是好天气》这篇课文是怎样写夏天闷热的,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扣住标题写出了夏天的"好"?(二)精心设计以组织比较阅读的提问.以丰富教学内容如:(1)阅读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纸船》,并与冰心的《纸船》进行比较,谈谈你的感受.(2)《南园》和《十一月四Et风雨大作》都饱含爱国忧思,但在格调上有所

4、不同,试作比较分析.(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如:(1)假设你是学校板报的编辑,试根据《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简讯.(2)阅读《福楼拜家里的星期天》,列表格,概略地填写课文描写的四位作者的肖像,语言,行动,性格特点等内容.(四)设置课堂活动的微型话题.以组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阅读活动如:(1)朗读《紫藤萝瀑布》全文,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2)阅读《第一次真好》,联系自己

5、的生活体验,讨论下列问题:①每人讲述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的"第一次"最感人,最精彩.②为什么有的"第一次"不能尝试?=,要追求"妙在这一问"的设计境界"妙在这一问"指的是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的设计.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指的是对课文阅读能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与课堂教学中一般的"碎问"相比,"主问题"有着自己的鲜明的特点:(一)"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结果,是一种具有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应答在它面前无

6、能为力.(二)"主问题"在教学中的先后是经过认真设计的,一节课中的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各自在教学过程发挥自己一定的作用,它不具有随意性.(三)"主问题"有内在的牵引力,一是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二是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个问题都能结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它不会在教学中像随口问答那样转瞬即逝.所以,"主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有质量的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和粘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抵

7、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在以"主问题"为线索的阅读教学中,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的大大减少,课堂学习活动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可以说,"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就是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激活课堂,创新教学,能革除阅读教学中的多问杂答与碎问碎答,能精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将谈话式,答问式的教学引向以学生课中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用"主问题"来牵动对课文的整体阅读,用"主问题"来结构学生的课

8、中活动,用"主问题"来制约课堂上无序的,零碎的,频繁的问答,能有效地克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种种弊端,遏制教师的过多讲析,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让那些令人耳目为之一新的课型与课堂教学结构脱颖而出.【参考文献】[1]刘永康.语文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8).[2]许书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O8).[3]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0).[4]于漪,刘远.余映潮讲语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