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课堂的原因分析

低效课堂的原因分析

ID:11572103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2

低效课堂的原因分析_第1页
低效课堂的原因分析_第2页
低效课堂的原因分析_第3页
低效课堂的原因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低效课堂的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低效课堂的原因分析产生教师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应该是方方面面的,影响的因素也是很多的,但是根据农村中小学校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应该是占主要的。1、教师素质不适应。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速度慢、新课改理念学习不到位、新的课堂教学观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客观存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也不仅仅是我们三里畈镇一个地方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冷静面对,并积极寻求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目前开展的教师岗位练兵、优化课堂提高课效、校本研训都是比较切实可行的途径。2、课堂意识不明确。很多学校领导、学校管理认

2、为教师按时进教室,认真批改作业就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有甚者认为教师加班加点、死磨活缠就能出成绩;还有的学校和教师认为开展教师岗位练兵,优化课堂提高课效是一种形式,耽误时间、分散精力,劳民伤财;其实这些认识就是课堂效率低效的思想意识,试想一下,如果每节课的效率低,天长日久下来会有好的教学质量吗?我们应该要关注教师每一节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才是学校长久、健康发展的硬道理!3、课前准备不充分。提高课效最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做好课前准备,但是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教师做得很不到位。不认真备课(前面已经谈到过)、不深钻教材、不学习课标、

3、不分析学情、不整合教材、不研究教法、不设计学法、不精简练习、不准备教具,这样想提高课效恐怕很难!4、教情学情不分析。客观地说,我们有很多教师工作是认真的,是负责的,但是为什么课堂效率也很低?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教情学情分析不到位。我们很少有教师能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很少想这是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吗?教材是这样处理的吗?这样教学生能学会吗?这样做学生能主动参与吗?到底怎样教学效果会更好呢?学生为什么掌握不好?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是怎样?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高不高?为什么不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等等。

4、学校更是很少做这样的工作,导致学校对教师的教情不清楚,对学情一无所知。教师对自己的教情分析不透彻,改进无方向,完善无目标,不知所措,无所适从。5、学校检查不深入。第一、学校对教学常规检查水面一棍,不深入,没有发现(或视而不见)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并及时与教师沟通予以改正(很少有学校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教师个别交流)。第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过于形式化,只注重备课、作业数量的检查,而忽视了质量和内容的检查。第三、学校检查没有深入到教师的课堂,不知道教师在课堂中到底在干什么?怎么干?干得怎么样?学生是否在学?想不想学?学得怎么样?

5、第四、学校对某些教师低效课堂的表现予以默认。例如:加班加点、节假日补课、不按表上课(只上考试科目的学科)、中午多上一节课等,各位领导是否想过,为什么这些教师要这样做?工作认真负责是应该肯定的,但是透漏的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不应该忽视,更不应该默认。6、校本研训不到位。第一、面对低课效中出现的问题,学校没有采取办法去分析、去研究解决办法,听之任之。第二、校本研训流于形式,搞一些假大空的表面文章,有检查时赶几次活动记录,到网上下载几篇文章,装订几个集册,就自我认为校本研训工作搞得不错。第三、学校听评课活动开展不扎实。很多学校没有按照

6、要求落实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讲一节公开课、研讨课的规定;听课不评课或者评课不痛不痒,送人情戴花帽,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甚至有教师(包括领导)为了应付检查,抄写听课笔记。第四、课题研究对提高课效的作用不大。目前很多学校的课题研究是为了能在年度考核中多点分数,并没有真正的开展研究;课题研究的参与面不广,不能够形成研究的规模,不能营造研究、探讨的氛围;另外大部分课题研究都脱离了课堂教学,纯研究而研究,这样的研究对提高课效作用不大,只是形式上的课题研究。第五、岗位练兵、优化课堂提高课效活动开展深入。很多学校只是停留在制订

7、一个方案上,并没有根据校情、结合方案真正开展活动;教师岗位练兵项目没有针对性,有的学校还是搞一刀切,每学期练同一个项目;两项活动的开展没有很好结合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主题确定不太合理,不能激发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活动开展起来比较困难。第六、教学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学校也没有建立教师学习的管理和约束机制。学校检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说教师学习空气不浓学校管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7、家庭教育的缺位。随着打工潮的不断升级,现在农村中小学生“留守儿童”比例越来越大,就拿我镇来说,初中留守儿童比例已经达到

8、78.6%,小学留守儿童比例达81.3%。这些留守儿童一般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们几乎只能布置学生的吃喝,而在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等方面基本是空白,无形地将教育孩子的压力全部转嫁到了学校和教师,这样的不完整教育使很多学生养成了很多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