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新品种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新品种

ID:11576400

大小:84.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7-12

上传者:U-3183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新品种_第1页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新品种_第2页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新品种_第3页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新品种_第4页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新品种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新品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新品种宜宾公众网 www.yb.gov.cn2004年01月04日来源: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加入到收藏夹】【关闭】――问题、全景、历史报告文学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报告文学原有的形式和品种,已经载负不了不断拓展、无比丰富的内容,以往一人一事的传记式或小说情节化的写法,都显出了一种逼仄和“小家子气”,因为它涵盖不了、蕴含不了太多的内容。于是,人们寻觅、创新品种就成为必需了。时代促成了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繁荣,同时它也促成了新的报告文学品种的诞生。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全景报告文学、历史报告文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下面我们予以逐一讨论。   一、问题报告文学   问题报告文学,也叫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即以文学手段披露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它又叫全景报告文学。“问题”,是指它的内容性质;“全景”,是指它的视角特点。它所反映的不是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的过程,而是“集纳”、“综合”反映某一类问题,具有类型性。它一改传统报告文学的写法,不是以单一事件或人物为中心,而是以一类问题或现象为中心,真实而严峻地揭示值得人们思考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问题报告文学是从新时期出现的“问题小说”过渡而来的。我国新文学运动伊始,便产生了问题小说,这是一种新的中国式的哲理小说。它思考的中心问题是“人生究竟是什么”,探索人生的真谛,期望通过诅咒黑暗现实,鼓吹社会改造,提倡个性解放,呼吁男女平等,但由于题材狭小,仅限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圈,生命力不强,影响渐弱。到了四十年代又出现了赵树理的“问题小说”。赵树理在《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我写的小说,都是我们下乡时在工作中所碰到的问题,感到那个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我们的工作进展,应该把它提出来。”他认为,“问题小说”不是暴露文学,而是要解决问题,给人指明方向,鼓舞人们前进的信心。建国以后也曾出现过“问题小说”,但是不多,“文革”动乱结束后却大量涌现。这是因为十年动乱期间,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我国社会生活中人妖颠倒,是非混淆,各种灾难性的问题堆积如山,迫使人们严肃地思考,冷峻地探寻:这是为什么?应当怎么办?“四人帮”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新品种宜宾公众网 www.yb.gov.cn2004年01月04日来源: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加入到收藏夹】【关闭】――问题、全景、历史报告文学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报告文学原有的形式和品种,已经载负不了不断拓展、无比丰富的内容,以往一人一事的传记式或小说情节化的写法,都显出了一种逼仄和“小家子气”,因为它涵盖不了、蕴含不了太多的内容。于是,人们寻觅、创新品种就成为必需了。时代促成了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繁荣,同时它也促成了新的报告文学品种的诞生。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全景报告文学、历史报告文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下面我们予以逐一讨论。   一、问题报告文学   问题报告文学,也叫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即以文学手段披露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它又叫全景报告文学。“问题”,是指它的内容性质;“全景”,是指它的视角特点。它所反映的不是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的过程,而是“集纳”、“综合”反映某一类问题,具有类型性。它一改传统报告文学的写法,不是以单一事件或人物为中心,而是以一类问题或现象为中心,真实而严峻地揭示值得人们思考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问题报告文学是从新时期出现的“问题小说”过渡而来的。我国新文学运动伊始,便产生了问题小说,这是一种新的中国式的哲理小说。它思考的中心问题是“人生究竟是什么”,探索人生的真谛,期望通过诅咒黑暗现实,鼓吹社会改造,提倡个性解放,呼吁男女平等,但由于题材狭小,仅限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圈,生命力不强,影响渐弱。到了四十年代又出现了赵树理的“问题小说”。赵树理在《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我写的小说,都是我们下乡时在工作中所碰到的问题,感到那个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我们的工作进展,应该把它提出来。”他认为,“问题小说”不是暴露文学,而是要解决问题,给人指明方向,鼓舞人们前进的信心。建国以后也曾出现过“问题小说”,但是不多,“文革”动乱结束后却大量涌现。这是因为十年动乱期间,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我国社会生活中人妖颠倒,是非混淆,各种灾难性的问题堆积如山,迫使人们严肃地思考,冷峻地探寻:这是为什么?应当怎么办?“四人帮” 的垮台,使这些问题得以公开地、明确地提了出来。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则是从新时期出现的“问题小说”过渡而来的,它们在题旨上有若干相似之处,都有一种为社会、为人生而鲜明的创作目的,都有一种为国为民的忧患意识,不仅关心眼前的现实,而且思考未来的发展。但问题小说旨在提出问题,而问题报告文学却不止于提出问题、揭露问题,还要追本溯源,追踪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多方位的探索,尽可能试图寻找解决办法。当然,由于社会是动态的,发展着的,不可能对每一个问题都能提供解决的模式,因此,不少问题报告文学也只能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只是揭示某一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不断变革的时代,一方面我们的改革取得缓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严重的错位现象,时代的急剧发展与变化,社会生活中新旧交错出现的竞争、困惑,正如姚永标在《热点透视:中国报告文学的一支异军》中所说:“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状况令人振奋和欣喜。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转型期综合症’,体制的不完善、法制的心健全、经济模式的不适应、教育科技的困境、质量文化的危机、道德秩序的紊乱、社会心态的失衡、价值观念的破坏与重建、政治信仰的迷惘与危机……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官倒风、吃喝风、赌博斗富、嫖娼卖淫、制黄贩黄、贩毒吸毒、全民经商、偷税漏税、企业亏空、文山会海、机构臃肿、有偿新闻、高价学生、体脑倒挂、贫富不均,等等,无一不牵动着人们的注意,无一不引起人们的思索。”这些因经济发展与人为的因素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有的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泥、命运。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出路何在?人们感到困惑。但由于我们当年新闻体制不完备,新闻媒体回避或疏离了这些关于国计民生或民族命运的问题,于是,富于现任感和参与意识的报告文学作家责无旁贷地抓住了时代提供的契机和人们的心理需求,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提笔创作问题报告文学,于是问题报告文学便应运而生了。   问地报告文学得势于1986年,当年有《唐山大地震》、《多思的年华》、《万家忧乐》、《中国的小皇帝》、《北京失去平衡》、《阴阳大裂变》、《黑色的七月》等7篇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1987年,问题报告又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到1988年,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共发表作品I315篇(第二个高峰为1993年,共发表作品1259篇),人们将1988年誉为报告文学年,确切地说应为问题报告文学年,因为问题报告文学无论是作品的数量或造成的影响,都远远超过其它种类的报告文学。1988年,以《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联名倡议,全国108家文学期刊共同发起的“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极大地推动了问题报告文学的创作。其宗旨是“亟愿当代报告文学作家在“中国潮’ 小大显身手,宏观地把握时代,真诚地直面生活。以认识的深刻、观点的独特、手法的新颖、笔触的犀利,去同亿万人民一道,共同创造具有中国气魄的‘命运’、‘英雄’和‘创世纪’交响乐章。”在100篇获奖作品中,半数以上是问题报告文学。问题报告文学,更多地体现了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更好地体现了作家的人文精神。凡是中国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工业、农业、环境、生态等存在的问题,都是问题报告文学关注和报告的对象。比如,赵瑜的《中国的要害》,披露了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要害的公路交通问题;沙青的《北京失去平衡》,反映了北京水资源危机的严重问题;贾鲁生的《第二渠道》披露了书刊发行中的垄断现状并为其寻找新的出路;胡平、张胜友的《世界大串连》反映了出国潮的问题;麦天枢的《西部在移民》反映了移民问题;苏晓康的《阴阳大裂变》,反映了婚姻家庭问题;李福昌的《未婚同居咏叹凋》,反映了青年男女性爱观念的问题;陈冠柏的《黑色的七月》,反映高考的弊端问题;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反映独生子女问题;霍达的《国殇》,反映决知识分子英年早逝问题;岳非丘的《只有一条长江》,反映环境保护问题;刘贵贤的《中国水污染》,反映水污染问题,等等。诚如缪俊杰在1988年3月在《文学评论》、《报告文学》编辑部召开的“问题报告文学研讨会”上所说:“问题报告文学之所以成为热点,不仅是报告文学作家的兴致所然,而是中国广大群众、干部、知识分子忧患意识和对现实生活的危机感在创作上的反映,是社会思潮在文学中的表现,也是政治透明度和新闻透明度不够的表现,因而使得一些应该由其他领域关注或提出的问题首先被报告文学提出来。”随着政治透明度和新闻透明度的增加,问题报告文学今后势必会降温。   正如易海明同志在《现时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智囊团效应”――兼论报告文学的角色转换》中说:对于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相当多的读者不仅甚至根本不将其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而是将其视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参考资料和具有一定咨询作用的工作指南。特别是在选题上具有行业性质和文献价值的作品,在与选题对象处于同一位置的读者群中产生的这种效果更为强烈。”比如,《中国的要害》、《强国梦》分别引起了相关的交通系统和体育系统的关注和重视,《黑色的七月》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部门的研究材料,《只有一条长江》成为环保部门的参考资料,《中国体育界》成为中国体育改革的重要依据之一,《黄土地,黑土地》国土局规定为职工的必读作品。   再如,作家解思忠的长篇报告文学《盛世危言――民风求疵录》该书在广泛搜集我国当代民谣的基础上,将时下民风中卑俗萎蘼者概括这“贪、假、黑、奢、冷、躁、混、愚、溺、荒” 十个字,每个字独立成篇,较全面地披露了当前社会生活中贪婪腐败、奢侈萎靡、卑俗丑恶的令人殊堪忧虑的民风日下的种种世相。下面是作者在“第五篇冷”中揭露了几个见危不救、见死不救、知恩拒报、以怨报德、人不如狗的冷漠、冷酷的问题之后,作出的理性分析和提出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冷酷到如此地步,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融化这一颗颗像冰球一般的心,亦需三春之暖。   我们不要再去怀念“五十年代人帮人”了,社会毕竟是向前发展的,应立足现在,放眼未来。   我们不要再去重复“大家都是同志嘛”之类的说教。信仰、事业上的志同道合并不能代替一切,也不能敷布所有的人际关系。   我们也不要再去苦心编织“关系网”,经营自己的小圈子,那实际上是一种划地为牢。   我们不妨本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精神,拿出“王祥卧冰”的勇气,朝着建立“良好公民式”的人际关系去努力。   大家都自觉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诚实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平时,大家作“君子之交淡如水”,集中精力完善自我,服务社会;危难时,则出以爱心,互相帮助,见义勇为。那么,我们每个人需要别人特殊帮助的地方就会少得多;而一旦出现为难,也会得到人们自发的救助。这种分析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认为是合乎情理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至少可以使之达到心理平衡。   由于问题报告文学一开始就高密度推出,给人以“狂轰乱炸”之感,因而产生了一些负效应。它给人造成了一种问题成堆、满目都是问题的感觉,容易使人困惑,对前途丧失信心,感到失望。因此有人称问题报告文学为“悲观的报告文学”,对它的繁荣,认为是“病态的繁荣”。这应该值得作者警惕。题材无禁区,但作者应该知道,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披露的,作者应慎重选择报告的对象和内容,包括选择视角与价值取向等。   九十年代以后,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对于现实生活中某些新产生的社会问题,一时难于把握和认识,难以下肯定或否定的评语,难以想出对策或解决的办法,于是一些作者就不作是非、好坏的明确判断,而是尽可能客观地摆问题,采取模糊一点的态度。这种客 观、模糊与冷静,是作者明智与成熟的表现。    问题报告文学大体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一是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中国的水污染》、《伐木者、醒来!》等;二是社会问题,主要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如《八十年代离婚案》、《丐帮飘流记》、《性病大流行》等;三是各行各业中面临的问题,如《中国的要害》、《大动脉之忧思》等;四是国内突发事件问题。如87年大兴安岭火灾,91年南方大水灾等;五是政治生活中的问题,反映对民主与法制的企求;如《以人民的名义》、《当代“杨乃武”冤案纪实》等;六是腐败问题,这是当前上上下下最为关注的问题。这只是一种粗略的分类,各类之间难免有相溶或交叉。因为社会问题内涵太丰富,包容太多,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可算作社会问题。不管社会进步与否,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社会越是进步,出现的新问题会越多,因此,问题报告文学就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要社会存在,社会在发展,就有问题报告文学的一席之地。   对于问题报告文学的出现,我国不少文学评论家给予高度的评价。1988年3月,在《文学评论》、《报告文学》编辑部联合召开“问题报告文学”讨论会上,刘梦溪说:“问题报告文学起着盛世危言的作用。许多作品实际上是为改革扫除历史障碍,有些探讨则触及到社会体制的带根本性的问题,包括把历史真相告诉人民。”李炳银甚至说:“问题报告文学在我国历史上和文学史上是一个功绩,是中国知识分子觉醒的先声,引导知识分子从纯学术的研究和纯知识的关注到对社会进行参与干预。”贺兴安以非常肯定的语气说:“问题报告文学不仅要写进中国文学史,而且也要写进世界文学史。”这些评价与推崇是非常高的。   由于许多读者不把问题报告文学当作文学作品欣赏,而是将其视为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参考资料和具有一定咨询作用的工作指南,这就使问题报告文学呈现报告性强化和文学性弱化的问题,原有的传统叙事模式没有了,对人物细致刻划消失了,有的问题报告文学让人读来如读文件,读新闻报道,读调查报告。由于过分强调了报告性,削弱了文学性,因而失去了报告文学的传统优势。问题报告文学是文学样式,它的兼容性,有利于它吸取诸家之长,有利于它的生存、发展。但是它绝然离不开文学性,舍弃或过分弱化文学性,这一新品种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全景报告文学    全景报告文学,又叫宏观报告文学,巨型报告文学,即多视角、多侧面、全方位展示社会生活的报告文学。它展示给读者的既不是纵断面,也不是横断面,而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多面体,呈立体结构状,全景报告文学一般辐射面广,信息容量大,篇幅较长,人物众多,气势磅礴,结构恢宏,以全景、集纳的方式,立体地报告某一重大事件、现象,字数常在四、五万以上,多的可达二三十万甚至更多。改革开放时代社会急遽变化,经济转型、转轨,观念不断更新,到处是挑战,到处也是机遇;到处是困难,到处也充满希望。需要向读者大众报告的东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得多。而传统的一人一事的思维框架,或表现人的命运和事件的过程的报告模式,再也载负不了、承受不了如此众多的、如此丰富的内容,它必须寻觅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来担当此任,这就历史地落到了全景报告文学的肩上。   全景报告文学的产生,更是由于改革大潮的冲击,报告文学作家开始从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考查,试图分析、寻找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原因,从而进行内容广阔、意蕴深厚的多层面、多学科的思考。陈祖芬在《关于报告文学的思考》中说:“如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一样,报告文学必将摄取更广阔的生活面,容纳更多的信息,与经济学、社会学、科技、哲学、心理学等广结良缘。”全景报告文学正是在“摄取更广阔的生活面”的“结合’中,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丁晓原从人们追求审美大信息量的角度,探讨了为什么全景报告文学备受读者的喜爱,他在《论新时期宏观报告文学》中说:“根据新闻学的研究,在信息时代人们最为关注的是人与生存有关的近处信息,现代人的审美,往往更加追求近距离的审美信息。报告文学作品正好擅长于传达近距离的审美信息,宏观报告文学又具有信息的大容量.这样,它就能够在现代社会受到更多读者的欢迎。”确实如此。   新时期全景报告文学肇始于何时、何篇,至今众说纷法。有的说发滥觞于1986年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有的说始于1985年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或1984年《在这片国土上》;有的说始于1980年张锲的《热流―一河南漫行记》等等。我们认为按照全景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和要求来衡量,应该是始于70年代末期,即杨匡满、郭宝臣发表在1979年第二期《当代》上的《命运》。作品场面广阔,气势恢宏,既回顾了、纪录了中国人民所进行一场事关自身命运的生死搏斗,又反映了动乱甫平,而“余震”未消的特殊历史时刻的特殊斗争――为争取给“天安门事件”彻底平反而作的斗争。作者忠实地报告了1976年清明节前后我国发生的天安门事件,把事件发生的缘由,在全国各地有关的人物事件、斗争场景,做了真实生动的描绘。特别是作品叙写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四人帮”进行殊死较量的大量实例,成为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以后许多报告文学作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使这一文体得以发展、完善、确立和认同,最终成为了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主要品种之一。      新时期报告文学热潮迭起,几度辉煌,全景报告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实,全景报告文学早已有之,并非新时期才产生的新品种。外国报告文学,比如,约翰・ 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基希的《秘密的中国》、斯诺的《西行漫记》等。在我国报告文学史上,就曾有不少记者兼作家的报告文学家熟练地运用这一形式,写成了同样具有深远影响的全景报告文学。比如,邹韬奋1936年出版的《萍踪寄语》和范长江1937年出版的《中国西北角》和《塞上行》等。由于种种原因,全景报告文学在我国发展迟缓,建国后三十年几乎无人问津,以致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重新出现时,人们竟把它认为是报告文学的新品种。我们也是依了这种认识。   全景报告文学以其宏篇巨制的规模,对社会热点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和扫描,溶新闻性、文学性、学术性于一炉,表达则以大量的统计数据,翔实的资料,广阔的背景,精辟的议论见长,从而满足了社会对报告文学的多种需要。比如,《唐山大地震》,报告了十年浩劫末期发生的那场使100万人口的唐山毁于一旦的大地震。死亡24万多,重伤16万多,对这场400多年世界历史上的给人类带来最惨重的灾害,作者于80年代中期予以重新审视,他说:“唐山无疑已属于人类。”“我要给整个地球上的人们,留下一部关于大毁灭的纪录,留下一部关于天灾中的人的真实纪录。”有这样的决心和气魄,于是作者目光环视星际空间,立足于人类生存发展,从人类学、社会学、地震学、生理学等诸多角度探讨了由地震而发的“司芬克斯之谜”,以及人与大自然的抗争与思考。作品场面壮阔,气势恢宏,人物众多,多视角、多侧面、立体地再现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灾难和军民抗震救灾的全过程。作品视野开阔、思想解放,蕴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穷根究底的哲理思辨精神。作品如实记录了许多人――中国人与外国人,正常人与精神病患者,执法者与犯人,明眼人与盲人等,在特殊环境里,在非常时期的许多正常与不正常、美好或丑恶的表现,烛照人性的“七色”的真切图景,可供以后心理学研究的材料。“方舟轶事”一节,展现了那个“大家庭”的组合与解体;“政治的1976”一节,披露了“中国拒绝外援”、“一次地震就是一次地产主义教育”所揭示的反常思维和心态,可让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们去解释。《渴生者》一章,记录的“三天:一对夫妻和一把当当敲击的菜刀”、“八大:‘小女孩’王子兰”,“十三天:大大超越生命极限的人”,“十五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给生理学、医学、生命科学提供了研究对象。《大地震前后的国家地震局》一章,报告了人们对地震工作者的诅咒和不理解,以及国家地震局的现状,值得社会学家、地震学家认真研究。“我的结束语”,是作者纵览世界诸多地震后,发出预测地震、征服地震的呼声,对地震学家们提出了殷初的希望。《唐山大地震》不是一般浅层次地就事论事地记录抗震救灾的全过程,而是从宏观全景式的角度多侧面地进行观照,对历史、文化、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独特的思考。它直接引用了许多电讯、社论、通令、简报、日记、笔记、备忘录以及表格、统计数字等等,这无疑增大了报告文学的信息量,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文献价值和多重认识价值。    再如,张锲的《热流》,属早期全景报告文学,报告了一股巨大的、立志改革的热流,正在河南大地上滚动。作者经过两个多月对河南广大城乡、工业农业、各级领导深入细致的采访,既看到了那里刚刚逝去的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所留下的严重创伤,也看到了一些人们正为医治这些创伤所进行的艰苦奋斗;还记录了有对往事的辛酸回顾,有含着痛苦的欢乐,有杂着失望的希望,有正在前进的雄姿,有对于美好明天的坚定而又执着的追求。作者将上述所见所闻的若干生活图景,精心编制,构筑了一幅宏伟的、热气腾腾的河南改前图。作品气势磅礴,结构恢宏,人物众多,社会辐射面广,真实反映了河南改革的动人景象,且有一定的历史深度。作品所写干部数量之多,涉及各级各类,由河南省委这个中心辐射。一直到生产队,上至省委第一书记、省委书记、常务书记、副书记、省长、副省长、省委常委、省检察院院长、省农委副主任、省第五建筑公司党委副书记、郑州市委第一书记、许昌市委工业书记、许昌微型电机厂副厂年、兰考县委第一书记,以及人民公社的其层干部,作者由上而下,由近及远,将许多干部编织在作品中.构成一幅改革热流中的干部群像图。从许多不同的领导人物、普通干部身上和广大农村蒸蒸日上的感人景象中,看到了改革势在必行,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改革给我们党和国家的全面复兴带来了希望,使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前发了蓬勃的生机。改革也成为我们今天时代的主旋律,其发展前景更将波澜壮阔,令人鼓舞!   全景报告文学也写人,但它不同于传统的以写人为主的人物报告文学。人物报告文学是以人物为中心,主人公往往只有一个,再现他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如《祁连山下》的常书鸿,《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等。全景报告文学中的人物,少则几个,十几个,多则几十个,上百个,一般没有贯串全篇的主人公,即使其中有不少写得栩栩如生,形象鲜明,如《中国农民大写意》中的严宏昌、陈庭元、吴仁宝、仉振亮、史来贺、焦裕禄、郭凤莲等,作者的目的也不是单纯地写他们,为他们树碑立传,而只是用他们的典型意义来说明农民在建国后的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演变,展示中国农民向贫困宣战、向富裕迈进的大趋势,从中获取深层次的思考。这里的人物已经演绎成一种符号,一种理念,一个例证。   全景报告文学也写事件,但他不同于以写事件为主的事件报告文学。它所写的事件更重大更复杂,涉及面更广,更具震动性和更能产生社会影响力。它采取宏观透视,整体观照,对报告对象作社会历史的总体思考和全面审视,给人以开阔感与纵深感。比如,《飞向太空港》,写一个历史性的事件:中国“长征三号”火箭为亚洲卫星公司发射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 同步通讯卫星,为了发射这颗卫星,中国政府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克服了许多国际性的政治、外交方面的困难。中国科技人员以自己的智慧和胆识,解决了美国方面提出的种种技术性难题,沟通中美科技人员在文化、语言、生活方面的种种隔膜,终于成功地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在全世界面前显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雄厚实力。作者并非就事件军事件,而是视野极为开阔,成功地对一个大型事件进行了全景式的驾驭与表达,并突破了事件本身的局限,力求运用一个超越事件的“高观点”来对事件本身进行观照与思考。作品描叙的已不是卫星发射成功的简单过程,而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轨迹和几代“航天人”的创业史诗。这是一般事件报告文学不可比拟的。   作为追求审美大信息量、观照当代中国社会广角镜的全是报告文学便于表现重大而多方面的生活事件、生活事象和人物群像,其涉及的题材几乎是方方面面,凡是引人注目的各种社会事象都可以写入。於可训在《文体的多元与观念的多元》中谈到全景报告文学的两个特征,其一,它突破了报告文学长期以来因袭(基于新闻的时效性的影响)成习的现在时态和囿于某个中心人物或中心事件的限制,能够在一个比较大的时空跨度内,自由地组织事实和材料;其二,正因为如此,全景报告文学才能从及时性的人、事中挣脱出来,从而有可能独得对于所报告的对象的一个恰当的审美距离和足以统摄全局的艺术观照角度,以便在整体地、历史地把握对象的过程中,强化主体对于事实和材料的理性分析作用。全景报告文学是以主题为核心的辐射式框架结构,当它面对众多的人物、材料,客观而凌乱的生活现象时,它首先应确立一个思维中心,一个主题,以此构筑作品。这个中心或主题,是从许多事件、现象中抽取的同类现象,或选用许多经过压缩的故事或故事的片断,使之能够涵盖更广阔的生活层面。正如赵佩争在《更广地涵盖更深地开掘》中说:“在大层次上不以人物命运为线索,不以事件发展轨迹为脉络,没有时空顺序,没有前因后果的联系,有时需要长镜头的纵深观测,有时又要作广角镜式的横向开拓,材料与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的外在联系。能够把比较散的大量材料粘住、串起的唯一依托是主题。”这就是全景报告文学结构的形态特征。因此,并不是所有作者都有条件进行全景报告文学创作。全景报告文学选择着作者,特别对作者的素质,才学,有某种特殊的规定性。   全景报告文学的标题,不知是否受最先出现的作品如《中国农民大趋势》、《唐山大地震》等标题的影响,以后这类作品的标题往往有“中国”和“大”字。比如,《中国的要害》、《中国的地下战争》、《中国知识分子的畸变》、《国耻!中国吃喝“疯”》、《中国知青梦》、《关于中国失业问题的报告》、《中国之约》、《中国农村大写意》、《世界大串连――中国出国潮纪实》、《东方大爆炸――中国人口问题面面观》、《在人的另一片世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纪事》等。有的标题虽未直接标出“中国”二字,但却含有“中国”之意,如《国殇》,说的是中国中年知识分子的早逝问题;《文盲大国的忧虑》,说的是中国的文盲问题;《一九八八年,全国大抢购》,说的是中国的抢购风问题。冠以“大” 字的,如《阴阳大裂变》、《婚姻大世界》、《金钱大爆炸》、《人工大流产》、《性病大流行》、《温州大爆发》、《百万大裁军》、《东方大审判》等等。冠以“中国”或“大”岸作标题,较好地概括了这类报告文学的特色,场面大,气势大,结构开放,容量广博,思想力度强大。但是,其中有的“大”字用得不准确,不恰当,形式主义的模仿,内容上必然出现大而杂,大而空,成为一种苍白的博大。报告文学作家不能只是在撰写短篇报告文学时,才懂得借墨如金,误以为创作容量大、篇幅多的全景报告文学就可以恣肆纵横,漫无节制地东拉西扯,大发其水,大发议论,甚至认为,“全景”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这是非常错误的。第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评委徐迟说:“两年中的报告文学创作在‘报告什么’上表现得较好,但在‘如何报告’上有所不足,而人们更喜欢客观细致地写透一个人,而把广阔的背景、丰富的内容包揽进去的报告文学。一些报告文学家对外在的花花絮絮下功夫很多,而对真正的内在本质下功夫较少。他们在一些技巧上没过关,说理多了点,抒情和各种真实感人的细节少了点。”这话今天仍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问题报告文学有很大的比重属于全景报告文学,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凡在问题报告文学中论及的,这里就不赘。   有的报告文学作家认为,全景报告文学也许是未来意义上的报公文学的回归,包含着对社会、对历史全新价值观念的总体思考。它强化了报告性,弱化了文学性,作品不再是完全依赖艺术感染力,而是靠生活的丰富性,多样化,信息的密集轰炸和理论的思辨性去影响读者,强化作品的学术化的大信息量的汇聚等等。因此有的报告文学作家担心这样一来,报告文学自身是否承受得了,并希望强调报告文学自身的“文体”意识的自觉和强化它在诸多文学样式中的独立地位。这值得注意。   三、历史报告文学   历史报告文学,即用文学手段来反映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本来报告文学以反映新闻题材为主,讲究新闻性和时效性,“‘报告’作家的主要任务是将刻刻在变化,刻刻在发生的社会的政治的问题立即有正确尖锐的批评和反映”(茅盾语),但这并不是说历史题材不能反映。报告文学对新闻性和时效性的要求远不及新闻、通讯文体高。比如,利沙加勒的《一八七一年公社史》,是事件发生5年后的1876年出版;约翰・ 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是十月革命胜利两年后出版;高尔基的《列宁》是列宁逝世7年后才出版。报告文学可以写新闻,反映新闻题材;也可以写旧闻,报告历史题材。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历史题材,为历史报告文学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于是报告文学的天地和领域从现实扩展到历史中,把今昔沟通起来。这一沟通,看起来只是时间的突破和扩展,但它却有效地更新和丰富了报告文学的报告时效性和新闻性的内涵。文学评论家冯立三在《布满鲜花与荆棘丛生的道路》中说:“或者干脆说,新闻性已经不再是衡量此类报告文学的适用尺度:我们将用历史感、学术性、文献性、理论性、启示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取代新闻与文学的统一这个关于一般报告文学的概念。”这无疑扩展了历史报告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政治的、地域的、时代的原因,一些当时很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不能及时予以报道,或尘封起来成为“冰冻”新闻,或以表象或片面地披露,真相却鲜为人知。时过境迁,原来受限的条件不复存在,而读者对这些尘封的史料、“冰冻”的新闻依然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而且这些史料仍然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和现实意义。历史报告文学不仅要重新披露历史事件的真相,更要通过剖析历史事件,评判历史事实,挖掘历史原因,寻觅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徐渊在《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文体之探》你说,历史报告文学反映历史事件时,“其用意并不在单纯地叙述历史事件本身,而是旨在用当代人的思想、观念去进行解释、求证,从而发掘出历史事件与当代现实的必须联系,从历史的回顾和反思中寻找现实问题的答案,从历史的影响和延续中确证现实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状态。”这见解很有见地。   但是,建国后的三十年间,我国历史报告文学的创作几乎是一片空白。直到粉碎了“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历史报告文学才迎来了兴旺发达时期,先后涌现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历史报告文学作品,比如,大鹰的真实再现林彪反革命集团从阴谋篡党夺权到企图举行反革命政变,最后折戟沉沙,彻底灭亡的全过程的《九一三事件始末记》;钱钢描写1976年7年28日大地震的全过程的《唐山大地震》;温书林描写日寇残杀30万百姓,屠城血流成河的《南京大屠杀》;大鹰描写不幸被俘的志愿军官兵身陷囹圄坚持斗争,归国后却受到不尽审查和屈辱待遇的《志愿军战俘纪事》;董汉河描写长征途中的西路军妇女先锋团悲壮故事的《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彭程、王芳描写庐山会议全过程的《庐山・1959》;胡平、张胜友描写文革初期,因为一个误传,各路红卫兵一路兼程向江西集结,演出的悲壮的一幕的《历史沉思录》;钱钢描写北洋海战的《海葬》;张建伟描写清王朝晚年那次“立宪”变革的《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邓贤描写云南知青返城始末的《中国知青梦》;从维熙描写自己当年悲惨遭际的《走向混饨》等等。中国报告文学竟承载着新闻记载历史和社会研究的功能。对于新时期以来历史报告文学何以能取得如此大的发展,陆曼玲在《试论历史题材报告文学的新闻价值》中有具体而中肯的论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解决思想运动给文坛带来了勃勃生机,从“伤痕”倒“反思”倒“寻根”,新时期文学向着时代的广度和历史的深度开拓,最初是袒露伤口,继而通过思考,寻找悲剧产生的根源,这样自然就把目光投向了历史,因为现实和历史是不能割裂的统体,任何现实问题都有它产生的历史原因,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必须对被颠倒的历史进行重新认识,重新评价,必须将历史上鲜为人知而又对现实生活在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件公开曝光,于是一大批反思历史的文学作品脱颖而出。作为纪实体裁的报告文学,由于与急剧变革的现实生活更为协调,与读者的“求真”心理更为合拍,就更适合表观历史,向事物的纵深开拓,在广阔的背景中反映生活进程中本质的东西。历史的报告因此应运而生。历史报告文学大大拓展了报告文学的题材范围,让读者从中领悟到历史与人生的真谛。它必须详细地介绍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并揭示其历史事件内部的逻辑联系。克罗齐认为,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报告文学旨在观今鉴古,古为今用,“若想清醒地认识现实,必须向历史寻求启示,现实矛盾越是复杂难梳,回顾昨天便愈有必要。”(冯立三语)“充分地理解过去――我们可以弄清现状;深刻地认识过去的意义――我们可以揭示未来的意义;向后看――就是向前看。”(赫尔岑语)历史报告文学是对时效性较强的现实报告文学的补充与发展,它既是对史料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又是有着对现实的某种类比的意义。比如,写北洋海战的《海葬》,钱钢为什么要选择北洋海军成军100周年来报告北洋海军这段屈辱的历史呢?因为这段史实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这正是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主旨,体现了作者对一中国当今改革前途的关注。《唐山在地震》一反当年发表的报告这一事件的那种“缩小了的灾难,放大了的人”虚假的、模式化的文字,真实地再现了唐山大地震的全过程,正如作者所说:“我仿佛第一次从灾难的角度观罕我的民族、我的同胞、我的星球。这是残酷的,也是崭新的。如此惊人的灾变,如此惨重的浩劫,如此巨大的死亡和悲伤,我已经不能以正常的规范来思维。那些美丽得令人伤心的东西,那些坚硬得令人发抖的东西,那些弱小得令人渴望挺身而出的东西,一切属于人的品质都俱全了。”又说:“我要给今天和明天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地震学家、医学家、心理学家……,不,不光是他们,还有人――地球上的人们,留下关于天灾中的人的真实纪录,留下我的思考和疑问。”于是我们从作品中看到许多与当今现实的内在联系的东西。大鹰的《志愿军战俘纪事》,则重新张扬了革命英雄主义,使读者从中得到了对于志愿军战俘全新的更全面的认识,这不仅打破了“战俘”题材的禁区,更新了“战俘” 观念,而且还看到许多战俘在忍辱负重,百折不挠、九死不悔的斗争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革命英雄主义,是对原有的革命英雄主义是一种丰富和深化。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报告文学几乎都是第一次用新观念评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杜绝未来历史可能出现的悲剧。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柯林武德说:“每一个时代都在重新写历史,每一个人都是把自己的心灵注入历史的研究,并从自己本身的时代的特征观点去研究历史。”这是很精辟的。比如,麦天枢、王先明的《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作者立足于今天的改革开放,从东西文化与整个人类文明的高度,重新审视了这场战争,描绘出了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作品不仅暴露了天朝的腐败,揭露了英帝国主义海盗式的暴行,讴歌了人民群众与部分将土的奋起反抗,而且提供了比同类著作远为深广的真实。它毫无讳饰,忍痛和盘托出了民族灾难史血淋淋的第一页,记录了海盗式的侵略者取胜,反侵略倒落得了个惨败的下场,并由此开了我们民族百年悲痛史的先河。应该说,中英鸦片战争是人人皆知的历史,但由于作者选取了全新的文化视角,从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审视了东西方文化第一次尖锐冲突的悲剧,因而对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出了与以往截然相反的认识与评价。比如,为了一个女子的去留问题,两个有着数千万两银子贸易的国家,竟断交半年之久;被认为昏庸无能的道光皇帝,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清、慎、勤品格的明君;兵败自杀身亡的关天培之所以被后人神化,是国人要从惨败中捞回一点面子,等等。这种历史服从于政治,就是我们文化中的致命缺陷。通过这一新的文化视角的透视,显出了历史事件的现实价值,也为现实寻找了历史的训诫。一个国家易变的是政治、经济,不易变的是文化传统,今天值得我们深切注意的是,妨碍我们民族发展、腾飞的某些文化传统,还像幽灵一样一直困扰着我们、《昨天》问世后,文学评论家冯立三惊喜地宣称:“现在,我们有了真正的历史报告文学了,这就是麦天枢、王光明合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这是一部类乎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那样融学术与文学于一炉的发人深省的历史题材报告文学。”   再如,张建伟的《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报告了大清王朝晚年那场惊心动魄的“立宪”变革,从起念到失败的全过程。这场变革究其实,是一场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是一场宫廷内的政治搏杀。可谓一部封建社会权力、权术之争,政治较量的百科全书。本来可能会成中国社会的一次重大转折的变革,由于政治家的自私、贪欲,竟演变成了瞿鸿机、岑春煊与奕功、袁世凯之间的权力之争,从而扼杀了这场变革。同样是这场变革的历史,同样是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在这部作品中,却让人看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镇压戊戌变法的刽子手慈禧太后竟起念变革,叛卖变法者的奸贼袁世凯竟上书变革,而一贯支持变法者康有为的军机大臣瞿鸿机,感到“新官制” 削弱了自己的权力时,于是跳出来勾结岑春煊,以反对袁世凯为目实,泡制“大参案”,极力反对这场改革,从而导致两败俱伤,最终夭折了这场改革。这里我们看到,作者如何拂去历史的尘土,还袁世凯一个本来面目。一个政治舞台的出色演员,没有多少常人生活情感的政治赌徒,玩弄权术,心狠手辣,政治化了、阴谋化了的政坛杀手袁世凯,竟做了许多人也许并不知晓的好事。比如,华夏帝国延续千年的封建专制的人才基础――科举制度,是袁世凯推动下寿终正寝的;中国警察制度发韧于袁世凯并由他一手逐步总结推广开来的;中国第一条自力更生建造的京张铁路和第一条中外合资建成的芦汉铁路都是袁世凯推动的产物。作者并不因为袁世凯过去曾经有过反动行为而抹煞、否定他做过的好事,他当时的变革意图和努力,并对他作出了全面和准确的评价:   直到今天,当述及中国本世纪初叶的改革史时,尤其当述及大清国干了哪些改革开放搞活的好事时,仍有相当多的大陆史学家小心翼翼地避开袁世凯的名字,唯在“阴谋家”、“卖国贼”的称号后面,袁世凯无可遁其形。在这可以理解的道德义愤中,存在着歪曲历史的危险。熟谙历史的学者们应该承认:在扑朔迷离、不可以逻辑推导的历史中,有这样一类活生生的政治天才,他们搞阴谋和搞改革同样出色,搞破坏和搞建设同样有才;他们爱国的时候,真干成了不少好事,而他们卖国的时候,也能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袁世凯就是这类政治天才的活标本。真是入木三分!让读者站到更高一级的台阶上去进行理性思考,这可谓是我们认识袁世凯这类人物的一把钥匙。雨果说: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变,时间隔得愈久远,它的轮廓便会愈加清晰地浮现在我们面前。但这绝对少不了报告文学家的睿智,少不了他们的理性梳理和勇于力排众议,甚或推翻历史定论的艺术家的勇气。   历史报告文学同其他报告文学一样,必须具有真实性、文学性和政论性。真实性使它与历史小说划清了界限,归属到报告文学品种中来,离开了真实性,就等于取消了历史报告文学。文学性使它与历史研究学术著作划清了界限,历史报告文学必须在真实性的前提下,运用一切文学手段,将历史事件写得环环相扣,具体生动,引人入胜,将历史人物写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性格突出。政论性使它与就事论事、为写历史而写历史划清了界限,历史报告文学常常是第一次以全新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者必须不时站出来作新颖而独特的评判,以自己所处时代的眼光去评判,实现现实思考判断与历史的沟通。   历史报告文学,常有这么一个特色,许多是在历史事件发生后整十、上百周年纪念时写作的。如《唐山大地震》是“7.28劫难十周年祭”,《历史沉思录》是“井冈山红卫兵大串连20周年祭”,《南京大屠杀》是“石头城50年前的3 0万冤魂和英魂祭”,《海葬》是“大清国北洋海军成军100周年祭”,《昨天》是“《南京条约》签订150周年时写就”等。这一方面是增强时间感,另一方面,依据人们的习惯,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每逢整十、整百周年,人们都要纪念它,这时推出历史报告文学,正好是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这一历史事件的最佳时机,因而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古今中外,没有哪个民族,哪个国家不重视自己的历史的。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可以烛照一个民族的过去,也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审视把握一个民族的未来。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救国救亡、发愤图强求的历史,力图变革强盛的历史。这变革只有在建国后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能将其会诸实践,且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一部中国现代革命史,对于报告文学作家来说,同样有着许许多多处女地有待我们去开垦。因此,历史报告文学有着广阔的天地,是可供我们一展身手的。   历史报告文学的发展与繁荣,是社会进步,发主与法制的增强,有相对自由,社会政治环境宽松的体现,只有政治清明,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并且从理论上解决思想解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右与防左等问题后,历史报告文学才能迎来真正、持久的发展与繁荣。  《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着作。至今已152年的历史了。它的成功在于它详细的内容,精彩的片段。在译序中,它还详细地介绍了《简爱》的作者一些背景故事。  从中我了解到了作者夏洛蒂.勃郎特的许多事。她出生在一个年经济困顿、多灾多难的家庭;居住在一个远离尘器的穷乡僻壤;生活在革命势头正健,国家由农民向工业国过渡,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的时代,这些都给她的小说创作上打上了可见的烙印。  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啬的塑造了这个天才们。有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毁灭之手。这些才华横溢的儿女,都无一例外的先于父亲再人生的黄金时间离开了人间。惜乎,勃郎特姐妹!  《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不幸,在学习生活中,简。爱仍然是承受着肉体上的受罚和心灵上的催残。学校的施主罗可赫斯特不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诋毁她,而且把她置于耻辱台上示众。使她在全校师生面前丢尽了脸。但简。爱仍坚强不屈,化悲愤为力量,不但在学习上飞速进步,而且也取得了师生们的理解。  不久,简。爱又陷入了爱情的旋涡。个性及强的她同样保持着个人高贵的尊严,在情敌面前显得大家闺秀,毫不逊色,对于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从容面对。  同样,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感到自惭性秽,同时对她肃然起敬,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后来,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有了妻子,她的自尊自重再次出现,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他,她对爱情的专一,让我敬佩。  最后,简。爱得知,罗切斯特为了拯救在活中的妻子不幸双目失明。躯体严重残疾,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而同时又妻亡财毁。简。爱全身心的爱再次投入了他的怀抱。。。。。。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级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简爱读书心得1000字二:  前几天,我刚读完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简·爱》。  这本书的作者叫夏洛蒂·勃朗特,她有两个妹妹,她们都是女强人。夏洛蒂·勃朗特我对她有些了解,因为我学过一篇关于她的课文。所以,她的代表作《简·爱》我也就自然而然的知道了。  我曾经听说过《简·爱》的小部分故事,只知道简·爱和一个比她大四岁的约翰打起仗来,使自己浑身上下伤痕累累,痛苦不堪,还被里德舅妈关在红屋子里,对此,我一直以为简·爱是一个自不量力的人。  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简·爱是那么不平凡的一个人,她是一个坚强、善良、勇敢、具有吸引力的小女孩。  刚开始看简·爱时,才发现,原来简·爱是一个弱小的女孩,她常常受到别人的欺负。但是,她被自己的舅妈的儿子欺负的时候,自己的舅妈却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经过自己的反抗,小简·爱终于可以离开自己的舅妈,离开别人的欺负,来到了劳渥德。  令小简·爱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舅妈居然告诉劳渥德的牧师,说她是一个小骗子,是一个坏孩子。简·爱虽然小,但她知道尊严,她虽然知道自己蒙受了不白之冤,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力量小,根本就不能抵抗,但是我知道,她心中有一团怒火正燃烧起来,跟加强了她要永远离开里德舅妈的意念。  在劳渥德的时间里,或许简·爱她觉得很苦,但值得佩服的是,简· 爱失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海伦以后,我发现她变的更坚强了,也让我对她有些刮目相看。  在劳渥德所学到的东西,可以让简·爱当上一名家庭教师,而她工作的地方,也就是在桑菲尔德府。接下来的时间,简·爱在  桑菲尔德府不仅遇到了天真活泼的小阿黛勒,也使她找到了自己的爱情,虽然在寻求爱情的这段时间中有酸,有甜,有苦,有辣,但她终于熬过来了,并和她的爱人幸福地生活下去。  书的末尾就是这样,这是人人都想得到的结果,也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结果。书中的简·爱虽然不美,但是她淳朴、善良、坚强,最终赢得自己的爱情,这不就是她真正的美吗。  其实,我们看到的简·爱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化身,她告诉了我们要学会坚强,这不正是我们通往成功的道路的需要吗?简爱读书心得1000字三:  《简·爱》一反传统小说中以温柔美丽的女子做主角、以浪漫动人的爱情传奇为故事的旧格式,写出了一个出身低微、相貌平平的女子与不公平的命运抗争的故事。  主人公简·爱是不幸的,她自幼失去父母,唯一爱她并领养她的舅舅又过早地弃她而逝。她初涉人世,便过着寄人篱下、任人驱使的悲惨生活,饱尝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痛苦。为了逃避严酷的现实,她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她酷爱的书和大自然上。书丰富了她的感情世界,陶冶了她的性情,苦难又磨炼了她的意志,使她养成了坚毅倔强、外柔内刚的性格。  小说中,简·爱与桑菲尔德府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的爱情波折,使简·爱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简· 爱发现自己爱上了罗切斯特时,她很清楚地意识到,横在他们之间的鸿沟。罗切斯特出身名门,十分富有,是英国上层社会的绅士,她出身卑微,不名一文,只是一个地位与佣人差不多的家庭教师,但是,她没有因此而气馁,而妄自菲薄,她勇敢地向自己、向罗切斯特承认了对他的感情。在结婚仪式上,她才知道罗切斯特已经结过婚,原配妻子尚在人间。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婚姻的庄严、合法、纯洁,她不顾罗切斯特的再三恳求,强忍内心的巨大伤痛,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罗切斯特,遁入无依无靠的茫茫人世。  在金钱面前,她也有不俗的表现。在获得叔叔的遗产,一夜之间由赤贫变为富有的时候,她立即就把大部分的遗产转赠给贫困的表哥、表姐。在她的心目中,亲情比金钱更为重要。  简·爱这位离经叛道的女性,虽然并不美丽,但富有挑战和抗争的个性,使她充满了魅力。她聪明好学,自尊自爱,尽管社会地位卑微,她决不自甘堕落。她认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她为争取平等地位,为维护自己独立的人格,而抗争、奋斗。从很小的时候起,她便敢于向欺压她的人反抗,哪怕因此而招致严惩,也不畏惧。她那不屈不挠,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使那些欺侮她的人胆战心惊。  在爱情方面,她从不奴颜婢膝,也不一味地迎合讨好,她鄙视那些浑身铜臭、以门第出身论人、一味追求虚荣的上流社会的庸俗之辈。她的头脑始终是清醒的,她从来没有沦为爱情和物质的奴隶,也没有陷入感情的旋涡,而不能自拔。简·爱为维护公道、维护个人尊严,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不仅赢得了罗切斯特的尊敬,也使得简·爱这一形象具备了经久不衰的价值。  《简·爱》为千千万万受欺压的下层平民喊出了心声,为千百年来在男尊女卑社会里饱受欺凌的姐妹们喊出了心声,这是它至今仍然是各国的读者最喜爱阅读的小说之一的主要原因。 简爱读书心得1000字四:   曾经有一份挚爱,漂洋过海来到我面前,那便是《简爱》。它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她所象征的女性理想和追求已超越了时空,成了人们心中的永恒。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在这本书里渗透着最多的就是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了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本书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是姐妹,但是虽然她们生活在同一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中,性格却大不相同。夏洛蒂的性格比较温柔,很清纯,更加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得不到父母太多的关爱,再加上她容貌不美,身材也很矮小。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为她内心深处的自卑的补偿。   她所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容貌不美,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她坚定不移的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她从不因为自己的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在罗切斯特面前感到自卑,相反的,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的是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而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试问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残废,但我们看到,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满足——她在和罗切斯特结婚的时候是有尊严的,同时也是有爱的。   在这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如何赢得了男贵族爱情的平民女子的灰姑娘的故事,而是勇敢的走出了灰姑娘的童话,迈向一个有着新女性、真女性的文学道路的起步。简·爱藐视财富,但她却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洁的心灵”。我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简爱读书心得1000字五:   简·爱是个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中,受尽百般欺凌。后来进了慈善学校洛伍德孤儿院,灵魂和肉体都经受了苦痛的折磨。也许正是这样才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她以顽强的意志以成绩优秀完成了学业。为了追求独立生活,她受聘在桑菲尔德庄园任家庭教师。故事的重点是身份低下的家庭教师简·爱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之间历经磨难的爱情。这段爱情因男女主人公悬殊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的差异而充满了激烈碰撞,也因两人志趣相同、真诚相爱而迸发出灿烂的火花。作者以简·爱鲜明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叙事风格娓娓道来,真实而有艺术感染力。特别是简· 爱的独特个性和思想,爱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她有顽强的自尊心。在打动身为贵族的男主人公的同时,也紧紧抓住了我们读者的心。    简·爱作为爱情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以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出现在这部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的。以往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都是些美丽温柔、高贵贤淑的女子形象。而简·爱,她"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拥有的一颗智慧、坚强、勇敢的心灵,使那些外在的美在这内在美面前黯然失色。更为可贵的是简·爱并不因为自己的贫穷和外貌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坚定:"我和你的灵魂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也正因为此,简·爱敢于去爱一个社会阶层远远高于自己的男人,更敢于主动向对方表白自己的爱情--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极其大胆的。幸福不再是某个人、某个阶层的专利,她属于芸芸众生的每一个人。只有两个相互对等的灵魂才能组成一份完整的爱情,所以简·爱坚持,自身的独立与追求爱情的完整是不能分离的。    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简爱读书心得1000字六:    在这一次的寒假读书计划书单中,我选择了《简爱》这本书。在这之前,我读过她的压缩英文版,就一直想知道简爱这个貌不惊人的弱小女子是怎么样为自己赢得尊严和爱情的,而今天,终于要揭开谜底了。   打开书架,取出那本阿姨送给我的那本《简爱》翻了起来。在朦朦胧胧的迷雾中,出现了一个弱小的身影,慢慢地走近了。   简爱的第一个身份是里德太太的侄女。她从小受尽两个表姐和表哥的欺负,总是待人受过。而且“无论怎么讨别人的欢心,都有人从早到晚地骂我淘气、阴暗、讨厌、鬼头鬼脑”。这种强烈的不公终于在简的心中激起了她的反抗。当约翰表哥又一次无缘无故得教训她时,她愤怒的指责他像罗马的皇帝,大声斥责他的凶恶,并用自己的力量让这个恶棍尝到了挨打的滋味。她是勇敢的,不仅因为她鼓起勇气教训了约翰,而是她冲破了长期以来一直束缚着她的那个服从长辈的观念。她勇敢的站起来,诉说心中的不公平,控诉以恩人自居的舅妈的罪行。她一针见血地骂她是伪善的女人,把她斥责得抬不起头。面对强权,她开始反抗,也开始走向成熟。她学会了独立。   当走出舅妈的家时,简爱的心情是阴暗的。因为她从种种蛛丝马迹中已经领悟到第二个住所——劳渥德慈善学校对她不可能会轻松。果然,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伤害了她的自尊心。但她并没有下决心与全世界作战。她对谭波尔小姐和好朋友海伦彭斯都有极大的热心和热爱。在劳渥德,她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区别对待。这给她的反抗蒙上了一层是非和正义。她以别人对待她的方式对待别人,她成熟了。书中,她对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反抗有了一个定位:“当我们无缘无故的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的回击——狠狠的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不敢这样打人”。随着成长,简爱的反抗精神真正的散发出光芒。    简爱一生的转折发生之处便是桑菲尔德府。她来到这里,做了一名家庭女教师。而18岁的她,渐渐地与主人罗切斯特产生了爱情。罗切斯特家召开宴会,简爱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与贵族的小姐太太们相处,为自己赢得了尊严。她对罗切斯特的爱情是炙热的,也是强烈的。但她决不会因此失去原则。当她误认为主人要娶一位贵族小姐,又要同时把她留在身边,使她成为无足轻重的人时,她愤怒地反驳了罗切斯特。“只要上帝赐给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我现在同你讲话,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她的愤怒,她长期忍耐的情感终于爆发出来。在这个时候,她的愤怒的斥责,正是使我们感到敬佩的。她爆发而出的话语正是她反抗精神的折射。简爱的精神,它的灵魂的光彩发挥得淋漓尽致,是她的形象美丽而光彩夺目!   而命运似乎还要考验简。在她与罗切斯特的婚礼上,她才发现罗切斯特早已娶妻。她不顾内心的反抗,情感的痛苦毅然出走。她心向上帝和光明,心向自然和神圣的大地之母。她用法律的条款约束自己,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光明的天堂。她出走后的三天,虽然经受痛苦的流浪,但她的心在和平的保护中,她的灵魂是纯洁的,她的生活处境越是穷苦,她的心灵就越像一个仙女般纯洁。她孤独,但不寂寞。她贫困,但不潦倒。她是自立而独立的。她为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华彩的乐章!   命运是公正的。简最后与罗切斯特获得了幸福的结局。而她的精神也如经久不衰的珍宝,永不褪色。   最后,伦敦的迷雾又加深了。那个瘦小但坚强的身影远去了。我合上书。19世纪的英国渐渐如一艘航船从思绪的海洋中退去。   简爱的一生,从幼稚到成熟;从柔弱到坚强;从懵懂到智慧,她改变了许多,成长了许多。而我们,也在成长,也在从幼稚变成熟,从懵懂变智慧。   简爱的一生,不变的是她的反抗,她的精神。而我们,让我们保留一点不变的精神,总有一天,它会像金子一般发出光芒。   简爱的精神,经历风雨,经历时间,至今未变。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 题记  刚刚读完《简爱》这部世界文学名著,我想任何认的心情都将久久不能平静。这是英国文坛一位女作家夏洛蒂勃郎特写的一个叫简爱的女子的传记,也是作者自己的缩影。书中简爱从盖兹海德到慈善学校,又到桑菲尔德庄园,经历了许多苦难和曲折,最终获得了自己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和爱。  书的前半部分是讲简爱的童年生活,在盖兹海德的养母家,她一点也不合群,更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但是她并不甘心,她想努力争取超过别人,以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坏孩子。但是她却被送进了慈善学校—— 劳沃德学校。那里的饮食条件很差,住宿条件更差。每天的食物不但少,而且是烧糊的。她们穿的衣服和袜子是最差的,这所学校的校长是reader8.cn一个叫布洛克尔赫斯特的牧师,这个狠毒的校长给学生制定的校规苛刻无比,如:不能留卷发,天然的卷发也不能留,也不能梳辫子。很薄的袜子坏了不能换,一定要自己缝补。但校长却认为这些规定是基督徒的义务和美德,把孩子们生活中很普通的事看作是世俗的傲气,把她们身穿破衣看作是应有的朴素,把孩子们的受苦看作是培养坚韧的意志。这些使任何走近这所学校的人都感到愤怒无比。  劳沃德学校好似一个监狱,把那些女孩都关在痛苦之中,又好似一个火炉,激发了简爱反抗的怒火。她为朋友海伦彭斯的遭遇而打抱不平,并告诉她该爱的人就要去爱,该恨的人就要去恨,不能因为他的权利大或小而束缚自己的感情。在一个春天里,可怕的瘟疫在劳沃德蔓延开来,斑疹伤寒被吹到了拥挤的教室和宿舍,还没到五月,学校就成了医院。简爱的朋友死了。劳沃德的卫生条件暴露了之后,不得不被关闭。一些有钱人出资又重新建造了一所学校,简?爱的生活有了转机。后来简爱又经历了欢乐、痛苦和种种波折,努力寻找着她心中的那份爱,最后,她找到了。  《简爱》的故事的确让人感到一丝温馥和慰籍,让人明白爱的真谛。也特别适合从小生活在物资充裕,被爱包围的独生子女们来读,来领略简那自尊、自强、自立、平和宽容和充满怜悯爱心的精神世界。  爱情、亲情和怜爱之心是人类最丰厚也是最重要的精神财富。缺了它,等于白活一世。学会爱人,感恩很重要。  《简爱》这本小说是以简的性格为脉络的,这样的结局是为简的性格取向服务的。但是对于罗切斯特呢?简从前有的自尊与自卑难道罗切斯特先生就3COME文档频道一点也没有吗?难道他就那么容易做到与简在一片纵过火的废墟上重新开始新的幸福生活吗?  作家是忽略了罗切斯特先生的真实性或挣扎性的。这其实也很好理解,无非是为了成全一段纯粹的爱情的延续。如果让每一个古怪个性都不停地轮番作怪的话,生命哪里会留下爱情,只剩下争吵而已。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精彩的一面,让我们为简爱的美和爱而鼓掌,为夏洛蒂勃郎特的经典之作——《简爱》而鼓掌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