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媒介广-告的选择及应用

5.3.1媒介广-告的选择及应用

ID:11731491

大小:9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3

5.3.1媒介广-告的选择及应用_第1页
5.3.1媒介广-告的选择及应用_第2页
5.3.1媒介广-告的选择及应用_第3页
5.3.1媒介广-告的选择及应用_第4页
5.3.1媒介广-告的选择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5.3.1媒介广-告的选择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3.1媒介广告的选择及应用媒介广告的含义,从简单的角度来认识就是通常所称的“广而告之”。即广告主为实现某种特定的推销目的而借助媒介或形式面向公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为了取得最佳宣传效果,我们必须回答以下3个问题:我的宣传目标是什么?中心诉求是什么?(推广新产品/价格折扣/促销活动?)我将选用那种方式?什么媒体?(报纸/广播/路牌/杂志?)我的中心诉求和所选的媒体是否相辅相成?(什么样的广告投放在什么样的媒体?)同时按照实施的不同阶段,对媒体的选择和投入也是不同的,需要我们合理组合。比如在项目入市前的第一阶段,需要让大家知晓这个项目,就应在尽可能多的媒体上

2、做大量的广告;在公开销售期,就要选择对目标客户更有针对性的媒体。EF学校常用的媒体包括:1.报纸对我们来说,报纸平面广告性价比最高,所以可适当多加投入。但要注意平面广告的设计,尺寸,版位,及投放的具体时间,以求最佳效果。建议报纸广告:选择当地主流报纸,能够覆盖到成人及儿童家长。至少选择二份以上的报纸,一份为主要报纸经常性投放(如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一份为辅助报纸阶段性投放(如上海的新闻晨报或前程周刊)。最好在新闻或正常内容版面,尽量不要挤在广告或培训专版,头,末版最佳采用彩版,1/10版以上尺寸。位置尽量在版面的上部,外侧,可考虑选择特殊尺寸。公司LOGO醒

3、目,文字内容简洁,尽量加大图片面积2.杂志针对性强,信息的生命周期较长,印刷质量高,而且版面大,广告相对醒目,传阅率高,但时效性差。所以必须考虑广告内容及杂志的目标人群,如时尚类,学生类。内容可安排一些免费测试活动或打折券等。3.网站与一些重要网站讨论合作协议,投放一些软硬广告,更主要的是和这些网站实现长期链接,保证关键字查询,合作一些英语类栏目,及大型活动等。4.电视电视广告非常昂贵,一定要慎重考虑。当然它视听读三位一体,震撼力在目前是无可匹敌的。可以有选择地配合大型市场或销售活动,如开业,暑期班等,其它时间建议不用电视广告。5.广播电台广告有相当长的发展空

4、间。它覆盖率高,费用低,一些时尚音乐频道拥有相当多的和EF学生群体相似的听众(青少年,年轻白领)。但需要一定的播放频率来增强记忆效果,建议和地方电台合作制作一些英语相关栏目,或捆绑购买一些时段广告,每次广告至少连续投放3周。6.户外主要有路牌灯箱,霓虹灯,招贴画等。但路牌灯箱广告费用较高,信息量有限,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各学校在校址上至少要有足够大的醒目标牌,最好是灯箱。同时可和大型活动或公益宣传结合起来,做成海报阶段性张贴在社区宣传栏、大型商场、超市、学校。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

5、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

6、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

7、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

8、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