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税务系统绩效管理路径

浅谈税务系统绩效管理路径

ID:12496108

大小:4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7

浅谈税务系统绩效管理路径_第1页
浅谈税务系统绩效管理路径_第2页
浅谈税务系统绩效管理路径_第3页
浅谈税务系统绩效管理路径_第4页
浅谈税务系统绩效管理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税务系统绩效管理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税务系统绩效管理路径江西省国税局课题组摘要:现代政府绩效管理源于企业绩效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绩效管理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拟从绩效管理机理出发,在2014年试行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度刚性不足、指标设计繁琐及考评方式缺陷,探索税务系统实施绩效管理路径,提出建立五项机制:绩效战略评估决策机制、绩效过程查验纠偏机制、绩效提升落实响应机制、绩效结果评价运用机制和绩效文化长效引领机制,以进一步发挥出绩效评价和改进的强大的管理优势。关键词:税务绩效管理路径现代政府绩效管理源于企业绩效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各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改革的逐步深入

2、,政府绩效管理成为全球范围内积极探讨的热门话题和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拟从绩效管理机理出发,探索税务系统实施绩效管理路径,发挥出绩效评价和改进的强大的管理优势。一、绩效管理机理初探(一)从绩效管理演变看绩效管理趋势。现代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演变以其代表性的绩效管理工具来划分,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表现性评价阶段、目标管理阶段、关键绩效指标阶段、平衡计分卡阶段。表现性评价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较流行管理模式,主要是上级领导根据绩效周期内下属的工作表现,对其做出评价。表现性评价单纯地对业绩进行评价,不能有效确保整个组织战略的落地和执行。目标管理阶段:1954年,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

3、的实践》中提出了目标管理思想,强调通过目标来分解组织的使命和任务。目标管理设计思想有一定科学性,但由于忽视了人的惰性和缺乏制约机制而在实践中很难操作。关键绩效指标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管理学界开始将绩效管理与组织战略相结合,真正意义上的绩效管理才正式出现,这一时期最大的成就是以组织战略来导向组织行为,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但是在实行过程没有解决好组织间协同问题。平衡计分卡阶段:上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组织了“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的课题研究计划,致力于找出能够使组织“策略”转变为组织“行动”的绩效评价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系统化地将企业的远景、战略和绩效测评相

4、联系,是当前国际上最前沿的管理思想。从绩效管理演变脉络我们可以看到,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战略导向。始终以组织战略来牵引组织行为;二是过程和结果并重。既重视绩效结果,更加重视管理过程,强调通过过程持续纠偏来保证结果的有效实现;三是多维度评价。不断延伸评价的体系的广度和维度,确保绩效评价的公正性。(二)从绩效管理目的看绩效管理作用。一般来说,所谓“政府绩效”,就是政府组织为了实现其战略和使命,在履行公共管理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展现在政府组织不同层面上的行为及其结果。所谓“绩效管理”,就是组织中的各级管理者用来确保下属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并通过不断改善

5、其工作绩效,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的手段及过程。实现绩效管理有三个目的:战略目的、管理目的、改进目的。战略目的。实施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因此,实施绩效管理首先要进行战略规划和战略部署,战略规划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它也是一个组织的发展蓝图。蓝图绘就后,要通过战略目标来承接与分解,将战略目标逐层落实到各级组织和个人,将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进行归集和融合,就形成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级组织借助指标体系来引导工作人员的行为,使工作人员的努力与组织整体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帮助工作人员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促使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绩效管理是指挥棒、风向标,说的就是这个

6、意思。管理目的。绩效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工具,要管理好一个组织,必须要有激励和约束机制,先进的要表扬,落后的要鞭策。要表扬和鞭策,就必须要有一个奖励和处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来源于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是各级组织做出培训、晋升、奖励及处罚等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要确保绩效评价结果公正,起码有二个前提:一是评价信息的真实性,采集的信息不真实,评价就失去了意义;二是评价机制的完善,程序不公正,结果就不公正。要实现绩效管理的管理目的,至少在绩效评价中要力到三个保证:保证“自己找”的主动性,保证“组织审”的严肃性,保证“大家评”的公开性。改进目的。绩效管理的精髓在于过程管理,就是在绩效过程管理中及时

7、发现不足,通过改进不足来改进工作。没有达到绩效目标时,要找到绩效差距,同时要分析差距存的原因,是技能缺陷还是动力不足,是条件限制还是外在障碍等等,继而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要实现改进的目的,就必须建立协调顺畅的绩效沟通机制,通过持续的信息反馈来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从绩效管理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到,从整体上讲,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而是基于战略高度的考量和把握,绩效管理的作用是使组织不同层次和不同单元的工作绩效始终指向战略目标,保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