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地质实习报告2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2

ID:12826637

大小:4.38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9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2_第1页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2_第2页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2_第3页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2_第4页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2_第5页
资源描述: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此次实习地点地形全貌图巢湖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1、实习目的:通过此次巢湖北部区域野外地质实习,亲身实地观察典型地质现象并对其观察、描述、综合分析,充实《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并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也培养了我们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2、实习任务:(1)通过实地观察巢湖垃圾处理场地区、麒麟山和平顶山地区地质构造及岩层产状和岩性发育;观察紫薇洞和王乔洞的岩溶发育,收集各种地表及浅层地下岩层的地质信息和相关地质证明,学习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

2、等知识。(2)编写实习报告。二、实习内容1、熟悉巢湖北部山区地层层序、岩性、厚度和接触关系。2、肉眼较熟练的鉴别巢湖北部山区各种沉积岩、侵入岩,并能掌握岩石手标本的描述。3、认识巢湖北部山区沉积岩层中的原生构造(波痕、斜层理、缝合线、虫迹等),并能应用这些原生构造解决有关地质问题。4、掌握褶皱和断层等构造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并能根据实习区褶皱和断裂的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追溯构造演化史。三、实习时间和路线此次巢湖地质实习时间是12月13至14号两天。实习路线巢湖垃圾处理场——原山——紫薇洞;麒麟山——凤凰山背斜;平顶山向斜。四、实习过程

3、我们在赵静、刘佩贵两位老师的带领下,13号清晨从学校出发赶赴巢湖进行为期两天的野外地质实习。1.巢湖垃圾处理场。13号早上9点左右,我们到达实习的地个点——巢湖垃圾处理场。在严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垃圾场和公路旁边的小采石场开始了实习。严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该地区是由于地质运动形成背斜褶皱。背斜的中间表面受张应力,加上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了现在的V型山谷。该地区地志留系的,岩层形成年代久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严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用地质罗盘对该地区的岩层的倾向,倾角进行测量,结果为SN260°∠24°。地区岩石为青灰色粉砂质页岩,岩层产状向西,走势较平缓,与巢析公路有小交角。2.我们沿公路往

4、回走,在车上老师对我们说该地区的岩石是粉砂质页岩,透水性能差,加之天然的地形凹巢,在此建立垃圾处理场很好,不必担心垃圾污水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具有充分利用地势的优势,节约成本。在上坡公路顶端,我们的第二个地质现象开始了。老师边讲解,我们认真的记者笔记。在这地点,我们观察西边断崖,岩层产状近似水平,面朝公路,有明显的陡立断层,没有节理产生,岩坡较稳定,故工程处理很简单的在公路边砌起1米左右的护坡;在东边断崖,岩层倾向西,软弱岩石不稳定一崩塌,现场处理为1米高的挡墙和排水沟,及时排走雨水,以免岩石贮水膨胀出现滑坡。3.沿公路下坡地段的路边,此处的岩性与前面的地点岩性出现了差别,发生了变化。

5、岩石为志留系的厚状细砂岩,形成年代较晚。在此处有岩性的分界线,如图中所示。分界线的左边岩石为厚状细砂岩,上面还有波纹(图中的A点),表明此处以前处于水下,水波痕在岩石形成时期反映在岩石上。而分解线的右边,岩石为长石石英砂岩,坚硬不易风化,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倾角倾向为WN135°∠61°。4.兵工厂地区。该地区是泥盆系五通组的地层。我们沿着山边小路,严老师详细的介绍地层的年代,岩石的性质产状和发育情况。岩层底部为石英砂岩,含有砾石。观察砾石的形状,磨圆很好,分选程度也很好,但砾石的成分单一,说明砾石的来源很远且单一,可能来自河口三角洲,具有河流象。上部,砾石减少,逐步变成黏土,岩性变得很

6、松散,风化程度高。单从小路傍边的几个很明显的岩石出路及分析,加上石英砾石的性质,可知地区附近的山头岩石基本上是这类岩石。观察原位岩层,用锤子敲击后,碎石菱角分明且边缘锋利,表明岩石的硬度很强不易风化,用地质罗盘测岩层的倾向和倾角为WN155°∠76°。5.铝土矿废弃场。山体间岩土的氧化铝含量很高,可以做耐火材料,已被踩空,形成V型山涧贯穿山体,两边是石英砂岩,高等植物的化石很多,但岩性松软,强度不够,易风化。由于粘土矿的颜色是黑色的页岩,含有少量的石英,故而在现场看到很多的黑色岩石。6.金银洞泉。泉周围岩石为石灰岩(中间含有团块,坚硬),易与雨水相互作用,侵蚀。泉的发育是沿着石灰岩的节

7、理溶蚀而成的,其补给有山前的地表水降水入渗或是天然的落水井补给。水温7~10度,可直接饮用,但钙成分高。周围岩石破裂产生节理,岩层走向东南,属于二叠栖霞组的。7.马鞍山南坡。巢湖马鞍山位于巢湖市北部地区,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进行土坡开挖,修建工厂。后来发生大规模滑坡,对工厂损坏很大,随后进行了边坡治理,采取打防滑柱和修建挡土墙及排水沟。防滑柱为1.5*2.5m的立方柱体,从地表往下深16m,但不久经检测发现土坡仍在向下移动,于是对该地区进行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