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地质实习报告microsoftw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microsoftw

ID:23866834

大小:135.0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11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microsoftw_第1页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microsoftw_第2页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microsoftw_第3页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microsoftw_第4页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microsoftw_第5页
资源描述: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microsoft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巢北地区实习踏勘认知报告A地理环境一、实习区位置、交通、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巢湖之滨,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距合肥市约70公里。实习区位于市区北部山区,其范围是东经117°47′—117°54′,北纬31°36′—31°42′。区内三面环山,南面近邻巢湖。山脉走向为35°-40°,平面图上呈“M”形延伸,主要由龟山、马家山、平顶山、朝阳山、碾盘山、凤凰山、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最高峰大尖山海拔高程350m,一般山区海拔高程100-300m,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m。实习区西南部的巢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东南为裕溪河冲击平原,地形平坦,水系发育,系属长江流

2、域。最大的河流为裕溪河,是沟通省会合肥、巢湖与长江的水上通道。实习区交通极为便利,淮南铁路贯穿境内,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图1—1)。以巢湖市为中心,有干线连结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江苏省南京市以及邻县庐江、无为、含山等地,乡村都有支线相通。水运以巢湖为中心,水轮、木帆船沿水运可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镇。图1—1巢湖市交通位置图巢湖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全年在232—247天。年平均气温为15.7—16.1℃,最高可达40℃,最低在-7℃,年平均降水量1200mm,一般在1000—1158mm之间。季节分布不均,春季

3、(三—五月)占年降水量28—32%,夏季(六—八月)占38—44%,秋季(九—十一月)占18—19%,冬季(十二—二月)占10—11%,一年内七月降水最多,十二月最少。区内属于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0—3.4米/秒,春季最大为3.4—3.7米/秒,秋季最小,为2.6—3.2米/秒。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油菜、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桃、杏、石榴等;水产品有鱼、虾、河蟹等,尤以巢湖银鱼驰名中外,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矿产有煤、白云石、化工石灰岩、熔剂石灰岩、水泥石灰岩、硅石、萤石、耐火粘

4、土、陶用粘土和驰名省内外的半汤矿泉水等。工业较发达,主要为水泥、化工、机械及轻工业等,规模较大的工厂有巢湖水泥厂、安徽维尼纶厂、柴油机厂、油泵油咀厂、铸造厂、坦克修配厂等B地层一、概述巢湖市北部郊山区的地层,以发育古生界为特点。其中尤以中、晚古生代地层(延入中、下三叠统)研究较详(表2—1)。虽然与巢湖市城南一带同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之内,但在地层发育上尚有某些差异。现以巢北地层的发育特征阐明如下:二、地层(一)震旦系区内震旦系出露在青苔山及半汤两地(背斜核部),仅有上震旦系灯影组(Z2dn),由于受断裂影响或掩盖,该组未见底。如本区北部之青苔山,灯影组可分

5、为上、下两段,厚度360.06m。下段厚约291.49,以浅灰色白云岩为主,可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含硅质条带、硅质结核,148.33m,中部为厚层葡萄状含凝块石含蓝藻泥晶白云岩95.82m,上部类硅质岩,白云石呈碎裂状,厚47.34m。其中中下部含微古植物原始光面球藻等以及核形石,葛万藻,迭层石:贝加尔迭层石?等。上段为灰白、灰紫、灰黄色薄层微晶白云岩、条纹状白云岩及细晶鲕粒白云岩,底部为厚层钙质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层,顶部掩盖,产微古植物化石原始光面球藻等,厚68.57m。在半汤地区,上段比较发育,但以浅灰白色中至中厚层含硅质条带、硅质结核与团块的白云岩为主,底部为一层黄绿色含磷粉

6、砂质页岩(p2O5达5.38%),厚90.43m。本区灯影组上段顶部直接为下寒武统冷泉王组假整合超覆,缺失西南地区及南京、巢县前湾灯影组顶部的一套厚层硅质岩。(二)寒武系寒武系主要分布在半汤,以含镁碳酸盐为主,厚达570m。由于近年来发现部分三叶虫巢湖地区综合地层简表表2—1代纪世组代号厚度(m)岩性描述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芜湖组Qhw>10上段:灰黄色粉质亚粘土,含砾粗砂,底为锈黄色铁锰层。中段:灰黄色粉质重亚粘土,棕褐色粗砂夹浅灰色粉质重亚粘土。下段:灰黄色粉质轻粘土,砂、砂砾。更新世下蜀组Qpx2—38黄褐色含铁锰结核粉质轻粘土,下部含钙质结核。泊岗组Qpb1—51浅棕红色微含砂粉

7、质轻粘土,粉质重亚粘土,碎砾层,铁皮层山麓带青灰色含砾粘土夹砂、亚砂土透镜体。第三纪古新世岱山集组E1dn>24浅褐、浅棕色中厚层砾岩,黄褐色厚层—块状砂砾岩。中生代白垩纪晚宣南组K2xn>845上段:灰紫、砖红色中厚层砂砾岩与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不等厚互层。下段:砖红色中厚层含砾长石岩屑、细粒岩夹泥质粉细砂岩。侏罗纪晚毛坦厂组J3m>151紫灰色安山岩,粗安质火山角砾岩夹凝灰质岩屑细砂岩、粉砂岩。早磨山组J1m>20砖红色中厚层砂砾岩与细粒岩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