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ID:12871408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9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_第1页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_第2页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_第3页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2.重视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及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作品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一、导入 老师:欣赏几张照片,这是老师去过的几个地方的景色,同学们去过那里最喜欢那里?因为什么喜欢?(学生回答)景色好老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道出了其壮观豪放的气魄;杜甫笔下的泰山“造

2、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了其雄伟神奇的景观;这些美景,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陶弘景美妙的山川之景中,去尽情地感受一番。 (板书课题:答谢中书书)老师:我们先解释一下题目。(看大屏幕)2.解题: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老师:我们对作者有多少了解?学生回答(看大屏幕)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3、。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老师:看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大屏幕)下面让我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等一

4、下找同学来读课文,想一想应用怎样的感情来读课文?二、读课文 1.初读通文句。 (1)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准节奏。教师巡回指导,注意聆听学生的朗读,及时纠正学生读不到位之处,指导学生的疑难之处。 老师:谁愿意给大家读一下?(2)检查朗读。选一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老师:应用怎样的感情来读?教师:强调朗读节奏: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

5、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老师:听录音朗读。请同学注意纠正字音,注意节奏。(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根据范读, 纠正字音,注意节奏。(4)全班齐读课文。 2.再读明内容。 老师:下面对文中的字词不懂的找出来,我们共同解决。(1)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 (2)同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认为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班级交流时解决。老师:看大屏幕这里总结了一些重点字词,大家做一下整体了解。 (3)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三、疏通文意。老师:疏通了字词,我们等一下来一次竞赛抢答,比一比谁理解的文章越快越好,给大家一点时间准备翻译课文。看大屏幕看句子翻译。

6、学生抢答老师:翻译的都很好,我们来欣赏一下全部的景色,找同学来读译文。欣赏完这么美的景色,大家注意没有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找出来。四、合作探究1、文章多用对仗句式,找出主要描绘的景物?山川高峰云清流石壁林竹雾猿鸟夕阳沉鳞 老师:找出了这么多景物,文中是如何描写的呢?2、欣赏完优美的景色,大家注意到作者是怎样细致描写这些山水了吗?请揣摩下列句子。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阅读全文,你知道最能体现作者沉迷于山水美景的感情的是哪一句了吗?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

7、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老师:通过这俩个问题,我们可以知道文章结构严谨,可以分成三部分,看大屏幕4、结构图总领全文,点名中心——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叙议结合仰视——高峰入云写景四季常景俯视——清流见底层次井然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沉醉山水的喜悦晨——晓雾将歇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豪日变景昏——夕日欲颓感叹抒怀————欲界仙都,与其奇者老师:本文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借古证今,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意。老师:体会作者都写了哪些美?看大屏幕,以小组为单位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体会意境之美。5、以小组为单位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体会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