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练习题答谢中书书

短文两篇练习题答谢中书书

ID:8293318

大小:5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2-07

短文两篇练习题答谢中书书_第1页
短文两篇练习题答谢中书书_第2页
短文两篇练习题答谢中书书_第3页
短文两篇练习题答谢中书书_第4页
短文两篇练习题答谢中书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练习题答谢中书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短文两篇练习题答谢中书书作业导航1.理解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把握两篇文章的语言特点3.掌握文言词语的用法一、基础部分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北宋_______家,_______家。和父亲_______、弟弟________________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______________”。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五色交辉晓雾将歇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C.月夜入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相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3.翻

2、译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7/17精品文档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8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6.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7.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8.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2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7/17精品文档9.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10.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11.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1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

4、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二、提高部分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甲]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士导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乙]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1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而节叶具焉具:_____

5、___节节而为之为:________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7/17精品文档14.[甲]文中包含了两个成语,请写出一个,并解释它的意思。答:成语是: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乙]文中说“意在笔先”,[甲]文中也有文字说的是这个意思,请将这些文字找出来,写在下边。答:这些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甲]文中作者明确指出了当时画竹的毛病,这

6、些毛病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答:这些毛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选出对[甲][乙]两文意思理解分析不正确的项A.[甲]文的主旨在于揭示手不能画出胸中之竹的原因,[乙]文的主旨在于阐明画竹的“定则”。B.[甲]文强调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方能“振笔直遂”,[乙]文主张画竹应“意在笔先”。两文作者见解一致,观点相同。C.[甲]文主张画竹先要静观默察,烂熟于心,才能一气呵成;[乙]文阐明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的关系,两文都道出了艺术的真谛。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

7、家原创17/17精品文档D.“胸中之竹”源于“眼中之竹”,画者“手中之竹”又并非完全是“胸中之竹”,这是说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甲][乙]两文都蕴含了这样的道理。三、试一试18.人们常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请写出它们所比喻的高贵品质。短文两篇·自学评估达标训练1.给加粗字注音。①夕日欲颓②未复有能与奇者③藻、荇交横2.解释加粗字。①五色交辉:②晓雾将歇:③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念无与为乐者: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⑦相与步于中庭:⑧庭下如积水空明:3.填空。①《答谢中书书》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