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阅卷分析

德州市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阅卷分析

ID:12893230

大小:4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9

德州市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阅卷分析_第1页
德州市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阅卷分析_第2页
德州市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阅卷分析_第3页
德州市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阅卷分析_第4页
德州市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阅卷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州市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阅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阅卷分析一、客观题题目总体难度不大,基础较好的同学完全应该得满分。需要注意的是:1.社科文阅读不要满足于比对信息,要切实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此次考试第7题就是这方面的提示。2.文言文实词一定要回归语境,结合上下文。此次第9题的“籍”仔细读读全句就很容易发现是个名词,所以D选项解释为“登记”一定是错的。提醒学生做这类题目一定要细心,不要满足于经验。二、翻译翻译题共10分,考查了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宾语前置、被动句)等典型的文言基础知识,不仅考查考生的文言文知识积累、迁移能力,并且要求学生养成认真仔细

2、辨识语境的应试习惯。考生整体得分不理想,平均分5.37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问题:1.不能字字落实。如“教顺”只翻译出“教导”,“使之驯良”意忽略不计;“子何欲而然”的“然”漏译。2.不辨语境。不能把句子放在上下文中整体感知。如第一个句子是传主卜式所说,应该是第一人称,有近半数的考生翻译成了第三人称。3.词不达意。很多考生能把句子的大体意思译出来,但存在着词语表达问题且很普遍,如“顺”翻译成顺从,“斥去”翻译成“呵斥、斥责”,“起居”译为“起床”。4.语句不通顺。如“我卜式县中人贫困的就资助他”类似病句不胜枚举。10【

3、复习建议】加强重点实词、虚词的积累。选择教材经典篇目再回温,增加文言文知识迁移能力。注重文言文训练的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养成让学生总结反思做题技巧、经验教训等习惯,如以题解题、以文解文等。三、诗歌鉴赏1、对试题的评价:诗歌内容难度不大,题型设置典型,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能力情况。2、阅卷分析:第一小题:评分标准:手法、手法表现、句意,分别占1分、1分、2分。答题情况:大部分学生能得2分。一少部分学生只写手法及表现,不写句意导致失分;一部分学生与之相反。还有的写手法、句意,漏掉手法的表现(分析);有的对句意理解有误

4、,如理解成岁月逝去,珍惜光阴等。教学建议:明确这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引导学生步骤要全。通过抓诗歌关键词,提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第二小题:评分标准:结合参考答案,做到意思对即可。答对2条即可得满分。比如:答案一也可写成“对祖国的热爱和深深的爱国情。”答案二也可写成“不惧死亡或对死亡的从容、淡定、洒脱、达观。”答案三也可写成“对家人的思念或不能与家人团聚的悲伤。”答案四也可写成“壮志未酬的愤懑”教学建议:这种形式的题干应引导学生写3---4条,一联一联的概括。四、名句默写10本小题得分情况在4分左右,能得满分的同学很少。出错

5、情况不一,有的是能背过但写不对,如“夙兴夜寐”的“寐”,“竹喧归浣女”的“喧”,“虽一毫而莫取”的“莫”。“寐”字较为难写一点,但很多同学把“喧”写成“暄”,把“莫”写成“末”,主要原因应该是不明其意。正确率最高的两句是“心远地自偏”和“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应该是初中就背过的,所以比较熟悉,记忆也深刻。较多同学写不上来的一句是“竹喧归浣女”,写串最多的一句是“春花秋月何时了”,把“春花”写成“春江”。这提醒我们在以后的复习中一要狠抓落实,先明其意,再背诵,背过就要写过;二要注意筛选归纳,明确重点,切忌背诵泛滥,只求

6、多多益善,到时芝麻西瓜一起丢。五、语言表达三道语言表达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压缩语段,仿写,修辞,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试题难度适中,语言严密,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16题得分一般在2-3分,大多数学生失分在于概括主要内容只答出了陈述对象和结果却忽视了原因。第17题失分在于部分学生只写了一句或对拟人手法的运用不够贴切,所选景物在表达过程中缺少积极内涵。第18题部分学生不能紧扣首句观点,另起炉灶谈意志、勇气等。有的学生在勾践、苏轼、鲁迅、史铁生以外另选人物造成严重失分。有的不用“如果--

7、----怎能-----”的格式结尾,还有的字数不在80---100之间而丢分。10总体来看,学生不严格认真审题、不按要求答题是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答题书写规范化意识也有待提高。六、大阅读本次联考阅读题选择语言材料为抒情散文《河流淌过秋天的黄昏》,抒情散文类平时练习并不太多,考后师生反映较难,从阅卷情况来看,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19、20小题满分8分,均分约4分多一点,达不到4.8分的及格线。20、21小题满分10分,均分约5.67分,也不及格。19小题问文中多次写到河流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题目一般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作答

8、,内容上,学生较少回答的与答案一致,河流与许多景物共同构成美丽迷人的秋日黄昏画卷,多数学生回答河流滋养了村庄,表现了对河流、村庄等美景的喜爱。答案说“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但这个情感没说是什么,又与22小题重复,所以学生回答19小题时很多学生写了具体情感,给了1分。结构上,照应题目与线索贯穿始终,多数学生能回答上,但“照应题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