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ID:13072272

大小:8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0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_第1页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_第2页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_第3页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_第4页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漳州市2006年初中化学优质课说课材料第八单元 课题1金属材料、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课标解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本课题的要求如下:一级主题二级主题标准活动探究与建议身边的化学物质金属与金属矿物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①交流有关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材料的信息,或利用互联网或其他途径收集有关新型合金的成分、特性和用途的资料。②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2)教材分析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日常

2、生活用品很多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教材用厨师在炒菜时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香、味

3、的事实作比喻,说明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教材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为什么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教材以列表的方式简略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教材还介绍了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连同在“化学技术社会”中介绍的高新科技的内容──形状记忆合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由于本课题的知识难度不算

4、太大,所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便成了本课题教学的难点。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对难点进行突破。I.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II.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III.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IV.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V.为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一定的空间。2.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第6页共6页漳州市2006年初中化学优质课说课材料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

5、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②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②

6、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③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教学难点:认识合金。4.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学生用具:大小形状相同的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内容见教学过程)。5.课时安排 一课时二、教法分析教学过程中采用实

7、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步形成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拓展视野→发挥想象→提高兴趣的模式。三、学法指导1.本节课的授课对象化学基础相对较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化学有很浓厚的兴趣,能够在课外抽出时间,进行化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好,能够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2.课前可以由学生收集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由实物或事实入手,使学生认识金属材料与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并进而引入到对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教学。3.重点组织

8、好教材中的“讨论”,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对有些讨论题应说出不止一个理由。也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讨论题。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第6页共6页漳州市2006年初中化学优质课说课材料4.认真做好【实验8-1】和【实验8-2】,这是使学生认识物质组成的改变会使其性能发生改变的重要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