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说课稿及反思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及反思

ID:13619701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3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及反思_第1页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及反思_第2页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及反思_第3页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及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答谢中书书》说课稿及反思薛玉霞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节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而《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写景的优秀短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并且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诗文能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读成诵。2赏析语言,体会感情。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过

2、程与方法:⑴布置预习,让学生解决生字,记下文中难点,然后进行讲解。⑵点拔法、串讲法、诵读法、问答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3、教学重、难点:重点赏析语言,体会感情。难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4、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提前预习,标出疑难。二、说教法、学法1、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应多读少讲,以读代讲)。2、重点提示、分析。3、学法指导:要体现文言文教学之特点,既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又要注意字词句句落实。4、教学课时:一课时。三、教学程序导学案㈠检查预习1、分组读

3、课文2、字词正音。第4页陶弘(hóng)景晓雾将歇(xiē)丹阳秣(mò)陵夕日欲颓(tuí)与(yù)其奇者3古今异义(1)四时俱备(时:古义:今义:)(2)晓雾将歇(歇:古义:今义)(3)夕日欲颓(颓:古义:今义)(4)古来共谈(谈:古义:今义)[说明]:以诵读和给较难识记的字词正音释义,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同时帮助同学对有关字词的识记。一导入1、导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美景曾经引起了古今文人墨客无限情思,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道出了庐山的雄奇壮丽;苏轼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

4、宜”写出了西湖的婀娜多姿。陶弘景则用灵动的笔为我们展现了衣服山水美景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答谢中书书》,去欣赏这首流动的山水诗。[说明]:此设计帮助同学们在头脑中再现大自然的美景,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2、示题答谢中书书①答:回复。②谢中书:见课文注解①。③书: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体。我国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二、学习目标(课件1)三、作者简介(课件2)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在江苏南京)人。有《陶隐居集》。他曾担

5、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山林,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四、背景提示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写山水,表明自己的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说明]1、题目易误,故作解释,并交代文体。2、了解作者的生平,有助于体会作者寄于文中的情感。3、背景提示,主要解决“书信”之

6、常写内容与课文内容不同,给同学们带来的疑惑。第4页五初读课文。(课件3)(一)你问我答1给划线字注音晓雾将歇()夕日欲颓()与()其奇者2解释字义谈()川()俱备()未复()与()奇()3古今异义(1)四时俱备(时:古义:今义:)(2)晓雾将歇(歇:古义:今义)(3)夕日欲颓(颓:古义:今义)(4)古来共谈(谈:古义:今义)(二)读课文(找生读,齐读,教师适当指点。)(三)自讲全文(你读我译)过渡句大家弄懂了全文的意思,让我们走进山川之美(生大声齐读)六、读课文(分组讨论你问我答)(课件4)a《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

7、文的一句话是哪一句?(原句)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B作者是如何描绘山川之美的?(原句)C作者是如何写出一天变化之美的?(原句)d面对如此美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原句)[说明]让学生注意字词翻译时,要与文章所表达的意境相吻合,这样才确切自然过渡句大家弄懂了全文的意思,让我们走进山川之美(生大声齐读)过渡句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处处让我们感受到美,感受到愉悦,感受到作者的那份自豪,下面大家就把你感受到的美互相交流一下。七、读美(分组讨论交流发言)(课件5)1方法指导:发现什么美,美的原因是什么?2示例我

8、发现(一句)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写了高高的山峰送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可以见底,“入云”一词写出了山之高,“见底”写出了水之清,短短八个字,写出了白云高山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3美点归纳山水相映色彩缤纷晨昏变化(写景)沉醉山水自比谢公怡然自得(抒情)过渡句面对山水相映色彩缤纷晨昏变化的美景,让我们与作者一起沉醉山水(生齐背)山水相映成趣之美。[说明]借助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