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ID:13725935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第1页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第2页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第3页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第4页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要靠教育。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体现创新性和实践较强性的课程,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素质有着独特的优势。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下面,我谈谈在指导学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所做的工作与体会。  一、唤醒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想创新。例如,在教学Windows98的基本知识时,先把几位学生的屏幕保护设置为不同的画面,问学生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还可以怎样设置成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生兴趣浓厚,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在教学完第4课《初识windows98》后,在学生初步掌握鼠标五种操

3、作方法后,就可以利用windows98自带的扫雷、纸牌等游戏让学生迅速掌握鼠标的左右单击、双击、拖动等操作。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鼠标的使用,而且在不断的思考、总结游戏的规则中,提高游戏成绩,这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仅能够让学生迅速入门,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其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愿意接近它,并且态度积极。信息技术学科易于培养起学生对它的兴趣,但其中的知识性的东西学生由于年龄特征、知识结构的关系,其对兴趣不大,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

4、知识时要考虑如何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去吸引学生,让他们产生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我在指导学校教师教学用Pwo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时,先播放教师制作的一个演示文稿,通过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动画效果、有趣的声音,一下就将学生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跃跃预试,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及时引导:“你们也想制作出这样精美的演示文稿吗?”接下来的讲解、演示,学生听得、看得非常认真,已经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当我说:“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去做一个精美的演示文稿”,学生立即动手制作起来,整个课堂充满了浓浓的学习气氛。  在教学Word文字处理时,上课教师先展示了一篇图文混排的文章,并给学生演示

5、了漂亮的艺术字、精美图片的插入,改变文字字体、颜色、大小等等,每当教师演示一个内容,只听见学生一片“哇”的惊奇声,两眼盯着大屏幕,炯炯有神。这时,我知道,创造的欲望已在学生心中燃烧。可见,激发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心中创造的火花,是学习知识,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一环。  三、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营造创新氛围  教学任务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个好的教学任务,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学生本来就有浓厚的兴趣。为了保持这种兴趣,我们更应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比如,在学生进行“鼠标的

6、操作”练习时,如果不优化教学内容,一味地通过玩“纸牌”、“扫雷”游戏让学生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新意,久而久之,同学们都觉得枯燥乏味,很容易失去兴趣。于是,针对这一情况,我指导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利用自制的课件,在“猜图”中练习鼠标基本操作,在“拼七巧板”中进行综合练习,最后在“拼地图”中进行综合测试,并结合竞赛形式,这样一步步,循序渐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仅练习了鼠标的操作,也激发好强和好胜的心理。这些富有新意又开动脑筋的小游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玩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鼠标的操作。  四、实施“分层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在计算

7、机教学中,积极地实行“分层教学”,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把一个班集体分成几个小组,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小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给各个不同层次的小组布置不同难度和特点的任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引导与合作,使教学形式呈现流动化、多样化,让每个学生都有实践与锻炼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尊重自信的目光里体验一次次成功,创造一次次奇迹,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潜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