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

ID:13839021

大小:58.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7-24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 _第1页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 _第2页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 _第3页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 _第4页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 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

2、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10篇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整体观与课堂取舍策略  一、以再现式学习为主要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立意  以历史知识目标立意课堂,多体现在历史学科的复习课中,教学的目标在于巩固复习单元的基础知识。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学习方式是再现式学习,也就是通过一定课堂情境的刺激,引导学生不断再现所掌握的知识。课堂情境是载体,基础知识是着力点。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单元复习中,我以歌曲《走入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示意

3、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袁隆平、奥运会奖牌数等素材为载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怎样确立”、“怎样建设”和“取得了哪些成就”为线索,引导学生复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整个单元20多个知识点。课堂提问的落脚点都直指单元基础知识,突出初中历史学习中人物、事件、内容等核心史实,而课堂中运用到的音频分析、读图能力等方法只做辅助。此类课堂,学生只要能够顺利地再现单元所学即完成学习任务,是初中历史学科实现整体性教学中要求最低的一种形式。  二、以操练式学习为主要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的能力目标立

4、意  在具体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事物、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多角度陈述历史、历史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等要求,都是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要逐步掌握的基本能力。对这些相对外显的能力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典型的史实,开发设计操练某种学习能力的情境,在强化能力训练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同步掌握基础知识。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两课中,各政权存在的时空和关系都比较复杂,对初一年学生来说,不易区分,更谈不上对“多元文化在碰撞中融合”时代特征的理解。为此,我大胆取舍,重新整合两课

5、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教材,特别是在阅读“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金、南宋对峙形势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年轴上做阅读归纳。重新整合后的两宋政治军事史部分,虽说无法全面涉及教材中提及的所有知识点,但阅读、识图、归纳陈述、规划布局等能力得到渗透和训练,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时空和关系复杂”的实际问题。再通过两宋时期多个政权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的直观史实,得出“多元文化在碰撞中融合”的结论,又适时训练了学生史论结合,这一历史学科所要求的核心能力。以能力目标立意的课堂,适当弱化知识的讲解,重点落在能力操练上,不仅可

6、以有利地化解个别课时的难点,而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三、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思维目标立意  学科思维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核心指标。以思维目标立意课堂,要先化思维目标为具体的方法目标,再设计以方法为内涵的情境载体,使课堂充斥着积极思维的光芒。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思维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时序思维、分析思维、领悟思维、阐释思维、简单的思辨思维、简单的研究思维、简单局部有条件的决策思维等。但在实际教学中,思维的培养又不能是孤立的,不同思维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

7、系,因此,对以思维目标为主体的课堂应成体系地进行设计。学生思维训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探究式学习。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一课中,我设计了一组透视课堂思维的追问: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史实?用了哪些对应的学习方法?2.采用历史人物学习法,了解一下武则天、唐玄宗的基本情况。武则天统治时期所采取的措施,你认为哪个措施体现了统治者的局限性?如何评价武则天统治的效果?贞观是哪位皇帝的年号?如何理解“贞观遗风”?3.按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角度,唐初的社会经济的基本状况怎样?各举例了哪些具

8、体事例加以说明?4.阅读P17“唐疆域图”,用读图的基本方法,结合课文的规范文字,概括唐朝的疆域。通过一组渗透不同思维品质的设问做主线,再依据师生交流生成的新情境,如“唐朝丝织业的蓬勃发展会对西汉以来的丝绸之路产生哪些新的影响?”等问题,进一步渗透时序、领悟等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迁移品质。  四、以体验式学习为主要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立意  育人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很强调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