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doc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doc

ID:58978502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6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doc_第1页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doc_第2页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doc_第3页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doc_第4页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  【摘  要】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系列影响教学效果的手段。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乐于借鉴和创新教學方式,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114  初中历史教学致力于教授学生历史史实,了解历史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挖掘出符合时代发展理念的新思想。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历史观念,健全的人格,正确的

2、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特别是要强调历史课程在学生情感教育方面的影响,强化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感悟。但当下初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学生基础薄弱、历史课程受重视程度不高等困难,因此笔者提出以下观点帮助教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和社会认可度。  一、注重历史多方向比较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纵向比较。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独立的,它的出现必然有原因,它的发生也必然会对历史走向产生影响。同样历史事件不是偶然的,相似的事件必然会在不同时期都有发生。因此,将历史事件沿着发展顺序整理出一条时间轴,通过找出同一空间不同时间内的事件区别,帮助学生

3、系统完整地去理解历史,辩证客观地去看待历史。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理清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比较的方式加深记忆从而强化理解。比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这类知识,学生对这些内容不够了解,而且每一个事件的知识点都多而相似,学生一旦不能完全掌握就会出现记忆混乱。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将这四个事件的时间,领导阶级,发展诉求,指导思想逐个拿出来进行比较分析,从细微之处发现它们的异同。当学生能够清楚区分这些事件的细节时才算真正掌握了这部分知识点。因此,教师通过纵向对比历史事件能够清楚地理清事件内在联系和发展逻辑,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2.横向比较。同样的,教师还要培

4、养学生全球史观,让学生着眼世界历史发展,通过对比国内外历史事件深化课程理解。横向的历史比较可以让学生拓展学习的广度,发现历史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可以比较中国的君主专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差异,比较维新变法和洋务运动的差异。学生通过横向比较将知识点联系起来,还能帮助建立更加宏大的历史格局。同时这样的比较方式还能在中西文化碰撞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的认可度和探索的热情。  二、利用历史故事发掘历史魅力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鉴于初中生心理尚不成熟,对高度精简的历史理论概括不感兴趣,但是却喜爱生动有趣的历史故

5、事和人物事迹的特征,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去发现历史的魅力。历史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媒介,许多历史知识和意义都蕴含在故事中,学生愿意去听,愿意去记,潜移默化之间也就吸收了新知识,学习了新思想。另一方面,如果一堂课下来教师一直在讲复杂的知识点,课堂缺少调剂,学生也会产生学习疲劳。教师适当插入几个小故事则可以有效缓和严肃紧张的氛围,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而学生也可以从有趣的历史故事中挖掘出历史的趣味性和魅力,从而愿意主动接受知识,积极深入探索学习。  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化的技术可以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成了一种很好的教学途径

6、。初中生思维活跃,形象思维能力发达,借助多媒体集合音,视,图,文多种形式教学信息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辅助播放和讲解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等,让学生更够在抽象和形象思维之间相互转换,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举个例子,在学习到灿烂的世界文化时,教师可以边讲解内容边展示具有不同国家特色的图片;学习到抗日战争时,可以播放一段抗战的影视资料。教师通过这些手段以情动人,将学生个人情感和课程情感相结合从而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直观的感受历史的冲击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不断发掘持续学习下去的动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

7、式,例如让学生就某一历史事件表演一段情景剧,再现历史风云,激发历史兴趣;根据一个话题展开辩论,各抒己见,丰富学生理解。课堂教学方式还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确定适合的教学方式。  四、丰富课堂检测方式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学生学习了知识就要通过及时检测反馈学习状况。但是当前历史课堂检测方式单一,学生应付检测手段简单,甚至很多时候根本没有课堂检测的机会。因此教师在探索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丰富课堂检测方式,巩固学习成果,帮助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