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ID:13859137

大小:87.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7-24

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_第1页
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_第2页
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_第3页
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_第4页
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一、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1.取出心电导联线,将导联线的插头凸面对准主机前面板上的“心电”插孔的凹槽,插入即可2.心电导联线带有5个电极头的另一端与被测人体进行连接,正确连接的步骤有:a.将人体的5个具体位置用电极片上的砂片擦试,然后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b.将心电导联线的电极头与5个电极片上电极扣扣好。c.乙醇挥发干净后,将5个电极片贴到清洁后的具体位置上使其接触可靠,不致脱落。d.将导联线上的衣襟夹夹在病床

2、固定好。并叮嘱病人和医护人员不要扯拉电极线和导联线。3、请务必连接好地线,这将对波形的正常显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血氧监护时的注意事项:1.血氧探头的插头和主机面板“血氧”插孔一定要插接到位。否则有可能造成无法采集血氧信息,不能显示血氧值及脉搏值。2.要求病人指甲不能过长,不能有任何染色物、污垢或是灰指甲。如果血氧监测很长一段时间后,病人手指会感到不适,应更换另一个手指进行监护。3.病人和医护人员也不应碰撞及拉扯探头和导线,以防损坏而影响使用。4.血氧探头放置位置应与测血压手臂分开,因为在测血

3、压时,阻断血流,而此时测不出血氧,且屏幕显示“血氧探头脱落”字样三、血压监护时的注意事项血压袖带与病人的连接,对成人、儿童和新生儿是有区别的,必须使用不同规格的袖带,这里仅以成人为例。1.袖带展开后应缠绕在病人肘关节上1~2cm处,松紧程度应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过松可能会导致测压偏高;过紧可能会导致测压偏低,同时会使病人不舒适,影响病人手臂血压恢复。袖带的导管应放在肱动脉处,且导管应在中指的延长线上。2.手臂应和人的心脏保持平齐,血压袖带充气时应嘱病人不要讲话或乱动。3.测压时,手臂上袖带的位

4、置应和心脏保持平齐,病人不要讲话或动弹。4.测压手臂不宜同时用来测量体温,会影响体温数值的准确。5.不应打点滴或有恶性创伤,否则会造成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6.一般而言,第一次测压值只做为参考四、体温监护时的注意事项:1、体温探头正常情况是夹紧于病人腋下,若是昏迷危重者,则可用胶布将探头粘贴牢实。夹的过松,会使测得数值偏低。2.因为体温传感器通过金属表面的热传导实现体表温度测量,所以一定要使探头的金属面与皮肤接触良好,且在五分钟之后可得到稳定的体表温度。五、外接电源的注意事项:1.配电盒质地应优良可

5、靠,插接应牢靠。以免会出现插头接触不良,使主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主机电源损坏。2.供电线路要求:交流电220V±10%(不能把380V接入配电盒)。以电源供应不间断、稳定为原则。六、地线连接的注意事项:地线连接时应把带有铜片套的一端,接在主机后面板的接地端子上。(方法是旋开接地端子旋钮帽,把铜片套套上,然后旋紧钮帽)。地线另一端带有夹子,请夹在建筑设施的公共接地端(自来水管、暖气片上等与大地直接相通的地方)。切不可随随便便地把地线夹在与接地无关的病床或其他金属上,那样如同没有连接地线。如果不接

6、地线或地线连接不好可能会造成心电波形干扰较大,同时可能对仪器操作人的人身安全带来伤害。发生缺陷、纠纷、事故的处理程序一般护理缺陷的处理程序1.立即报告护士长。2.当事人写出事情经过,自我剖析发生缺陷的原因。3.召开护理缺陷会议,一起分析讨论发生缺陷的原因并预防措施。4.上报护理部,并听取采纳护理部的意见及建议。5.及时、准确、详细记录护理缺陷发生时间、经过、发生者,以警示大家。重大护理缺陷的处理程序1.立即报告护士长、主管医生、科主任、护理部主任。2.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使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3.严

7、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4.当事人详细书写护理事故发生经过、时间、原因、后果。5.组织全科人员讨论、分析、定性。6.当事人在全科会上作书面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罚。7.在48—72小时内经科室讨论,吸取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8.讨论结果经护士长签字上报到护理部,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9.将处理结果在科务会上予以通报,以达到教育目的。发生护理纠纷的处理程序1.立即上报护士长。2.平息事端,安抚病人及家属,争取病人的理解。3.如患者不满,及时上报科主任及医院有关部门。4.调查核实事情经过,尽快给予

8、患者满意答复。5.及时与患者沟通,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和家属。6.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7.提高护士沟通水平,消除纠纷隐患。8.加强安全知识、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9.依法履行护士职责,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发生护理事故的处理程序1.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护理部、医务部。2.与主管医生一起迅速采取一切补救措施使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3.立即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医院负责人报告。4.当事人及时书写护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结果。5.及时与患者沟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