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文《心经》整顿、念诵(精品)

梵文《心经》整顿、念诵(精品)

ID:14424373

大小:1.24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8

梵文《心经》整顿、念诵(精品)_第1页
梵文《心经》整顿、念诵(精品)_第2页
梵文《心经》整顿、念诵(精品)_第3页
梵文《心经》整顿、念诵(精品)_第4页
梵文《心经》整顿、念诵(精品)_第5页
梵文《心经》整顿、念诵(精品)_第6页
梵文《心经》整顿、念诵(精品)_第7页
梵文《心经》整顿、念诵(精品)_第8页
梵文《心经》整顿、念诵(精品)_第9页
梵文《心经》整顿、念诵(精品)_第10页
资源描述:

《梵文《心经》整顿、念诵(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梵文《心经》整理、念诵《心经》之流行,由来已久;且以玄奘法师之译本尤甚,不仅其言语简洁、文词流畅,并且义理可深入、可浅出,可为各阶学人共所参究。然此经之功德亦非仅如此,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初,法师在蜀,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慜将向寺施与衣服饮食之直。病者惭愧,乃授法师此(般若心)经,因常诵习。至沙河间,逢诸恶鬼,奇状异类,绕人前后,虽念观音不能令去,及诵此经,发声皆散,在危获济,实所凭焉。”由此可见,常诵此经,亦有不可思议(似密法般)功效,玄奘法师亦凭借诵此《心经》,方能实现万难的取经路程。当然,玄奘法师在遇到危难之时,

2、所念诵的一定是梵文原本的《般若心经》,而不可能是他后来翻译的汉译本,故,念诵此《心经》的梵文原本,应较之念诵《心经》的汉译本,想必会更殊胜很多!奈于玄奘法师当年所得之“梵本心经”已不复存,故仅可依所存之零散版本,以还原《心经》当年之真实面貌。一.梵本心经的汇集整理现存《心经》之梵本及音译本可供考究者如下:①敦煌石室本发现于敦煌石室中之手抄音译本,共发现5个抄本,其中1个为前面一小部分,其余为完整本,其间略有差异,但并皆署为“观自在菩萨与三藏法师玄奘亲教授梵本不润色”,故知,应为同一版本,且亦应是当年玄奘法师所得之梵本;故综合参校后,以此版本为

3、主。其中5个抄本的特点如下:(原版图片皆见相册)A.伯2322#抄本该本应属5个抄本中最佳的一个,除些小标注不是太完整外,其余正文字句、字数、文字等都没有错误。B.斯2464#抄本该本为《大正藏》№256“唐梵飜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依准的版本,虽总体文字内容较多,但就心经正文音译部分来看,该本则有大量的错误、错字、漏字之处;而《大正藏》中,在识别此一版本时,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错误。C.斯3178#抄本该本只为前面的一段,且亦有漏句之处。D.斯5627#抄本该本总体看,错误亦较少,但却将大量的二合音省略简化为单个字,此其最大特点。E.斯56

4、48#抄本该本与“斯2464#”相似,并较之错误稍少一些,仅有两处因重复而遗漏的地方,但标题却署为“不空润色”,此是其最大特点。综合以上5个版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完整的版本出来。②法隆寺贝叶梵本与“敦煌石室本”相比,有一些简略及差异的地方,但据传此本原为迦叶尊者手写,后由菩提达摩传给慧思禅师,再经由小野妹子于推古天皇十七年(公元609年)传入日本。故而,依此说法,则知此“心经”与彼“观自在菩萨与三藏法师玄奘亲教授梵本”很可能是两个不同的版本,故有些差异亦是情理之中,但其相同部分间,亦可兹参考。③伯希和收集梵本此本亦是来源于敦煌石室的抄本,但据

5、其内容来看,有不少简写、略写,或错误的成份在里面,但亦有一部分差异较大的地方却与“房山石经”中“不空”的音译本相同,此其特点。④“房山石经”中“不空译本”与“敦煌石室本”相比,有多处不同而简略的地方,但却与“伯希和梵本”有相似之处,故,此应该是另一种版本。⑤“房山石经”中“慈贤译本”总体与“敦煌石室本”相同,但有几处疏漏或简略的地方。除以上几种外,尚有如下版本可兹参考:⑥《梵汉般若心经异本集》(《日本大藏經》)中梵本1⑦《梵汉般若心经异本集》(《日本大藏經》)中梵本2⑧《梵汉般若心经异本集》(《日本大藏經》)中宋.兰溪道隆本⑨“楞严解冤释结道

6、场仪”中“梵语心经”⑩“楞严解冤释结道场仪”中“梵语心经”甲本以上5个版本,因流传时久,错误百出,且亦根据不足,故仅可供局部参考之用。综合以上前5个版本,及今人之部分梵文还原本,整理出如下《心经》梵本,并书梵文如后:(一).五本对照整理如下:(二).梵文书写如下:(四百四十字)(三).梵文转写罗马字母如下:(四).梵本心经确认整理说明:1.第一句的“色是空”中的“空”一词A.“戍你焰”除①“敦煌石室本”外(此5本中尚有2本将这一词漏掉),还有⑧及⑩本中与此相同,但这几本的可参考性均较弱。B.“戍你也哆”②、③、④、⑤各本中均是这一词,且这几个

7、版本均有很高的可参考性,同时⑥、⑦本亦如此;故最终决定采用这一词。这也是“敦煌石室本”中唯一一处不被确定的地方。2.“恐怖”一词A.“trasto”①、②本中对应为此一词,同时⑦、⑨、⑩各本中亦是如此。B.“trasta”③④⑤本中对应为此一词,同时⑥本中亦是如此。考虑到我们需要还原的是“观自在菩萨与三藏法师玄奘亲教授梵本”,故此处依采用“trasto”一词为准。3.“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一句“敦煌石室本”中,此句出现看似两两重复的四句语句,而其他版本中此句差异亦最大,多寡不一,但依“法隆寺贝叶梵本”来看,则此句最为清晰,后面看似重叠的两句,

8、分别对应为长(阿),而音译本中未标注出来,而后面一词多出的“阿”表示为否定,所以此句的汉译对译应为“无明、无无明、无明尽、无无明尽”,而“明”与“无明尽”、“无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