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案2

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案2

ID:14882132

大小:2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30

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案2_第1页
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案2_第2页
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案2_第3页
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案2_第4页
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形形色色的动物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通过小组形式讨论、整理、总结出6类动物的主要特点; 能通过合作形式整理总结出动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小组分工、整理信息的能力。2.科学知识:知道世界上的动物不仅身体构造不同,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也不同;初步了解常见的6类动物分类方法: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类、爬行类、两栖类;初步了解6类动物的主要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6种动物相似的动物。教学难点:对有疑问的动物进行讨论。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用的6种典

2、型动物图片以及其他多种相关动物的图片、小组的信息记录整理单(见教材)。教学活动过程一、引入提供6种典型动物的图片:“形形色色的动物,我们怎样了解它们、辨认它们呢?”二、寻找相似的动物的活动1.先找出一种与猫、鸽子、鱼、龟、青蛙和蜻蜓相似的动物并说明怎样相似,然后让学生把找到的相似的动物和此种动物的特点联系起来。2.把自己找出的相似的动物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三、逐步建立浅近的概念(交流和讨论)1.交流。在黑板上列表记录全班学生找出的与6种动物相似的所有动物。2.讨论:“对于表中的内容,大家的看法一致吗?”1

3、)讨论看法不一致的地方,由学生分别陈述理由,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问题可以先存疑。2)大家看法一致的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分小组整理和汇报每一类动物的主要特点,然后写在黑板上。3)应用同学们找出的动物的共同特点去识别原来大家看法不一致的地方。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作补充说明。用动物的共同特点逐一衡量,那些属于这类动物,那些不属于。4)交流:“我们的看法与科学家的分类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需要在哪些地方修改和补充?”5)阅读“常见的6类动物”资料,对照资料看自己找出的动物的共同特点是否全面正确。四、寻

4、找动物的共同特点1.“形形色色的动物有许多种、许多类,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2.、小组讨论:3.先由学生说,教师简要记录到黑板上。然后展开讨论,取得一致意见。4.教师总结动物的共同特征。五、总结六、板书预设2形形色色的动物共同特征:运动猫:——兔、羊、马长大鸽:——鹦鹉、麻雀、鸡食物、水、空气甲鱼:——乌龟繁殖后代青蛙:——……鱼:——鲤鱼蜻蜓:——蚂蚁、蝗虫、蝴蝶七、作业学生活动手册资料来源:http://zhdduya100.taobao.com/QQ:1805986694,597161994XX

5、中心小学每周例会教师谈课改体会(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主题:《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主讲人:2018年3月23日(第3周)内容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

6、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7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

7、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

8、,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7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