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核心:课程与教学的再造 郭思乐

改革核心:课程与教学的再造 郭思乐

ID:14916414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1

改革核心:课程与教学的再造   郭思乐_第1页
改革核心:课程与教学的再造   郭思乐_第2页
改革核心:课程与教学的再造   郭思乐_第3页
改革核心:课程与教学的再造   郭思乐_第4页
资源描述:

《改革核心:课程与教学的再造 郭思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改革核心:课程与教学的再造(下)课程与教学再造的指向:让学生好学lonidc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有了课程与教学根本再造的自觉性,而且不遗余力地推进它?原因是lonidc的定义,就是为了学生好(hao,第三声)学而设计的教育。而在实际中,无论是原有教育方式,还是教育改革中的存在问题,都指向学生仍然不“好学”。而不好学的原因,集中在课程和教学的非生本化。值得研究的是什么是好学?一位香港的校长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堂课的老师病了,请代课老师来看住学生,要求学生:玩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准吵,学生玩呀玩呀,声浪高起来了,代课老师就干预了,你们再吵,我就——讲

2、课了!这就立即把学生们“镇”住了:原来学生最怕的是讲课。学生的天性是“玩”,也就是进行他们自主的、生动活泼的、创造的、思维的、解决问题的、快乐无比的活动。只有充满这样的活动,学习之树才能长青,“玩”的主体是学生,教的主体是教师。问题在于,我们不能不教,教是我们的使命,“教”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的“玩”。但教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学,学的主体也是学生,学有可能转化为“玩”。这就形成了我们一条思路,把“教”转化为“学”,再把学转化为“玩”。这就是说,在貌似距离遥远的“教”和学生的“玩”之间,有兼容的,可以转化的因素。这非常重要。在在实践中这个思路往往到了“

3、教”转为“学”就断了,大家以为大功告成了,以学为主了,不知道学有好学和不好学之分,我们赞成这样的说法:教可以“伤学生”,学也可以“伤学生”,比如说,把教师自己习惯性的意志,本本的呈现,考点的呈现,都用学的任务,以文案(案者,不多不成其为案也)的形式,转化为学生的学,把口头的注入式转为书面的注入式,控制学生的学,这种学就会损害学生。所以,我们还得往前走,把学转化为学生的“玩”,也就是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各种方式各种层次的充满创造性的活动,让他们更加自由地接触大自然和人类世界,去领略每日每时的外部和内在的启示,一切都变成举目可及,举手可及,忖思可及,古

4、希腊教育家普罗塔弋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作为人的独特本质的创新精神释放出来,使其成为能够自觉、自由创造的人”。为此,现在需要重新来认识教育。为了方便思考,我们给教育一个图腾:教和学的关系,其实是“老农和小苗”的关系,而不是“工匠和产品”的关系。在这里,同工匠产品区别在于,小苗是有生命的,老农只是帮助小苗自己在长,知识、能力、兴趣。素养,全都是它成长的内容和表现,而且花开有季,它一定能长,能充盈在允许它生长的全部空间,最后结出丰花硕果。那么,最适合孩子们学习成长的“玩”需要什么条件呢?首先,他需要一个根基,就像小苗需要根一样。其次,他需要时间

5、和空间,有了这些,还需要某种势头,让他能往上长,快高长大,我们上哪里寻觅这个势头呢?非常幸运,大自然已经给孩子们准备好了,这就是人的学习天性、潜能和本能。所以,我们在整个把学变为玩的过程中,只要做一件事——寻找根基。所谓根基,它的形态非常小,非常简单,又有着成长为大树的全部可能性,当我们找到了这个根基,立刻获得了另一个幸运:它为我们空出了许多时间和空间,这就是整个课程重构的原理和基本方法。荀子说,人之知为知,己之知为慧。我们把在教学中促使人智慧成长的根基称为“慧根”。什么是慧根呢?举一个例子,现在我们要来上“多边形的内角和”,教者只要给孩子们两

6、个“含蓄”的问题:你们此前学过的最靠近的知识是什么呢?孩子们说: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如果你遇到了陌生的东西,你会怎么想呢?孩子们说:回到熟悉的地方去。这两个问题,就是这堂课的全部的根基。在这里,第一个问题是新知识之根,第二个问题反映人总是把陌生的返回到熟悉的地方去想,可看做人性之根。因为知识是人创造来描述人的世界的,所以这两个根可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我们只要像乌苏里船歌里唱的一样:“给根”,孩子们就有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生长他的一切。第一个学生说:在四边形中作一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他的内角和就是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第四个学

7、生说:我把五边形也照这样做了,五边形的内角和就等于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第六个学生说:四边形的内角和是(4减2)乘以180°,等于……第十个学生说:那我们看看八边形是否这样,八边形的内角和是否等于…..有的学生发现了n边形的内角和,有的学生还发现把n边形的顶点和n边形的顶点和中间一点连线等于n-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们都知道了这个结论,而且会出题目来算这个结论。这堂课孩子们不是得到了结论,而是产生了思想和能力。这种思想和能力能够让他们面对这个世界的难题。整堂课形成了疾风暴雨般的创造。孩子们享受了大自然给他的全部机会。慧根有两个性质。第一,慧根

8、具有根本、简单、开放的形态;第二,人人都有慧根,无论这个孩子居于何方,家境贫富如何,他们的蕴有都是人类亿万年的天造地设。那么,我们现在就像老农,我们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