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乐学校教学的动力分析

郭思乐学校教学的动力分析

ID:30452126

大小:88.0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30

郭思乐学校教学的动力分析_第1页
郭思乐学校教学的动力分析_第2页
郭思乐学校教学的动力分析_第3页
郭思乐学校教学的动力分析_第4页
郭思乐学校教学的动力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郭思乐学校教学的动力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郭思乐学校教学的动力分析摘要:教学要形成良好的动力体系,必须最充分地依托和发挥人的生命力量,必须找到和拥有教学的原动力,促使原动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教学的原动力是儿童的学习天性,是儿童的学。这是因为学是先发的、本原的、自然的,是教育本体的因素,更是最活跃的、多变的目标性因素,是教的目的和归依;而发自外部的教,是后来的、可改变的,是居于助动力地位的。今天基础教育的问题,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教育内部动力不足、动力体系极不合理,而问题解决的关键是通过把主要依靠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以实现教育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关键词:学校教

2、学;动力分析;生本教育作为大自然的恩惠,人的天性与潜力足以让人成为人,它集中表现为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高级本能。发挥本能是自然的、高效、和谐发展的动力方式,决定了学生自为的无限可能性。学生的学是发挥本能的根本形式。作为成长环境的教育,对学生的学应是"无为"的,任何行为应推动、保护、激扬学生的学。百年来,因工业和物质科学思维等影响,征服自然的思维渗入教育,形成物化的、以教为中心的庞大体系。其致命伤是"教本能",即把本能变为必教之物,带来高耗、低质、低效、恶性竞争。教育改革必须致力于消解该体系,回归主要依靠

3、学的体系,使学校真正成为"学校"而不是"讲堂"。近十年的生本教育实验证明了依靠学习本能的可行性。生本教育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为解决种种教育痼疾开辟了道路。我们有必要从诸方面来阐述这一变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本文拟从教育动力体系的角度加以探讨。我们在许多地方提到鲧和大禹治水策略的不同。前者是堵,逆水之性(水往低处流)而为之,其结果是越堵越难堵,导致堤坝危乎其高;后者是导,疏浚渠道,顺"水往低处流"之性而为,使它流得欢乐和顺畅,于是越导越顺,水患得到根治。如果说,前者的外力(见于人的行为)和原动力(见于水的行为)相反而

4、形成劣质的动力体系的话,那么,后者形成了外力和原动力相成的良好的动力体系。所以后者成功,而前者失败。这对教育深有启发。教育面对的是人,其天性是"人往高处走"。教育想要形成良好的动力体系,就必须尊重这种向上的人的本性而激扬之,使之最充分地依托和发挥人的生命力量,去获得人的提升,而原有的教育方式,却恰好相反,采取了控制之法。我们从未有过根据来证明"控制"是唯一方法,就想当然地实际上否定了除此之外的其他教育方式,于是,大禹的顺工作对象(水)的本性而为的做法,在教育实践中难以施展。为明确起见,我们把教育中使其状态发生积极

5、改变的力量称为动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看到过学生求知欲望十分强烈的,生动、活泼、主动的课堂,也看到过教与学一头热一头冷或两家都厌学厌教的"许多人经常睡觉,若干人常睡不醒"的课堂,前者使人感到动力充盈,后者使人感到动力匮乏。今天教育教学的问题,如素质教育和终端考试成绩不能并行不悖、智育和其他各育对立、教育依靠外部的资源攀比而忽视内力而捉襟见肘的情况,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教育内部动力不足,其原因又在于动力体系极不合理。教育的合理的动力体系应是:(1)找到和拥有教育的原动力,即符合教育对象本性的、教育核心的、本质的动力

6、;(2)如果具有诸种动力的话,它们应当具有良好的动力匹配,即促使原动力更有效的和谐的发挥;(3)这种体系应当形成可以"有结果"(其核心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并高屋建瓴地取得终端考试成绩)、自激励的机制而持续地运作。事实上,在教育教学中,学和教都是不可缺少的,都对人的提升发生作用,因而都是一种动力。其中,教育的原动力是儿童的学习天性。它是支配着学习者和学的行动的,也是决定教的效果的根本的和强大的动力。要构成合理高效的动力体系,就必须使教居于有效地发挥学的作用的助动力的地位。今天解决基础教育问题的关键,是通过把主要依靠

7、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在某种意义上是通过教育"生产关系"的改变,来实现教育生产力的巨大解放。一、学先于教--学是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动力学是儿童生命的本质需求,它先于教而普遍存在,因而是系统的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和不同因素中具有原发性的行为和动力,是教的天然依托。无论是儿童的生命史还是一个具体的成功的教学过程,学比较教来说,都是先行发生而形成教的动力的准备。回顾在教和学这两种动力合二为一的婴幼儿时期,此时教尚未系统发生或处于"无为"。人类潜在的前教育活动几乎完全依靠儿童自身天性,婴幼儿借助教少学多的自为的方式,以惊

8、人的速度学习既有的人类言语符号并自在地成长,这时的"教育",乃是有教之用而无教之体。婴幼儿以其自然的学习,独立地发生了整个"教育"之用,而反映出学之动力较之教更具有本原的性质,显现教育之体最初产生于受体本身,而其形态是自在、自然和自为的,其动力来源于生命和自然,即人之生命中对于周围世界的了解以避免危难、求取生存和繁衍发展的内在力量。它的原发存在带着美好和健康的本质,不以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