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刚说粮”专栏文章之26--30

“志刚说粮”专栏文章之26--30

ID:15005303

大小: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31

“志刚说粮”专栏文章之26--30_第1页
“志刚说粮”专栏文章之26--30_第2页
“志刚说粮”专栏文章之26--30_第3页
“志刚说粮”专栏文章之26--30_第4页
“志刚说粮”专栏文章之26--30_第5页
资源描述:

《“志刚说粮”专栏文章之26--3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志刚说粮”专栏文章之26--30                       郑志刚                                26,小康   河南偃师是个高古而深邃的地方,每当我坐火车路过那里,都想就地勾留、漫游不去。光一个“商城博物馆”里的汉魏刻石,就令我心醉神迷、啧啧连声,何况还有首阳山,还有二里头。    考古测定,“二里头文化”的时间,早于商代文化,晚于龙山文化,相当于夏代,分布范围在今山西南部与河南西北部。又古书载,伊水、洛水两岸是“有夏之居”。看来,自嵩山至洛阳这一带,乃夏人活动区域无疑。夏王朝,

2、距今4000年左右,一个遥远得让人不可能产生“吹气如兰”之类联想的奴隶制国家。咱们伟大的《诗经》说过:“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所以,不要怀疑哥,哥真的不是传说,夏代的存在是“生米煮成熟饭”般的铁定事实。从禹到桀,夏朝共传十四世、十七君,享祚471年。没错,就是那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哥”,他姓姒,名文命,禹只是他的号,他爹叫鲧。呵呵,叫爹“滚”,谅他小子没这个胆。    话说夏原本是一个部落,亦称夏后氏。禹当领袖后,此部落日益强大,相传曾建都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和阳翟(今河南禹州)。后来,禹慢慢变老,为了举贤避亲,选了个叫益

3、的接班人。老先生当时有可能是这样想的:“哎呀,也管不了犬子满不满意、给不给俺养老送终了,反正,这后生既然名字叫益,那就大概会对部落未来的和谐发展有些益处吧,仁慈的佛啊,保佑俺们这个部落吧,别净出什么腐败的裸官。”哈哈,大禹同志要知道我这么替他写日记,也许会气得复活的。    禹死后,他儿子启,果然鸠集一帮势力,杀益而代之,并废除原有“禅让制”,建立了奴隶主统治的国家,大肆推行王位世袭。原始社会那“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就这样被“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替换掉了。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所谓小康,就是大伙儿别再傻乎乎地光为集体干了,好好扫扫

4、自家门前雪吧?且瞅古书咋说,西汉礼学家戴德及其侄子戴圣,编了一部有关典章制度的重要古书《礼记》,其中《礼运》篇在讲到氏族公社时期的“大同”时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妇有归。”又描述阶级社会的“小康”:“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呸,原来小康就是让咱老百姓从“社员”变“奴隶”呀。    据古文献记载,农业在夏代经济中已占重要地位。《论语·宪问》云:“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泰伯》则说禹“尽力乎沟洫”

5、,这说明夏人已懂得在田间开沟引水、排水。至于他们吃些啥,“稷”大概是首当其冲的,也就是粟、黍属一类。熬点小米稀饭,嚼着高粱面饼,小日子过得香喷喷的,总比你争我抢的原始大锅饭感觉好一点吧。尽管各家在“私田”(学术界一般认为,每户50亩)之外,还必须按照“什税一(10比1)”的比例,为奴隶制国家或各级奴隶主贵族无偿耕种“公田”,但生活在那个时代,尽一点“小康”的义务,也不能算太委屈。大不了等到夜深人静时,恶狠狠地骂一句:这五亩公田的收成,只当给奴隶主他妈买药了!    奴隶主听了保不齐哈哈一笑:兄弟,洪荒岁月,妈是谁,药在哪啊?    

6、                          27,耤臣   我所栖止的郑州,又称古商城,据说是商朝前期都邑。这座弥漫着中原官话的省会城市,长龙或者长蛇一样盘踞着数条被有司命名为“商城遗址”的黄土岭子,还有杜岭街等处出土的一大堆青铜器皿。我曾经在萧条、光秃而又苍老的土岭子上徘徊,也有过在锈迹斑斑的四条腿青铜大鼎前浩叹,想,3000多年以前有没有本人的前身呢?如果有,则宁愿是一棵于荒僻之所隐居一生的树,千万别是一个受尽盘剥的奴隶呀。我连商汤都不愿做,“一哥”的滋味再美咱也不尝,妲己再媚咱也不沾,那石榴裙可不是好钻的。    汤灭

7、夏之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计传17代、31王,历时约600年。这是个迁都频繁、邑址不常的朝代,拿商汤建都之地来说,就有亳(今河南商丘)、西亳(今河南偃师,一说郑州市区)的不同版本。而据古书记载,从汤到盘庚,又曾迁都五次。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的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说,仲丁迁于隞(今河南荥阳附近)、河亶甲迁于相(今河南内黄),最终盘庚迁于殷(今河南安阳),“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商朝的大部分首都选择了中原大地,故而,在“土地古厚、时光悠远”这个角度看,身为河南人,的确值得好好骄傲一把。   

8、 追究起来,商族原为黄河下游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其始祖契,曾协助大禹治水立功。《史记》说,契他妈叫简狄,不是跟野男人睡觉珠胎暗结,而是某一天,有可能饿得够呛,瞅瞅四下无人,就随便捡个鸟蛋吃,孰料就此怀孕。她很害羞,也很吃惊,那时候还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