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全脊柱移床扫描技术在脊柱转移瘤中的价值

mri全脊柱移床扫描技术在脊柱转移瘤中的价值

ID:15110217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mri全脊柱移床扫描技术在脊柱转移瘤中的价值_第1页
mri全脊柱移床扫描技术在脊柱转移瘤中的价值_第2页
mri全脊柱移床扫描技术在脊柱转移瘤中的价值_第3页
mri全脊柱移床扫描技术在脊柱转移瘤中的价值_第4页
mri全脊柱移床扫描技术在脊柱转移瘤中的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mri全脊柱移床扫描技术在脊柱转移瘤中的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MRI全脊柱移床扫描技术在脊柱转移瘤中的价值作者:黄莹,黄艺峰,杨毅,陈渊辉【摘要】目的:探讨MRI全脊柱移床扫描技术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颈胸腰骶部疼痛疑有脊柱转移的患者应用MRI全脊柱移床扫描技术,3个各段脊柱扫描后,采用对接方式完成全脊柱图像。结果:50例均获得准确、直观、清晰全脊柱图像及椎体、附件诸结构。50例脊柱转移瘤中,只累及单个椎体15例,其余为2个以上椎体受侵,占全部病例的70%,其中跳跃式分布者16例。受累椎体形态呈轻度楔变35例,鱼尾征3例,膨胀性改变3例;椎板及椎弓根等受侵32例。受侵椎体呈长T1信号、稍长T2信号36例;长T1信号、短T

2、2信号8例;稍长T1、等T2信号2例:等T1、稍长T2信号4例;椎间盘无改变48例,占96%,椎间隙变窄2例,椎管内或其周围软组织肿块12例。结论:MRI作为诊断脊柱转移瘤首选检查方法,MRI全脊柱移床扫描技术的应用,可更直观观察转移瘤的累及部位、数目及全脊髓组织,附件侵犯范围和程度,同时辅以GDDTPA增强或三维多椎体成像,SPIR技术有利于病变显示及其鉴别诊断,从而大大提高其准确性。【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脊柱;肿瘤7  转移性肿瘤的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增高趋势,有时由于原发肿瘤隐蔽,脊柱转移可能是其唯一的临床表现形式,脊柱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有无骨转移对肿瘤的分期、治疗和预

3、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1]。MRI是无创性诊断脊柱转移瘤最常用的栓查方法之一,MRI全脊柱扫描软件应用,能克服常规MRI一次扫描一个部位缺点,更加直观、清晰、准确显示脊柱转移部位、数目及附件累及情况,逐渐成为临床疑似脊柱转移瘤首选检查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0岁~75岁,平均年龄52岁。以脊柱病变为首发症状者18例,占36%,先后有明确原发病灶者45例,占90%,其中肺癌25例(15例为MRI检查后摄片或CT胸部扫描),肝癌8例,食管癌7例,前列腺癌5例,乳腺癌3例,原发病灶不明者2例,均经穿刺病理证实。5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脊

4、柱疼痛,15例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1.2扫描方法使用PhilipsGyroscanIntera1.5TMRI系统,全脊柱移床扫描软件,相控阵脊柱线圈,GDDTPA对比剂。患者仰卧,7摆正体位,先在颈段(相控阵脊柱圈1、2单元)、胸段(2、3、4单元)及腰骶段(3、4、5单元)三个部分采集矢状位和冠状位的定位像各三层,采用自旋回波T1WI(TR400ms,TE13ms,WW767,WL77)及T2WI(TR3500ms,TE120ms,WW860,WL381)序列,矢状位上定好预饱和带,再在冠状位上定矢状位扫描计划,扫描线分三组:颈段组、胸段组、腰骶段组,每组均以脊

5、髓为中心,组与组之间衔接连续,每组扫描参数均为:层数5层,层厚5mm,层间距1mm,矩阵352×512,视野(FOV)300mm,采集各组成像数据,通过床的移动而连接组与组之间的扫描,T1WI和T2WI扫描时间分别为4.56min和3.85min。常规扫描方位为矢状位,必要时加扫轴位和冠状位。50例全部行常规平扫,15例平扫后注射GDDTPA增强扫描。扫描完成后,选用5×3的显示及照相格式将以上三组图像对接成全脊柱图像。  2结果7  50例脊柱转移瘤均获得准确、直观、清晰全脊柱图像,只累及单体椎体15例,其余35例为2个或2个以上椎体受侵,占全部病例的70%,其中跳跃式分布

6、者16例。受累椎体形态呈轻度楔变35例,鱼尾征3例,膨胀性改变3例;椎板及椎弓根等受侵32例。受累脊椎节段为颈椎8节,胸椎81节,腰椎78节,骶椎9节,病变共累及176节,累及单椎体15例,其余为2个或2个以上椎体受侵,占全部病例70%。受侵椎体呈长T1信号、稍长T2信号36例;长T1信号、短T2信号8例;稍长T1、等T2信号2例;等T1、稍长T2信号4例;椎间盘无改变48例,占96%,椎间隙变窄2例,推管内或其周围软组织肿块12例。15例GDDTPA,MRI增强扫描,病灶不规则强化,周边较清晰。  图1、图2肝癌患者,腰2椎体及右侧附件骨质破坏,T1W呈低信号,T2W呈稍低

7、信号;肾癌患者,腰2、3、4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T1W呈低信号,T2W呈稍低信号。(略)  图3、图4肺癌患者,腰2椎体骨质破坏,稍长T1W信号,等T2W信号;肺癌患者,颈胸腰骶多发椎体骨质破坏,T1W呈低信号,T2W压脂呈稍高信号。(略)  图5、图6肺癌患者,颈胸腰骶多发椎体骨质破坏,T1W呈低信号,T2W呈高低混杂信号;肺癌患者,胸9、10、11及腰2椎体骨质破坏,呈长T1W,呈长T2W。(略)  3讨论7  脊柱转移以脊柱静脉型转移为主,由于脊柱静脉丛无静脉瓣,且与胸膜腔、盆腔及静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