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的ct诊断

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的ct诊断

ID:15201013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2

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的ct诊断_第1页
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的ct诊断_第2页
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的ct诊断_第3页
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的ct诊断_第4页
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的ct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的ct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的CT诊断作者:张逢辉姜金杰王德娟马彦【摘要】目的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的动态变化,结合病理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本组18例病例中,右肺11例,左肺7例,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瘤内壁光整,外壁厚薄不均,囊内无明显壁结节。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动态观察(随诊)对本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关键词】空洞型肺癌;动态观察; 内壁光整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Tdisplayandd

2、iagnosisofcavemouslungcancerwithsmoothinnerwall.MethodsRetrospectiveanalysisCTdisplayofcavemouslungwithsmoothinnerwallin18caseprovenbyoperationandpathology.ResultsRight11caseandinleft7caseofthe18casecavemouslungcancer.Theimagingfeaturewassmoothinnerwallandaniso-parietal

3、tocavemouslungcancer.Thetumorintinehasn”tpariesnoend.ConclusionImagingdiagnosisofcavemouslungcancerwithsmoothinnerwallshouldcombineclinicalanddynamicandstatesurveyandansioparietal.7  [Keywords]cavitarylungcancer;observation  肺癌多为分叶状的结节或肿块影,多有分叶、毛刺,空洞多为后壁、偏心,并可见壁结节,CT断并不

4、困难,但是内壁光整的空洞性肺癌少见,易误诊为良性病变。为提高对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的认识,本文总结了我院1997年10月—2008年9月所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进行总结分析。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18例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1岁。主要症状有咳嗽、咯血、胸痛等,刺激性干咳并痰中带血10例,发热3例,咳嗽伴胸痛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而与健康体检时发现2例。  2.方法所有病例均使用西门子800MAX线机及日本东芝16层螺旋CT机,部分病例胸透后行CT扫描。常规扫描,

5、肺尖至肺底行层厚10mm,层距10mm连续扫描,高分辨率算法,兴趣区用3mm薄层扫描。  3.CT表现7部位:中心性肺癌2例,周围性肺癌16例,全部病例均为单发空洞,其中右肺11例,左肺7例。空洞特征:本组病例中内壁均境界清楚光滑,无明显闭结节,其中偏心空洞7例,中心性空洞11例,伴有液平1例,厚壁空洞8例,并且厚薄不均图(1-2),薄壁空洞5例。其中14例可见分叶,6例可见胸膜凹陷,13例空洞周围有毛刺。  4.病理8例均经CT引导下肺穿刺检查或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鳞癌13例,腺癌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  动态观察  进展期

6、征象为病灶增大,外壁不规则,呈明显分叶状改变,大部分周围可见毛刺。瘤体改变时间为3月—20月。动态观察发现9例中,8个病灶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其中2例可见壁结节出现,薄层CT扫描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此后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肺癌。  讨论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包括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极少数起源于腺体上皮,肺癌细胞沿肺胞或肺胞间隔生长,形成实性肿块容易造成肿瘤供血不足产生液化坏死,肿瘤侵润支气管,坏死液化组织经支气管排除后形成空洞。癌性空洞的发生机制?7理论研究表明,癌组织离开血管数微米即可发生坏死,但由于肿瘤血管极其丰富,肿瘤

7、坏死一般不是因为缺少血管,而是由于肿瘤中央血管受压或破坏,癌性空洞是癌组织坏死并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的[1]。肺癌空洞发生率为2~16%,多见于>3cm的肿块,其中鳞癌发生率最高,本组病例中鳞癌占癌性空洞的73%。CT表现:癌性空洞的壁厚或厚薄不均,内壁凹凸不平或结节状,外壁呈波浪状或分叶状;一般壁厚>15mm者95%为恶性,约3%空洞壁薄,且内壁光整。肺癌空洞的形成机制在不同病理类型病变中各不相同,主要包括:a)肺新生物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大部为偏心空洞。b)肺部病变组织包裹或不完全侵犯含气的肺泡或支气管后形成,但有些

8、病变的空洞形成机制仍不清楚,如一些肺转移空洞。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的形成机制考虑可能与一种可能是肿瘤内广泛坏死,坏死组织液化与支气管相通排出较彻底所致;或肿瘤压迫、阻塞临近支气管致使肺气肿、肺大疱形成,以后肿瘤向肺大疱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