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绩效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绩效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ID:15300447

大小:10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2

高校绩效预算管理问题研究_第1页
高校绩效预算管理问题研究_第2页
高校绩效预算管理问题研究_第3页
高校绩效预算管理问题研究_第4页
高校绩效预算管理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绩效预算管理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绩效预算管理问题研究摘要:绩效预算重视的对预算执行效率的监督与考核,更能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高校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阐述了绩效预算的相关理论和在高校实施绩效预算的设想,对提高高校财务执行的效率和完善评价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借助绩效预算来改善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关键词:绩效预算管理;高校财务;实例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正进入一个全面改革的阶段,预算管理方面的各种研究逐渐深入开展,而绩效预算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伴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高校办学经费中自筹资金占到的比例在不断提高,筹资能力逐渐增强,但整体上来看,教育投入增长

2、速度滞后于高教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经费还是难以满足其需要,因此,在高校进行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势在必行。一、绩效预算概述绩效预算体现的是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资源使用的预期效果的重视,这种预算不仅仅要对资源使用进行有效的计划和预算,并且要综合评价其效果,是一个全面的考核体系。相比于传统的预算,绩效预算的优势在于四个方面:(一)以结果为导向传统预算在制度设计上侧重的是投入,而忽视对效果的评估,在“重投入、轻结果”的预算制度框架内,各部门都很重视项目的开发,但是资金一旦投入后则就不再考虑其使用的效率。与此相反绩效预算看重的是结果,强调资源投入与产出效果之间的有机关联,将对资源使用结果

3、的考察合理分配在绩效预算的各个管理环节。进行预算编制时,申请项目的机构必须把资金使用所能达到的目标与效果描述清楚,同时,在预算资金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最后的预算评估根据设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考核资金最终的使用效果。因此,绩效预算管理是一种面向结果的考核机制。(二)预算可量化绩效预算重点强调资源投入后的使用效果,这就要求整个过程必须有一个可量化衡量的指标体系,以对资源投入在目标实现、考核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合理跟踪与监督,从而正确评价预算的使用效果,实现最终的绩效考核目标。(三)自主分配权加大传统的预算管理对资金投入的使用限制较严格,侧重预算规则,资金用途一

4、旦确定后,管理者不能自主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相应的调整,缺乏灵活性,效率较低。而实行绩效预算管理后,资源使用侧重于结果,这样在目标实现的前提下,管理者有一定的自主权,对资金的分配可以依据不同的部门进行调整,从而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四)全面反映预算的执行结果绩效预算要对使用资金的各部门的预定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全面报告,对绩效预算考核评价的进行综合总结,也是为下年度预算投入的合理分配提供参考,对于执行预算效果明显的部门将来可以多分配资金,而效果差的部门则要核减资金,这样可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资金也能得到更合理的使用。二、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实施路径从西方国家的绩效管理制度的建

5、立经历了漫长而艰巨的探索过程,为了学习西方的这一先进制度,需要从制定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入手,反过来再建立绩效预算管理框架。高校作为一个典型的事业单位,有其独立而独特的财务系统,其绩效预算管理的实施需要抓住以下两个方面:(一)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是绩效预算的核心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考核的是资源预算投入执行的效果,大学的校园建设、教学设备日常维护和更新、科研项目的启动等方面是高校内部较为固定的财务支出,高校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主要针对这些方面来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与评价标准,对绩效目标做衡量与评估。在绩效管理的核心工作是绩效评价,这其中重点是对预算支出进行合理评价。绩效预算是对资源投

6、入的管理,而绩效评价则是对这个管理的一个评判行为。高校财务管理中的绩效预算涉及绩效规划、绩效评价、资源分配三个方面。绩效评价属于中间环节,如果没有绩效评价,难以对资源投入与规划做出考核。所以,绩效评价非常重要,它可以改进后面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二)预算绩效管理是实施绩效预算的关键环节预算绩效管理实际上是绩效与预算两个工作的融合,是在预算过程中融入了绩效考核评价的管理理念,按照绩效评价设定的目标,对整个预算的一系列过程,包括编制、执行、控制与监督,来进行改革。预算编制绩效目标与计划管理预算执行与控制绩效运行跟踪管理预算监督考核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图1预算各环节绩效改

7、革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实行绩效预算管理,需要将绩效评价贯穿到预算管理的每个环节,这是最终实现绩效预算的必要内容。1.预算编制阶段由于绩效预算侧重的是结果,所以必须做好资源计划的分配,明确最终的绩效目标。对于高校来说,绩效目标要以高校的发展战略为准,并且需要发展战略落实为评价指标,以便考察其可行性,弥足事后评价的不足。2.预算执行与控制,利用有效的绩效运行跟踪管理机制可以监督第一阶段的预算能否达到既定目标。传统预算没有对执行阶段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造成预算调整较大,有的部门使用资金不进行控制,流动过快,提前就用完了,因此不得不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