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ID:20128783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_第1页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_第2页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_第3页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探索建立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美国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发源地,也是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美国,高校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是决定下年度可获得的政府财政拨款的重要因素。其中,美国肯塔基州设置了一套涵盖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侧重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全面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肯塔基州高教委员会报告.Conceptpaperonperformancefunding[R].1995.)胡帆(2013)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层次分析法等方

2、法建立了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模型,对高校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作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依据。(胡帆.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赵壁辉(2008)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和积累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进行研究。(郑鸣、赵壁辉.基于非财务信息的我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08)杨德岭、陈万明(2010)在建立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模型时,首先确定了若干评价指标,然后采用灰色关联模型来确定所确定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

3、析的高校财务评价模型,为高校财务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杨德岭,陈万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高校财务评价模型[J].会议论文,2010)。以上研究文献虽然从各个角度提出了许多绩效评价指标,也引进了一些数学统计方法用于预算绩效评价的数据分析。但是整体上来看,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绩效评价使用的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缺乏定性指标的应用。第二,以上研究主要是针对绩效评价的指标使用提出了许多可选方案,但是缺乏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研究。选题的意义与价值从当前我国形势看,一方面,经济增长放缓,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加

4、强预算绩效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缓解收支矛盾。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呼声较高,迫切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高校作国家财政投入的重点方向之一,进一步提高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对于提高财政支出效益至关重要。从高校自身内部管理来说,首先,通过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执行、可量化的各类指标,让各部门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其次,在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下,能够对各部门活动加强控制,有助于促进各部门的协同合作,推动业务与财务

5、的融合,提升整体效率。目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1)绩效意识淡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预算编制部门缺乏绩效管理意识,财务预算往往强调分配资金,而忽视了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不能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对预算编制的指导作用,导致高校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的依据,预算编制流于形式,不注重产出效益,学校资金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失衡。(2)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不到位,管理体系不完善。如有的高校未明确绩效管理部门,未安排专人负责绩效管理工作,未确定校内各项目实施单位的职责和分工;未制定校内预算绩效管理具体实施方案、相关办法和实施细则

6、,也未制定内部操作相关规程、配套措施、工作机制、范本文本和相关管理办法;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绩效数据未实现充分共享等;校内绩效管理工作宣传、业务学习和培训未能实现常态化。(3)绩效管理的质量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一、缺乏有效的技术和控制手段,尤其是针对一些子项目多,涉及范围广,资金使用时间长,目标多元化的项目,在如何设置评价指标,保证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科学合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技术和控制手段。二、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高校资金与支出具有多样性,不同类型的项目产出结果也具有很大的差异。由于我国高校的预算绩由于绩

7、效意识淡薄,规章制度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技术和控制手段等原因,当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建设,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大力宣传绩效文化理念,促进各部门协调合作,进一步推进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效管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工作流程与方法尚未形成可操作的范本,例如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依然很不完善,影响了整个绩效评价质量。改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1)建立全面的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体系。首先,应当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预算绩效管理规划和实施方案为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宏观指导

8、;第二,要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制度,从预算资金的各个环节入手,从审批、拨付、使用、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层层把关,为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支撑。第三、建立预算管理的科学运作程序,规范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预算绩效操作流程。(2)树立良好的绩效观念,营造良好的绩效文化氛围。良好的绩效文化和氛围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