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在消化道炎症中的发生及促炎症、抗感染作用

il-17在消化道炎症中的发生及促炎症、抗感染作用

ID:15390559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3

il-17在消化道炎症中的发生及促炎症、抗感染作用_第1页
il-17在消化道炎症中的发生及促炎症、抗感染作用_第2页
il-17在消化道炎症中的发生及促炎症、抗感染作用_第3页
il-17在消化道炎症中的发生及促炎症、抗感染作用_第4页
il-17在消化道炎症中的发生及促炎症、抗感染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il-17在消化道炎症中的发生及促炎症、抗感染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医学免疫学综述系别:年级:班级:综述题目:组员:学号:年月日IL-17在消化道炎症中的发生及促炎症、抗感染作用摘要:IL-17是一种新的细胞因子,表达于特异的淋巴细胞亚群,并受到严格调控;其在细胞增殖分化、生物因子转录与表达及免疫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肿瘤、器官移植、感染及多种炎症过程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消化道的炎症中。本文是对IL-17的来源、在胃肠道炎症中的的发生及其促炎症、抗感染作用进行论述。【研究背景】:1、白细胞介素是一庞大家族,到1994年已发现了15种,随着深入研究,其数目还在不断增

2、加。近年来,对白细胞介素(IL)在溃疡性结肠炎(UC)肠道炎性反应的主要作用有了较为深入地研究,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被公认为在UC发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4]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感染性病原之一,目前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腺癌的主要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归为一类致癌因子。但是HP感染引起的人类胃肠疾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宿主基因多态性、细菌毒力的高低即HP基因多态性及环境等因素有关[3]。【目的】:本文主要论述

3、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来源以及在胃肠道炎症中,发生、发展的促炎症、抗感染作用。【关键词】:Th-17白细胞介素-17,幽门螺杆菌,溃疡性结肠炎1、Th-17的发现及IL-17来源:Thl7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不同于传统Thl和Th2的细胞亚群,因其以分泌IL-17为主,故命名为Th-l7。研究表明,CD4+T细胞在IL-6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共同作用下分化为Th-l7细胞,而IL-23在后期维持Th-l7细胞的存活以及促进其分泌IL-17的过程中必不可少[1、18]。过去认为自身免疫性炎症只与IL-1

4、2诱导的Thl过度应答有关,近年来发现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如UC、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进程及靶组织中都可检测到IL-17的表达,这提示IL-1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1]。Th-17细胞分泌IL-17,IL-17F,IL-21及IL-22等炎症因子,而且由于IL-17受体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表面,因此IL-17能作用于许多类型细胞(如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星形细胞等),诱导众多的细胞因子(如IL-6、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刺激因子等)和趋化因子(如IL-8、CXC趋化因子配体、CC趋化因子配体等)的表

5、达[1]。除了Th17之外,其他的T细胞也可分泌IL-17,例如CD8+T细胞,γδT细胞和iNKT细胞( iNKT细胞(invariantnaturekillerT,iNKT)是T淋巴细胞中独特的亚群。它们表达T细胞受体TCR又表达NK细胞的表面标志CD161(NK1.1)。)等。在某些情况下,γδT细胞不仅有能力产生IL-17,而且其产生IL-17的能力比CD4+Th17细胞更强[14]。而且,Marie-LaureMichel等发现iNKT细胞中有一小群缺乏NK1.1标志,这群细胞高表达IL-17.[1]。除了Th

6、-l7之外,γδT细胞和iNKT细胞可能是感染早期产生IL-17的细胞来源。[14]2、胃肠道炎症的发病机制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11、13]和克罗恩病(CD):是一组主要以慢性肠道炎症反应为主的疾病,发病机制中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6]。晚期常并发包括结直肠癌等多种并发症,医疗花费高且疗效差而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免疫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且研究日益深入。肠道上皮屏障破坏,黏膜通透性增加肠组织长期暴露于大量抗原中,导致肠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和错误识别,引起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激活,释放一系

7、列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逐级放大,最终导致组织损伤出现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17]。3、IL-17在肠道中的促炎症性作用白介素-1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促炎症性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促炎症反应活性[12]。主要由活化的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分泌,是含有一个N末端信号肽的155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它与单纯疱疹病毒的开放阅读框架基因13(HSVSl3)编码的蛋白质有57%的同源性,与小鼠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8(CTLA-8)有63%的同源性。IL-l7通过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着促进炎症发展、

8、免疫应答、造血等多种功能IL-17在UC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检测UC患者IL-17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结果显示:UC组患者的IL-l7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UC患者IL-17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中、重度UC患者IL-17浓度明显高于轻度患者,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17浓度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