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的秋》教学设计(改)

《古都的秋》教学设计(改)

ID:15495159

大小: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3

《古都的秋》教学设计(改)_第1页
《古都的秋》教学设计(改)_第2页
《古都的秋》教学设计(改)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都的秋》教学设计(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模板学校:西藏日喀则地区上海实验学校教材版本:民族地区区教版教师肖跃年级初三科目汉语文授课时间2013年9月课题故都的秋课时安排二第一课时授课类型讲授与引导一、学情分析上周,已学《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散文名篇,学生对散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再加上已学单元知识“散文的线索与写景”,对散文也有初步的理性认识,这为今天进行《故都的秋》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故都的秋》行文疏朗不羁,我校是藏族学生,他们文化素质较差,针对这些实际情况,上课采用常规的程序,讲课时深入浅出,并把

2、《故都的秋》分成两课时,每课时有目标和重点、难点。二、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民族地区区教版汉语文初三上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1934年8月写于北平,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胜日秋果”等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

3、寞。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现代散文充分体现作者个性的特点,②体会并掌握一定的散文鉴赏方法:圈点批注解读品析想像美景法;抓住主观感受词语身临其境与作者心灵沟通法;反复朗读的“美读”法和留心观察体味生活景物法。·过程与方法以课后“研练为思维起点,以展示交流、完善预习书面作业为活动主线,以圈点勾画关键字词解读品析和美读为活动主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认识平常生活平常景物所蕴含的美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立志为“中国梦”做贡献。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故都的秋的“清

4、”、“静”、“悲凉”的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所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五、教学方法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讨论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六、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七、教学策略设计一、由题导入,温故知新由题切入。回顾《荷塘月色》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品味本文标题。从题目可以得出写作内容是“秋”,而“故都”中的“故”字表明是旧的,含着历史厚重感以及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引导学生聚焦在“秋”上速读全文。(意图:教给学生由题入文的读书方法)二、整体感知

5、,归纳点拨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一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通过板书点拨明确行文思路和内容结构。明确几幅秋景图。三、圈点批注,鉴赏语句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二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全班交流,教师参与点拨,并由此引入作者生平介绍,知人论世,水到渠成的挖掘文章背后的主观情。四、合作探究,拓展迁移结合背景,揭示故都“秋”的特点。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分组朗读全文,再次感悟文章结构和语言。八、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1教学过程听教师活动放朗诵带提出问题:古都的秋的特点?学

6、生活动跟着朗诵带读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对文章的初步理解,增加词汇量。教学环节2教学过程说教师活动提问:文章共描写了几幅秋景图?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把握本文脉搏。教学环节3教学过程读教师活动提问?每幅秋景图的特点?学生活动分小组及男女读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自我分析能力,培养藏族学生的语感。教学环节4教学过程写教师活动布置作业?仿照本文,写一段关于自己家乡的秋景图学生活动分组写作,并选出代表进行示范朗读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考试提高写作打下坚实

7、基础。九、板书设计秋院秋槐清、静、悲凉秋蝉(形)情景交融(神)秋雨秋果十、作业设计作业:借鉴本文写法,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篇题为《西藏的秋》3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秋的特征。(意图:照应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十一、反思随着课题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不断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索,积累、感悟、运用。在备课与讲课的过程中都注重了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前我通过对教材从不同角度的深入的研究,最后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的特色。2、品味揣摩

8、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②培养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品味情景交融的意境。一、主要成功之处:第一、注重了品读教学,对优美的散文通过品味名家朗读和组织同学诵读,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学生通过读、品、悟的阶段性学习,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第二、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从把握品味语言特色入手,去解读全篇。体现语文的语言学习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品味语言的精妙。第三、注重了课堂提问,激发了课堂探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